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弗特》

《波弗特》

《波弗特》改編自Ron Leshem的小說的電影,由約瑟夫·斯達擔任導演,奧斯瑞·科恩,歐哈德·諾勒等擔任主演,著重刻畫戰爭下人性面對軍中命令與道德之間的決定掙扎,這部影片獲得以色列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男女主角等五項大獎。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波弗特》Beaufort (2007)海報波弗特》Beaufort (2007)海報
波弗特講述了Liraz Liberti(Oshri Cohen飾),22歲的前哨指揮官和他的軍隊,在以色列軍隊撤出黎巴嫩前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撤軍的故事,與戰爭無關。在這部影片中,沒有敵人,只有一個隱形組織從空中扔投炸彈,在危急時刻威脅著年輕的士兵們必須在山頂上找到一種方法來完成他們的任務。當Liraz鋪設好了可以摧毀與他在戰爭中犧牲了的戰友相同組織的炸藥,他心中所認為的作為一個長官應有的形象徹底坍塌了。
這部影片是以色列社會的真實寫照,也許在以色列,每一代人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故事發生在南黎巴嫩的波弗特地區。從1982年起,英勇的國防軍士兵在第一次黎巴嫩戰役中,在一場血戰中控制了波弗特要塞區。這場戰爭開始是為了避開殘忍的恐怖分子(這一次的目標是黎巴嫩真主黨成員)。這是一場血腥的戰爭,但是這部影片主要圍繞的是2000年,在以色列軍隊從黎巴嫩撤軍前夕的事件。波弗特的守護者,就防禦問題在戰略上和政治上都持有不同的意見,這也正是以色列為什麼會分裂的原因。不幸的是,最終雙方決定採取何種行動取決於波弗特和以色列兩方,但這兩方做的決定往往都是防守和撤退。由於以色列是一個小國,在如何對待這個問題上缺乏必要的國際理解和支持,這部影片的亮點是他沒有採取鮮明的立場來表述該如何做,只是希望雙方都能聯合起來!但願最終會取得勝利。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約瑟夫·斯達 Joseph Cedar

編劇 Writer

約瑟夫·斯達 Joseph Cedar
Ron Leshem

演員 Actor

奧斯瑞·科恩 Oshri Cohen ....Liraz
歐哈德·諾勒 Ohad Knoller ....Ziv
Arthur Perzev ....Shpitzer
Ygal Resnik ....Rubi
Itay Schor ....Emilio
Itay Tiran ....Koris
Itay Turgeman ....Zitlawy
Ami Weinberg ....Amox Faran
Hanan Yishai ....Nadav
Danny Zahavi ....Meir

製作人 Produced by

Moshe Edery ....executive producer
Gidon Gadi ....line producer
David Mandil ....producer
Chilik Michaeli ....producer
Dudi Zilber ....executive producer/producer

攝影 Cinematography

Ofer Inov

剪輯 Film Editing

Zohar M. Sela

選角導演 Casting

Hila Yuval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Miguel Markin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Miguel Markin

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Assaf Arbel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Avichai Henig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Hagit Terneri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波弗特》Beaufort (2007)海報《波弗特》Beaufort (2007)海報
台灣
Taiwan
2008年4月25日
德國
Germany
2007年2月......(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德國
Germany
2007年2月14日......(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以色列
Israel
2007年3月8日
法國
France
2007年5月21日......(Cannes Film Market)
丹麥
Denmark
2007年9月26日......(Copenha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United King Films [以色列]
Keshet Broadcasting [以色列]
Metro Communications [以色列]
Movie Plus
Yes-DBD Satellite Services [以色列]

發行公司

United King Films [以色列] (2006) (Israel) (all media)
Kino International Corp. [美國] (2008) (USA) (all media)/(2008)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Metropolitan Filmexport [法國] (2008) (France) (theatrical)

