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作者多伊爾,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描述了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革命的事情,18世紀的法國出現許多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18世紀末第三等級同特權階級的矛盾日益加劇。在第三等級中,農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民眾,是後來革命中的主力。資產階級則憑藉其經濟實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識處於領導地位。法國的革命力量就是這樣一波一波地行進,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階段的歷史使命,就被歷史無情地淘汰,如此行進直到革命的成功。這次革命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震撼了歐洲封建體系,推動了歐洲各國革命。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插圖
法國路易十五當政時期(1710年-1774年),由於人民極度不滿國王的統治,不斷遭到各種抨擊。這形成了思想啟蒙運動,湧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一大批先進人物,天賦人權、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等思想應運而生,並且日益深入人心。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時,代表法國3個等級三級會議已經有160年沒有召開。1789年5月5日,由於財政問題,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國王希望在會議中討論增稅、限制新聞出版和民事刑法問題,並且下令不許討論其他議題。而第三等級代表不同意增稅,並且宣布增稅非法。

1789年6月17日第三等級代表宣布成立國民議會,國王無權否決國民議會的決議。於是路易十六關閉了國民議會,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決議無效,命令三個等級的代表分別開會。

1789年7月9日國民議會宣布改稱制憲議會,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路易十六意識到這危及了自己的統治,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支持制憲議會。次日,巴黎教堂響起鐘聲,市民與來自德國和瑞士的國王僱傭軍展開戰鬥,在當天夜裡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區。7月14日民眾攻克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斯第監獄,釋放政治犯,取得初步勝利。這一天后來成為了法國國慶日。

《法國大革命》再現了西方文明的進程中的這一猛烈的歷史時期,生動的展現了這一歷史時期的那種充滿暴力、不滿和徹頭徹尾的革命!

小說簡介

《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獄
《法國大革命》描述了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革命的事情,18世紀的法國出現許多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金融資本雄厚。資產階級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權地位。農村絕大部分地區保留著封建土地所有制,並實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組成的第一等級和貴族組成的第二等級,是居於統治地位的特權階級。資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平民組成第三等級,處於被統治地位。特權階級的最高代表是國王路易斯十六。18世紀末第三等級同特權階級的矛盾日益加劇。特權階級頑固維護其特權地位。在第三等級中,農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民眾,是後來革命中的主力。資產階級則憑藉其經濟實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識處於領導地位。
1789年5月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繼而改為國民議會和制憲議會。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占巴士底獄,革命爆發。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確立人權、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等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議會還頒布法令廢除貴族制度,取消行會制度,沒收並拍賣教會財產。革命初期,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的君主立憲派取得政權。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企圖勾結外國力量撲滅革命,中途被識破押回巴黎。廣大民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君主立憲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政體,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
第一、二等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取得了妥協,但和占法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沒有緩和,相反,人民在鬥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逮捕路易斯十六國王。1792年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後,吉倫特派取得政權。1792年9月20日法國軍隊在瓦爾密打敗外國干涉軍。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於1792年9月21日開幕,1792年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吉倫特派執政期間頒布法令,強迫貴族退還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將沒收的教會土地分小塊出租或出售給農民,嚴厲打擊拒絕對憲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貴族。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斯十六。
吉倫特派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以羅伯斯比爾為首的雅各賓派、巴黎公社和巴黎無套褲漢。從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的民眾運動高漲起來。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以恐怖手段打擊敵人。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1793年2~3月,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組成反法聯盟,加強武裝干涉;國內也發生大規模王黨叛亂。4月,前線的主要指揮、吉倫特派將領C.F.迪穆里埃叛變投敵。在革命處於危急的時刻,巴黎人民於5月31日~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派專政。
雅各賓派頒布《雅各賓憲法》,廢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倫特派叛亂,粉碎歐洲君主國家的武裝干涉;但仍保持反勞工的《列·霞飛法》和《農業工人強迫勞動法》,並鎮壓忿激派和埃貝爾派。
但不幸的是,雅各賓派過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內訌,陷於孤立的羅伯斯比爾也末能完全守護住法國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歐洲封建君主拼湊起來,它們一輪輪地圍剿法國革命,企圖恢復法國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日,雅各賓中被羅鎮壓的右派勢力發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比爾和聖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治。這時革命最危急的關頭已過去,熱月黨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們清除了羅伯斯比爾時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維護了共和政體,在法國國內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但國外圍剿革命的勢力仍是濁浪滔天,此時,督政府中又一個新的政治明星應運而生,他就是拿破倫,歷史又淘汰了熱月黨人,在“霧月”政變中,年輕的拿破倫執政,擔負起了掃蕩歐洲封建勢力、最後鞏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歷史評價

