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牆的世界》

《沒有牆的世界》

《沒有牆的世界》是一部一連十集的戲劇,每集以《公約》其中一條例為主題,透過來自不同殘疾類別的角色及故事,帶出《公約》的精神與意義,拆除我們身邊有形與無形的圍牆。

基本信息

概述

沒有牆的世界沒有牆的世界

廣闊無界的空間裡,眾生無異。

有沒有想像:如果突然失去了某種能力,你的生活將會面對怎樣的轉變?

有沒有思考:你的一些舉動,對殘疾人士來說可能是好心做壞事?

有沒有體會:你的一個眼神、一句嘆息,會變成他們心中不能磨滅的傷害?

我們究竟有沒有真切的聆聽殘疾人士的心聲?

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於2006年獲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2008年8月31日《公約》正式在中國生效,並適用於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公約》的制訂,是促進、保護和確保全球6億5千萬殘疾人士能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權、基本自由和尊嚴的重要里程碑。

一連十集的戲劇,每集以《公約》其中一條例為主題,透過來自不同殘疾類別的角色及故事,帶出《公約》的精神與意義,拆除我們身邊有形與無形的圍牆。

分集介紹

沒有牆的世界啟播儀式沒有牆的世界啟播儀式

公約第23條要求殘疾人有平等機會體驗為人父母,結婚和建立家庭的權利。

四肢殘疾,樣貌標緻,性格倔強的戴夢不單可以獨居,還可獨立工作,工作是她重新建立自己的一個重要象徵。健全的男朋友尚南,對她不離不棄。鄰居阿生,同樣頸椎受傷,自殺不遂,戴夢好言相勸並代為照顧其幼女。此時戴夢懷孕了!身懷六甲,但仍在事業上打拚,尚南卻希望她放棄工作,二人矛盾日生。一天,戴夢遇上意外,尚南大為緊張,要求她放下一切,不然就放棄生孩子。戴夢面對兩難,極其心痛,禁不住對尚男說:我有第三個選擇。

公約第24條:殘疾人士應在不受歧視和機會均等的情況下,享有中、國小教育、高等教育、職業培訓、成人教育和終身學習等權利,以便充分發揮個人潛能。並確保以最適合個人情況的語文及交流方式,向視聽障人士提供教育,如手語和凸字。幼稚園老師陸菲,二十歲出頭,是一名業餘舞者,與男友明山感情要好。潛水意外不幸令她失去了聽力,亦失去了隨音樂起舞的能力。溝通方式的改變令明山感到無奈及疲倦,陸菲亦感到不被理解。一天,街上高空擲水,陸菲認識了聾人中心的業餘手語導師林飛,令她漸漸明白到聽障世界的獨特溝通文化,陸菲以身和心再次感應到音樂,並重新領悟另一種與明山的溝通方式。

公約第2條定義中指出,基於殘疾的歧視包括一切形式的歧視,包括提供合理便利;合理便利是指根據具體需要,在不造成過分或不當負擔的情況下,進行必要的調整,以確保殘疾人能享有或行使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先天性全盲的海叔,從小自力更生,有天收到侄仔阿傑的電話,希望海叔幫他照顧兒子明仔。初時,明仔很抗拒海叔,亦不理解視障人士的溝通模式,海叔問他,他只懂點頭搖頭。生活上的不便,卻不代表視障人士喪失生活能力。與海叔同住,明仔就親眼目睹旁人如何誤解失明人士的需要,但海叔仍自如地生活著。後來,明仔要走了,二人很是不捨......