幕後花絮

幕後製作

這部影片是年輕導演Joseph Cedar的作品,Joseph Cedar2000年的作品《戰時Time of Favor》,曾獲以色列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男女主角等五項大獎。這部影片也是Cedar與Oshri Cohen繼《Medurat Hashevet》(篝火)後的二次合作。該片獲得2007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以色列中壯派導演約瑟夫·斯達,產量不多,從影至今也只拍了三部電影,卻有兩部參賽柏林,2004年時曾以《Medurat Hashevet》拿下唐吉訶德獎(Don Quixote Award)。
建立在真實故事基礎上卻被添加了小說角色的戲劇元素,《波弗特》已經成為以色列25年來電影票房收入最高的故事片之一。影片在今年3月8日正式發行。這部影片在國外也是屢獲好評。今年2月該片導演斯達這位小時候曾在耶路撒冷長大的紐約人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將授予最佳導演的銀熊獎收入囊中。預計《波弗特》今年會在美國發行。
然而斯達頭腦中首次出現拍攝這樣一部影片的想法卻是2001年才有的,他曾讀過以色列作家羅·里瑟曼寫的一本記錄以軍官在波弗特執行任務期間的恐懼和經歷後的小說性獨白。這篇小說性的獨白文章是在採訪了很多在軍事哨所服過役的士兵後寫出的,這篇文章曾讓80年代後期也在黎巴嫩南部有過9個月軍事服役經歷並失去2名戰友的斯達能夠在還是一個年輕士兵時就能直面體會軍人的那種恐懼。
斯達後來遇到了里瑟曼,他們決定聯手把這篇文章改編成電影劇本。《波弗特》這部影片以里瑞茲這個具有控制欲又極度內向的前哨指揮官為主角。在從黎巴嫩撤軍的這個漫長過程中,里瑞茲和他的下屬每天都要掙扎躲過來自看不見的敵人排擊炮的攻擊後才能活命。以軍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士兵每天都是在混凝土澆灌的地下隧道、地下碉堡和觀察哨三點一線上活動。
當以士兵看到戰友死去的時候,戰士們心中都隱伏著很大的恐懼而且一度對他們的戰爭任務目標產生懷疑。他們質疑以生命做賭注來保衛波弗特的這個軍事決定,這種質疑對里瑞茲維持他的軍事指揮權威也形成了挑戰,作為一名軍人里瑞茲不能因為即將來臨的軍事撤退而出現防衛鬆懈,一直到他接到拆除並炸毀軍事前哨的命令他的神經才得以稍微放鬆。
里瑟曼成功的把他的文章改編成一部暢銷的獲獎小說,他說:“我們寫的這個反戰故事的主人公直到撤退的最後一刻才由一個戰爭支持者變成一個反戰者。他一直沒有理解士兵其實就是戰場上的炮灰,甚至在他周圍的一切都化為廢墟時里瑞茲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花絮
這部耗資190萬美元的電影是在黎巴嫩邊境附近位於以色列北部和波弗特相像的另一個古代哨卡卡拉特納姆路德附近拍攝的。拍攝期間有大約50卡車的混凝土被拉到這裡用來重建這些軍事堡壘。在以色列這樣一個強制兵役的國家裡,一些影迷稱他們被影片的軍事主題吸引了。31歲的諾亞姆·艾威特爾是來自特拉維夫的一名電子工程師,他說:“幾乎每個以色列人都必須在軍隊呆上一段時間,影片的軍事主題引起以色列人的共鳴非常容易。”
這部改編自Ron Leshem的小說的電影,著重戰爭下人性的刻畫,面對軍中命令與道德之間的決定掙扎,本片導演約瑟夫?席達榮獲2007年柏林影展銀熊獎。

