批判哲學的批判

批判哲學的批判,作者是李澤厚,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於2007年10月1日出版。該書寫成於“文革”,初版於1979年春。一讀者言曰,讀此書始知什麼是哲學,倆們著名美國華人學者曾不約而同地認為此書乃有關康德哲學的最佳中文著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批判哲學的批判批判哲學的批判
《批判哲學的批判》寫成於“文革”,初版於1979年春。一讀者言曰,讀此書始知什麼是哲學,倆們著名美國華人學者曾不約而同地認為此書乃有關康德哲學的最佳中文著作。該書一掃陳陳相因的論調模式,論述了康德先驗論在哲學史上的樞紐意義,談論了認識論(真)、倫理學(善)、美學和目的論(美)三大領域中的主要哲學問題究竟何在,作者創造性地運用實踐觀點逐一予以後具體剖析,徑而申說了作者本人的哲學;強調使用和製造工具是人類社會的根基,以“人類如何可能“回應了康德的”的著名課題。

我的確很高興看到近期西方康德研究的“路向”與我三十年前《批判哲學的批判》一書有相當接近處。這就是從傳統偏重康德的先驗主義、個體主義、理性主義、第一第二批判,轉到重視康德的經驗主義、團隊精神、感性主義、第三批判和康德有關政治、歷史、宗教的許多論說;也就是說轉到重視康德的人類學和歷史觀並據此來解讀康德。 ——李澤厚

目錄

內容提要

第一章 思想來源和發展過程

一 時代背景和政治傾向

二 思想資料

三 牛頓和盧梭的決定性影響

四 前批判期

五 “使各種相互對立的哲學派別結合在一個體系中”

六 “回到康德”的現代思潮

第二章 認識論:(一)問題的提出

一 所謂“批判哲學”

二 “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

三 二元論和唯心主義

四 “生活、實踐的觀點、應該是認識論的道德的和基本的觀點”

五 “綜合”是改造對象

六 關於教學的本質

第三章 認識論:(二)空間與時間

第四章 認識論:(三)範疇

第五章 認識論:(四)“自我意識”

第六章 認識論:(五)“二律背反”

第七章 認識論:(六)“物自體”

第八章 化理學:(上)道德律令

第九章 倫理學:(下)宗教、政治、歷史觀點

第十章 美學與目的論

後記

再版後記

三十周年修訂第六版後記

附錄:循馬克思、康德前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