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儲運》

《油氣儲運》

《油氣儲運》由油氣儲運雜誌社負責的管理、經營和編輯出版。油氣儲運雜誌社由原《油氣儲運》編輯部於1991年更名而成。

基本信息

簡介

《油氣儲運》是經國家科委和新聞出版署批准出版,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主辦,向國內外公發行的科技期刊,主要刊載石油、天然氣、成品油以及其他介質輸送和儲存工程等方面的科技文章。面向全國

《油氣儲運》《油氣儲運》
的石油、石化系統,國防、民航、鐵路、交通的油氣儲運部門;市政供排水、煤氣、熱力管網等單位以及有關設計,科研院所,大專院校。

《油氣儲運》雜誌是我國管道建設、儲運領域最高水準的權威學術類刊物,成為一部見證我國儲運長輸管道建設與技術發展的史料。該刊於1977年創刊,已出版200期。讀者作者遍及石油石化、鐵路、交通、化工、民航等油料及工程建築領域,目前訂閱最已達4萬多份。

《油氣儲運》從創刊之日起,先後26次榮獲國家、省部級以上獎勵和榮譽。刊物還與美國《石油文摘》建立了業務聯繫,重要文章多次轉載,被國際著名權威檢索系統《EI》資料庫收錄,促進了業內國際學術技術交流,打開了對外視窗,成為引領業內技術的風向標。

企業概況信息

《油氣儲運》介紹了天然氣的5種儲運方式及其技術研究現狀,對比分析了這幾種天然氣儲運方式的技術經濟特點,探討天然氣儲運技術在實際套用中存在的問題,重點敘述了天然氣水合物的儲運方式,提出了加強NGH儲運相關方面基礎研究的建議。

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天然氣約占能源總量的2%,國外為20%。隨著西氣東輸管道工程的投產,我國天然氣能源結構的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天然氣資源大都遠離能源消耗區,因而其有效利用率很低。鑒於此,天然氣的運輸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運輸方式的選擇則決定了其供應與消費的經濟性。

欄目信息

主要版塊欄目:綜述輸送工藝實驗研究安全消防機械設備施工技術經驗交流實踐天地作者介紹信息窗簡訊

歷史沿革

1977年7月《油氣管道技術》創刊(內部發行)。
1980年1月改為季刊,國內發行。
1980年4月22日,經上級部門批准,《油氣管道技術》正式成立編輯機構。
1982年經原石油工業部批准,將《油氣管道技術》更名為《油氣儲運》,由季刊改為雙月刊,國內代號:18-46,河北省期刊登記證第024。
1988年經國家科委、新聞出版署共同審核,同意《油氣儲運》雜誌雙月刊公開發行,並領取國內統一刊號:CN12-1093,自1988年第3期啟用。
1991年《油氣儲運》編輯部更名為《油氣儲運》雜誌社。
1999年11月併入中國石油管道公司管道科技研究中心。
 

獲獎情況

1992年《油氣儲運》雜誌被選為國家中文核心期刊
1995年《油氣儲運》雜誌被美國工程信息公司EiPageOne資料庫收錄
1997年《油氣儲運》雜誌獲“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
1999年《油氣儲運》雜誌獲“首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證書
2002年《油氣儲運》雜誌獲“第五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期刊一等獎”
2004年《油氣儲運》雜誌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2005年《油氣儲運》雜誌入選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
2006年《油氣儲運》雜誌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

能源化工類報刊雜誌(四)

現代社會,已經離不開能源化工。就讓我們盤點一下能源化工類報刊雜誌。註:期刊中不要添加電話號碼,信息模組內容不要與正文重複。
《石油管道報》
《中國能源》
《油氣儲運》
《南水北調與水利》
《可再生能源》
《煤礦安全》
《合成纖維》
《無機鹽工業》
《內燃機學報》
《工業爐》
《熱固性樹脂》
《資源節約與環保》
《當代化工》
《燃料與化工》
《染料與染色》
《精細化工》
《信息記錄材料》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冶金能源》
《遼寧化工》
《節能》
《塑膠科技》
《低溫與特氣》
《聚酯工業》
《精細石油化工》
《彈性體》
《化工科技》
《化學世界》
《理化檢驗》
《電機與控制套用》
《低壓電器》
《天津化工》
《世界農藥》
《世界橡膠工業》
《動力工程學報》
《電鍍與環保》
《玻璃與搪瓷》
《上海染料》
《上海塗料》
《煤礦機電》
《河北化工》
《鹽業與化工》
《煤氣與熱力》
《石油工程建設》
《離子交換與吸附》
《工業水處理》
《特種油氣藏》
《耐火與石灰》
《潤滑油》
《中國膠粘劑》
《華東電力》
《上海化工》
《聚氯乙烯》
《石油化工技術與經濟》
《化工設備與管道》
《氯鹼工業》
《香料香精化妝品》
《電力科學與工程》
《化肥工業》
《小氮肥》
《熱科學與技術》
《化纖文摘》
《中國給水排水》
《化學工業與工程》
《石油商技》
《能源》
《供水技術》
《遼寧電力報》
《東北電力報》
《發電設備》
《中煤地質報》
《吉化報》
《電力與能源》
《河北電力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