票房收入

北美票房:(貨幣單位:美元)
票房日期(上榜周數) 排名 上周排名 周末票房 累計票房 上映周數 放映銀幕 單銀幕票房
《波弗特》北美周末票房統計《波弗特》北美周末票房統計
08-05-30 至 08-06-01 (20) 106 106 N/A $10 20 1 N/A
08-05-16 至 08-05-18 (18) 105 101 N/A $10 18 2 N/A
08-05-09 至 08-05-11 (17) 100 111 N/A $10 17 1 N/A
08-05-02 至 08-05-04 (16) 111 107 N/A $10 16 1 N/A
08-04-25 至 08-04-27 (15) 107 117 N/A $10 15 4 N/A
08-04-18 至 08-04-20 (14) 116 101 N/A $9 14 1 N/A
08-04-11 至 08-04-13 (13) 97 109 N/A $9 13 2 N/A
08-04-04 至 08-04-06 (12) 109 96 N/A $9 12 2 N/A
08-03-28 至 08-03-30 (11) 96 85 $1 $8 11 4 N/A
08-03-21 至 08-03-23 (10) 83 78 $1 $7 10 3 N/A
08-03-14 至 08-03-16 (9) 78 93 $1 $7 9 6 N/A
08-03-07 至 08-03-09 (8) 90 86 N/A $6 8 4 N/A
08-02-29 至 08-03-02 (7) 85 83 N/A $5 7 5 N/A
08-02-22 至 08-02-24 (6) 82 83 N/A $5 6 3 N/A
08-02-15 至 08-02-17 (5) 81 76 N/A $4 5 2 N/A
08-02-08 至 08-02-10 (4) 76 79 $1 $4 4 3 N/A
08-02-01 至 08-02-03 (3) 76 79 N/A $3 3 1 N/A
08-01-25 至 08-01-27 (2) 72 71 $1 $2 2 2 N/A
08-01-18 至 08-01-20 (1) 70 new $1 $1 1 2 N/A

獲獎情況

這部影片是年輕導演Joseph Cedar的作品,Joseph Cedar2000年的作品《戰時Time of Favor》,曾獲以色列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男女主角等五項大獎。這部影片也是Cedar與Oshri Cohen繼《Medurat Hashevet》(篝火)後的二次合作。

影片特點

這部風格非一般的戰爭影片,有著鮮活而真切的人物塑造,特別是心理層次飽滿的里拉茲,不論一貫的堅決還是片刻的脆弱,不論內心的超負荷還是找不到出口的憤懣,都被拿捏表現的絲絲入扣。當綠崗被炸後,里拉茲面臨著重新布哨的難題,他先安排了自己的崗,失去戰友的沉痛和特殊的境況促使手下人一改平時的不滿,報出了自願承擔的崗時,里拉茲雖只是低頭記錄,但可以看出他內心的激動;上司告訴里拉茲,茲弗的父親想和他談談,里拉茲拒絕了,之後他在電視上看到茲弗的父親、這個失去兒子的老人面容淒涼而鎮定地在採訪中表示,他不抱怨任何人,這是政治上的失誤,和哪個具體的人沒關係。聞聽後,里拉茲的內心十分複雜;每次綠崗遇襲,里拉茲都是第一個趕到,當史坦茲輪換了他的崗,他回到了掩體後,沒過幾分鐘,監視器里就出現了驚人的畫面——綠崗再次被飛彈轟掉,里拉茲飛跑過去,狂呼著史坦茲的名字……而這樣的場面,他已經歷過好幾次;當內閣對撤軍不做表態,12個人和大量炸藥被滯留在危機四伏的波弗特時,士兵克雷斯勸里拉茲自作主張炸毀並離開這裡,然而,里拉茲不能也不願做一個逃兵,也不能容忍別人這樣,遵守命令這個概念仿佛烙在他的心腦中;當部隊終於安全撤回後,里拉茲跳下坦克,走到空曠處,脫下了沉重的裝備,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他微彎著腰,大口大口地呼吸著新鮮空氣,如釋重負。
該片的配樂十分動人,簡單清澈卻具有直達人心深處的力量,片尾的音樂舒緩清新且發人深省,而片中的一段彈唱則更是將影片的情緒烘托到了高潮——在幾個戰友死後,里拉茲讓會彈琴的史坦茲彈唱一首歌,史坦茲唱道:“……父親為兒子流淚,也為父輩們哭泣,母親們撕心裂肺,誰能回答我們為了什麼而戰……”聞聽時結合波弗特堡的史實、片中茲弗父親的話語和彼時發生在以色列的“四母親反戰運動”,令人感慨不已。

