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法學》是由華東政法大學主辦的一本中文法律類期刊,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法律理論類月刊,它創刊於1956年。創刊之始《法學》便以關注社會,面向實際,理論創新、推進法治為宗旨,發表了一系列在當時較有影響的法學文章,從而以其善於及時反映學術熱點而贏得廣大學者的喜愛。
歷史以及特點
《法學》在1958年便被停刊了。而且一停止就是22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1980年《法學》得以重新恢復。復刊後《法學》的宗旨不變以其嶄新的姿態體現出新時期中國法學的勃勃生機,它以“短、平、快”,“麻、辣、燙”的風格占據著中國法學界的一席之地,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與認可,時下《法學》發行量位據全國法學類理論刊物之首,它還是美國、英國等國會圖書館收藏的中國為數不多的法學刊物之一。新世紀的《法學》正以嶄新的面貌走向未來。目前的《法學》為“中文核心期刊(法律類)”、“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
期刊新調整
為進一步辦出《法學》月刊特色,本刊決定按照對法律生活和法學前沿課題做出迅速回應的指導思想對原有欄目進行調整和重組。我們看好有下列諸特點或下列諸特點之一的作品:觀念新,思想性強,干預現實生活,緊貼法律發展,衝擊法學前沿,文字清新活潑,可讀性強,短平快。
為貫徹上述宗旨,《法學》將2005年第5期起對原有欄目作出了較大幅度調整,開闢了有較多選擇性的欄目供作者長期利用。此後作者可利用的欄目有:
評 論(專題評論、時事評論) 論 文
筆 談 專題探討
爭 鳴 簡 論
挑戰名家 質疑通說
打 假 批評與回應
司法實踐(含案例評析、疑案探析等) 域外法治(或法學)
沙 龍(含隨筆、雜談) 專 訪
會議綜述 補 白
哲學政法類期刊大全(二)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註:詞條中不要添加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