公約第3條「一般原則」第4則:「尊重差異,接受殘疾人是人的多樣性的一部分和人類的一份子。」學習欣賞不同的生命狀態,「差異」才得以成為生活常態中的一種必然存在,而且被尊重。

自小被評定為「自閉症」的祖傑,害怕嘈雜和擠迫的環境,搬到新界居住後,他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朋友。升中四那年,祖傑最怕表演藝術科,因為他不喜歡站在人前說話。祖傑的資優妹妹祖曼亦入讀同校中一,並加入了學校樂團準備參加比賽,卻被團友排斥,她不想跟別人比較,決定退出。表演藝術科工作坊里的個人分享,令祖傑重新了解自己,他準備踏出第一步回應大家。工作坊與樂團比賽同日,妹妹歡歡喜喜的踏出會場享受演出的快樂,祖傑亦鼓起勇氣站出來......

公約第12條:締約國應當確認殘疾人在生活的各方面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享有法律權利能力。

著名漫畫家王百德的招牌漫畫「獅子山下」,家傳戶曉,反映出時代的變遷,可以說是香港地道文化的縮影。可惜年近七十的德叔因為腦中風成為長期病患,癱瘓在病床上,有意識卻無法自我表達。大兒子紹輝與三兒子紹波,日夜照顧,二女兒紹琴卻別有用心,只關心老父的遺產分配問題。一天,當三兄妹爭持不下之時,德叔輕輕地移動手指,表示他要見女徒弟歐佩芬,紹琴十分緊張,莫非父親想把遺產送給這個女人?歐佩芬帶來了德叔的一份手稿影印本;手稿中故事的主人公感言,如果他出了意外他的所有就屬於「香港」。最後子女明白老父的意願,紹琴亦發現德叔沒有忘記她這個女兒,一直把她珍藏在心中。

公約第22條:殘疾人士,不論其居所地或居住安排為何,其隱私、家庭、家居和通信以及其它形式的交流,不得受到任意或非法的干預,其榮譽和名譽也不得受到非法攻擊。 子良的二嬸郭月好患了妄想症,令他的精神和工作都備受困擾,父母也沒有站在子良的一方,他情緒沒有出路,開始把事件寫上部落格。二嬸丈夫紹興知道妻子的事件被放上網,向子良投訴病是個人隱私,不能公開,但他卻置之不理。另一方面,郭月好聽醫生和社工建議重投社會工作,當上家務助理,讓精神有所寄託。月好工作出色,得到僱主讚賞,一個星期後,僱主突然把她解僱,原來告密的正是侄兒子良!郭月好的病情再度惡化,甚至離家出走。

公約第4條:承諾確保並促進充分實現所有殘疾人的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使其不受任何基於殘疾的歧視。 妹妹Kityy患有唐氏綜合症,但父親、姐姐Tina與其男友阿輝一直愛錫她。直至有一天,父親遽然離世,照顧妹妹的責任完全交託在姐姐身上。自己的不安與擔心、同事的不諒解、男友似是而非的支持,令Tina壓力倍增。那一天,工作中的Tina收到陌生人的電話,妹妹在其店子弄破了商品,姐姐慌忙趕到現場賠不是。看到妹妹,Tina想起自己的母親——那個不辭而別、拋夫棄子的母親。一陣氣上心頭,Tina痛罵妹妹,聲淚俱下離開,冷靜過來卻己不見了妹妹的蹤影...

公約第19條:確認所有殘疾人士享有在社區中生活的平等權利以及與其他人同等的選擇。小甘與輝仔同樣患上了大腦麻痹症,俗稱痙攣,他們在庇護工場及宿舍內每天依照編排好的時間表生活。自理能力較高的小甘,一直希望獨立生活,首要目標是說服父母,將要面對院舍外新生活的挑戰,一次失敗,令小甘一度想放棄獨立生活的夢想。身體狀況較差的輝仔,不甘只進食限於1cmx1cm大小的食物方塊,他堅持每天進行口腔肌肉的訓練,為的是一嘗2cmx2cm的方塊食物。宿舍及庇護工場往往被認為是他們最合適的安身之所,但保護及照顧並不一定是他們追求的唯一價值。生命,各有不同的理解和演繹,走出保護罩,學會擁抱失敗,才能成為真正的獨立個體。