相關影評

駐守焚毀與回家
《波弗特》Beaufort (2007)劇照《波弗特》Beaufort (2007)劇照
始建於12世紀的十字軍要塞波弗特堡壘,位於黎巴嫩境內,曾是兵家必爭之地,幾百年來,這個遺蹟見證了無數的殺戮和硝煙,往昔的崢嶸滄桑也為它平添幾分神秘感,駐守它儼然代表著的“英勇”象徵。1982年,經過一場激烈又充滿爭議的戰爭後,以色列國旗最終飄揚在要塞上空。18年後,面對公眾的不滿與抗議,以色列政府最終決定撤離此地。
這是以色列影片《波弗特》的史實和事實背景,雖是一部戰爭片,但該片完全沒有通常意義上戰爭片那激盪慘烈的攻防對抗,也沒有眼花繚亂的動作場面,它能獲得2007年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確有它的長處,長於對戰爭中人性深層而細膩的剖析,也長於對歷史政治事件的客觀視角,還長於它對戰爭真切而細微的感受描繪和貫穿全片的綿綿反思。
雖是一部藉助於政治歷史背景的影片,但導演約瑟夫·斯達卻沒有站在任何立場上表述觀點,而是淡化了政治氣氛,客觀而人性地呈現了一段往事和特定的人物狀態——2000年以軍撤離波弗特前夕,駐守在要塞的以軍士兵獨特的經歷和心路。在這個18年前以軍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山頭上,駐守的士兵們因相關協定,被明令不準撤退,不準反擊,幸運的話能活到完全撤軍的那一天,不走運的話只能成為對方飛彈的活靶子。
大多數士兵對此已習以為常,年輕的臉上流露出疲憊麻木甚至是迷惘的呆滯神情,雙眼也逐漸失去了神采,對生命和生存本身充滿了無望感,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軍人的信念和渴望正在逐漸消退,他們困惑於為何而戰,也不知道為何而守,更不知道這最後的一班崗要延續到何時?何況,他們撤離的道路上近來被敵方布滿了地雷,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敵方鋪設地雷的方式還是向以軍學習的。
茲弗是一個排雷新兵,在總部呆了很久,還沒實戰過,影片伊始,他被直升機送到了波弗特,以完成排雷工作。通過監視器觀察後,茲弗認定這次任務很危險,拒絕執行,可上司命令他去做,且波弗特的指揮官里拉茲也強烈要求茲弗像一個軍人那樣去戰鬥,結果致使茲弗死在了排雷現場。茲弗死後,上面改變了計畫,兩天后,排雷車到來,快速排除了危險——這也極具諷刺意味,仿佛茲弗的死是白搭的。
事實上,里拉茲不是一個冷酷的人,他只是一個軍人,一個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軍人,這也是他被上面派到波弗特做指揮官的原因。然而,手下人卻因茲弗的死,對里拉茲產生了質疑,認為他對生命缺乏起碼的尊重。接著新一輪的飛彈襲擊轟掉了綠崗哨卡,崗里的人死了一個又一個,里拉茲的忍受底線也面臨著嚴峻考驗,當好友被炮火擊中,躺在掩體外向他求救時,他呆掉了,完全不知所措,恐懼令他的面部肌肉微微抽動。在之後的軍事會議上,聽到上司決定重修綠崗、繼續布哨的決定後,里拉茲終於爆發了,質問為什麼還要他們做不能還擊的人肉靶子?