《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製造了許許多多的迷思,大革命也沒有造成法國的高度浴血,雖然確實的數據再也無法知曉,但1944年法國解放後被處死的人數,顯然就要比前者來得高。合法而不公正的死刑判決是不應被量化的,但其中的比例卻也一定反映了當時的情形。大革命也沒有將貴族趕盡殺絕;它甚至沒有導致這些人的財產被沒收。貴族的出身難免激起猜疑並使他們比別人更容易遭到逮捕,但這個身分本身卻從未因此而成為一種犯罪的烙記。
大革命的重要性其實不在這裡,而在他處。它對法國人生活層面帶來的影響極大,但卻不易精確定義。正如時人在創造出“舊制度”一詞時所領會到的一般,革命為一種生活方式畫下了休止符。舊制度義涵著一個君權神授的君主政體,一個積極涉入國家行政的自主教會,以及一個階層化社會。

大革命把一個原本階級化的社會及各省步伐不盡一致的王國,蛻變為一個“財產”較“出身”或“眾意”都來得重要的統一國家。雖然良好的出身依舊可以換來尊敬,但這一點如今憑藉著可觀的財富也可以辦到。法律成了法典化的原則,不再僅僅是一些地方慣例。至於革命的政治遺產,則是憲政政府和一個至少在理論上人人平等的開放社會。這是法國第一次夠格被稱做是個“民族國家”(nation-state)。此後,法王再也無法一意孤行。一直到經過革命的洗禮,法國的政府與社會才開始共享了英國的某些既有特質。
法國大革命也一手顛倒了時人對英、法兩國的不同刻板印象。在此之前,英國普遍被視為社會保守但卻勇於冒險投機,同時政治上則派系拚斗激烈。反觀法國,則如博馬(P-A-C.Beaumarchais)所言,“一切終歸是些陳腔濫調”(Toutfinitpardeschansons),而政府則諸事折衷。十九世紀時的法國,則蛻變為社會上既非常保守,政治上卻幾乎已無法進行統治的局面。然而,法國大革命和英國革命不同的是,它已在全體法國人的歷史意識里沉澱。
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到1794年7月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共經歷了5年曆程。這場革命的意義有四個方面:
其一,就其規模而言,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
其二,人民民眾在三次起義中都顯示了偉大力量,每當在革命的轉折關頭,都推動革命向前發展;
其三,大革命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它“是真正把鬥爭進行到底,直至交戰的一方即貴族被消滅而另一方即資產階級完全勝利的首次起義”;
其四,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封建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法國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而具有世界意義。正如列寧所說:“它被稱為大革命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次革命給本階級、給它所服務的那個階級,給資產階級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個19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標誌下度過的。”

作者簡介

《法國大革命》《人權和公民權宣言》
托馬斯·卡萊爾(1795—1881),蘇格蘭的散文家和歷史學家,英國19世紀著名史學家、文壇怪傑。卡萊爾以其獨特的風格蜚聲世界文壇。英語辭彙中有Carlylism一詞,其義項之一,意即“卡萊爾的風格”,就是指卡萊爾好用談話式和不規則的長句,引入新詞和德語詞,大量使用比喻和典故等等。
托馬斯·卡萊爾,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著名的散文家,被尊為“切爾西的聖哲”(切爾西是英國倫敦文人名士聚居的地方)。他一生著述甚豐,散文、評論、歷史、社會批評無不涉獵,借古諷今,針砭時弊,是一位極為關注社會現實的作家。托馬斯·卡萊爾採擷與利用儒家政治,極力譴責西方近代文明弊端。卡萊爾之所以鍾情於中國古代“文人當政”統治模式,源自於對道德力量的呼喚;同時對勞動創造的崇尚,又使他將中國皇帝稱譽為一個真正的英雄和勤勞的偉人。他因此被稱為中國文化的一個西方知音。
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此評論說:“卡萊爾的風格也和他的思想一樣,它和現代英國資產階級的柏克司尼弗式偽君子的風格是針鋒相對的;後者高傲浮誇而又萎靡不振、冗長累贅、數不盡的溫情勸善的憂慮;這種風格已從它的首創者有教養的倫敦人那”。英國歷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長期以來,每個政府連同其智慧與愚蠢,是它的人民的絕佳象徵。可以說,有其人民必有其政府。”

《法國大革命》是他第二次寫作的成果,第一次的手稿經過多年耕耘寫完後交與朋友米爾審閱,但不幸的是,被米爾家的女僕當作廢紙丟進了火爐,面對突然而來的打擊,卡萊爾沒有一蹶不振,又買了稿紙開始了第二次嘔心瀝血的寫作《論英雄、英雄崇拜和歷史上的英雄業績》、《過去與現在》。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