第9條「無障礙」,締約國應當採取適當措施,確保殘疾人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無障礙地進出物質環境。

樂民14歲時因結核菌入骨而導致下肢癱瘓,長年依靠輪椅行動,但性格樂天知命,主動。他自小仰望星空,夢想有朝一日可以歡迎世界。如今男人四十,從事翻譯工作,是妻兒的生活支柱,亦經常幫助弟弟惠民,長貧難顧,樂民的妻子秋瑩對小叔開始略有微言。加上兒子家俊的學業問題,令夫妻生活多了口角。家庭與生活上的煩惱令樂民開始質疑自我,老同學突然離世,令樂民有所醒覺,決定追尋自己久遺的夢想。樂民向秋瑩提議到歐洲旅行,秋瑩以殘障為由反對,樂民好生失望。會考放榜,兒子成績未如理想,心平氣和的樂民駕車,與兒子和妻子四處找尋學校。折騰了一天,樂民把妻兒載到西貢吃海鮮,家俊受寵若驚。這一刻秋瑩明白到,年月並沒有讓自己對這個枕邊人更加了解,自己一直不讓丈夫離開,並不是因為擔心丈夫沒人照顧,相反卻是自己和兒子太需要丈夫……

公約第8條:締約國承諾立即採取有效和適當的措放,以便提高整個社會,包括家庭,對殘疾人的認識,促進對殘疾人權利和尊嚴的尊重。

雙失青年阿峰的房間暗無天日,連吃飯也不踏出房門半步,除了打機,阿峰平日就用望遠鏡窺探窗外事物,打發間。Angel是他望遠鏡下的主角,一頭長黑直發的Angel學業成績彪炳,但面對升讀大學、家庭經濟及話劇團團員等各方壓力,情緒開始變得反常,之後更把自己鎖在屋內。阿峰一直透過望遠鏡關心這位心中的「天使」,而阿峰母親亦一直隔著房門擔心兒子。把長黑直發染成金色的Angel找出剪刀,胡亂剪斷頭髮,緊閉窗戶,拉上窗簾。濃煙冒出窗簾,驚惶的阿峰衝出家門,徹夜未眠的母親立即致電報警。阿峰看著Angel緊閉的窗戶,再回望自己房間密封的視窗,如出一轍。回到家中,看到一臉擔憂的母親,阿峰開始把房間窗上的紙張,逐一撕走......

演員簡介

邵美琪,香港藝員,籍貫廣東增城。踏入演藝界由1984年無線電視第四期藝員訓練班,同期同學有鄧萃雯,黎美嫻,郭富城,陳庭威等。出道廿餘年間,現時是香港知名電影及電視女藝人。

吳浩康,從祖父起,三代均生於香港偏郊的茶果嶺,兩歲時舉家搬往元朗,父吳志安則仍在茶果嶺經營權記搬機運輸公司,母親為劉柳薇,家中共有3名姐姐,排行最小的也大他6年。1989年,其家人以99萬元購入元朗錦銹花園一物業,國小時就讀於元朗佛教榮茵學校,中學時就讀於元朗伯裘書院。11歲時偷學泰拳,曾贏得獎盃,中四已輟學,曾教過兩年吉他。

楊愛瑾(MikiYeung),香港歌手、演員、主持人,人氣組合Cookies成員之一。出道前曾是兼職模特兒,後被模特兒公司StarzPeople推薦加入香港百代唱片,從而加入樂壇。近年來Miki專注於在影壇上的發展,出演了多部電影,但她卻聲稱並不會放棄歌唱事業。另外Miki也涉獵出書、主持、拍廣告等。

邵美琪相關演藝作品

邵美琪,香港藝員,籍貫廣東增城。踏入演藝界由1984年無線電視第四期藝員訓練班,同期同學有鄧萃雯,黎美嫻,郭富城,陳庭威等。出道廿餘年間,現時是香港知名電影及電視女藝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