在現實戰爭中,普通人的生命得不到尊重的現象屢見不鮮,往往高層和政客的幾句話或權衡利弊的決定就能決定普通士兵的生死。在撤離時,波弗特要塞只留下12個人布設炸藥、做最後的清理,可是,那個最終的命令卻遲遲下達不了,原因是內閣不肯表態,於是那12個被越來越密集的恐懼折磨的人又多熬了些時日。離開時,那塊記錄著18年前“英勇之士”名字的鐵牌,無論如何也拆除不了,里拉茲意味深長地嘆道:“也許他們願意留在這裡。”
終於得到了命令,炸藥被引爆了,在里拉茲等人最後的矚目中,波弗特堡這個承載著太多歷史和血腥的地方結束了它的使命,火光過處,崩裂坍塌,硝煙瀰漫,十分壯觀,那塊記錄著曾經英勇事跡的鐵牌也在爆炸中消散,一如當初占領此地的枉費一般。沖天的火光和震耳的炸裂聲,無不在暗示著當初的攻打和如今的撤離一樣,都是那么的無稽,而那些為此付出生命代價的人,只能如滿天的灰塵般跌落在不知名的角落。
《波弗特》Beaufort (2007)劇照《波弗特》Beaufort (2007)劇照
這部風格非一般的戰爭影片,有著鮮活而真切的人物塑造,特別是心理層次飽滿的里拉茲,不論一貫的堅決還是片刻的脆弱,不論內心的超負荷還是找不到出口的憤懣,都被拿捏表現的絲絲入扣。當綠崗被炸後,里拉茲面臨著重新布哨的難題,他先安排了自己的崗,失去戰友的沉痛和特殊的境況促使手下人一改平時的不滿,報出了自願承擔的崗時,里拉茲雖只是低頭記錄,但可以看出他內心的激動;上司告訴里拉茲,茲弗的父親想和他談談,里拉茲拒絕了,之後他在電視上看到茲弗的父親、這個失去兒子的老人面容淒涼而鎮定地在採訪中表示,他不抱怨任何人,這是政治上的失誤,和哪個具體的人沒關係。聞聽後,里拉茲的內心十分複雜;每次綠崗遇襲,里拉茲都是第一個趕到,當史坦茲輪換了他的崗,他回到了掩體後,沒過幾分鐘,監視器里就出現了驚人的畫面——綠崗再次被飛彈轟掉,里拉茲飛跑過去,狂呼著史坦茲的名字……而這樣的場面,他已經歷過好幾次;當內閣對撤軍不做表態,12個人和大量炸藥被滯留在危機四伏的波弗特時,士兵克雷斯勸里拉茲自作主張炸毀並離開這裡,然而,里拉茲不能也不願做一個逃兵,也不能容忍別人這樣,遵守命令這個概念仿佛烙在他的心腦中;當部隊終於安全撤回後,里拉茲跳下坦克,走到空曠處,脫下了沉重的裝備,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他微彎著腰,大口大口地呼吸著新鮮空氣,如釋重負。
該片的配樂十分動人,簡單清澈卻具有直達人心深處的力量,片尾的音樂舒緩清新且發人深省,而片中的一段彈唱則更是將影片的情緒烘托到了高潮——在幾個戰友死後,里拉茲讓會彈琴的史坦茲彈唱一首歌,史坦茲唱道:“……父親為兒子流淚,也為父輩們哭泣,母親們撕心裂肺,誰能回答我們為了什麼而戰……”聞聽時結合波弗特堡的史實、片中茲弗父親的話語和彼時發生在以色列的“四母親反戰運動”,令人感慨不已。
曾經,身為士兵的他們守衛著一個英勇的神話,然而,過往的雲煙難以盡述其本真,而今,映天的火光焚燒了過去,換回的是回家的路。
18年等來的只是一個悲劇?
《波弗特》Beaufort (2007)劇照《波弗特》Beaufort (2007)劇照
200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候選作品之一,以色列出品。事關中東戰爭,以色列與黎巴嫩的領土爭端,以及戰爭中的人性等話題,角度獨特,頗具震撼力。
因為《戰壕》,想起來了這部片,都是在講述等待的故事,《戰壕》是戰前的等待,而《波弗特》則是等待撤軍;都看不到對手,從單方面切入,不講述戰爭的場面,而是從人性入手;都是講的掩體,《戰壕》一如它的名字,講述戰壕里的士兵如何面對戰爭,而《波弗特》則講述在波弗特高地的以色列軍營內部,這是一個黎巴嫩軍隊攻不進來的小區域;《戰壕》不是講述士兵們如何面對死亡的恐懼,而是講他們如何地熱愛著生活,但這種熱愛的背後是全軍要覆沒的宿命,更凸顯了生命的意義及其悲劇性,而《波弗特》則講述最後一隊堅守軍事基地的以色列士兵們,他們馬上就要離開了,在守候中的生命的恐懼,還有放棄國土的家國之疼,以及政治命令混亂下的不可自主的悲哀。兩個片子,都氣勢恢宏,尤其是對戰爭下的人性刻畫的尤其深刻。拍攝在1999年的由新任007丹尼爾·克雷格主演的《戰壕》現在不知為何沒有受人重視,而《波弗特》卻有著奧斯卡的光環,其可怪歟!
作為戰爭片,不去展示戰爭的本身,這種視角都獨特的,不過這樣設定的一個內在危險在於故事性,沒有戰爭的戰爭,需要人物內在心理的深刻展示才能出彩,這兩個片子都做到了。不過,對於只要求看情節的人來說,可能看不到一半就會睡著了也猶未可知。不過,倆片與我,都覺得極其迅速就結束了,因為編劇透過人物內在的悲劇色彩,就足夠抓住觀眾的人,讓人隨著他們的一舉一動而關注著他們下一步的命運。還有,對於戰爭的意義,都沒有局限於正義與非正義的窠臼,而更多的關注人心人性,甚至對於本國的高層政治還有著批判。《戰壕》通過巡視的上尉軍官,跟現在的中國官員一樣裝模作樣地去慰問下屬的表演,當上尉祝賀士兵們去拿更多的勳章的時候,士兵達文波特情不自禁地說出“可是你不會去的”這樣的辯駁。而正是英軍甚至協約國更高層的海格將軍及霞飛將軍的錯誤的判斷,更使得《戰壕》里的那隊士兵失去了他們的夥伴,從而由原計畫的第三波變成了第一波攻擊力量,而且左右翼的協戰夥伴全面失去了聯繫。這樣,由於高層的指揮失當,而造成的低層士兵的命運改變,這種災難,必須由高層來負擔,也是對於本國的政治的一種批判。而《波弗特》里,則是在將這個以地點為片名的山包,是1982年中東戰爭時,以色列攻占下來並駐紮的,而18之後,以色列終於要從黎巴嫩撤軍了,電影就是聚焦於最後一批駐防的士兵,他們在最後幾天裡的要面對的事情。這次撤軍是以色列單方面決定,黎巴嫩方並沒有給予撤軍以方便,甚至還在撤軍的路上設定了地雷,同時不住地向波弗特高地發射炮彈。從18年前的占領,到現在突然要求撤離,這本身以證明了當年決策是失誤,而到了最後一天,具體的指令又有所變動,更顯得本國政治高層草率對待低層士兵的嘴臉。不去說對戰方的好與壞,而是批判本國的政治,這種戰爭觀在國內是不會有的,也即凸顯了電影的人文意義,也凸顯了導演的批判精神。作為以色列電影,值得讚賞,也使得以色列的寬廣的心胸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線上看

二戰電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