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文欣賞
官場騙子
顧名思義,就是在官場行騙的騙子。其中又有兩種情況:一是行騙者本身就是官,可能還是大官,利用他們的權力、身份和職務行騙;二是行騙者本身不是官,但他們或則在官場廝混過,利用他們與官場人物千絲萬縷的關係行騙,或則偽裝官的身份、託言是某官的親戚行騙。1912元年曾發生直隸水災借款一案,作案者正是官場神騙。這年秋天,直隸發生大水淹沒30餘縣。人民之流離、財產之損失,無法估計。時有法國傳教士雷鳴遠等,發起“中外籌賑慈善會”。他在考察災區後提出:水災的造成,是由於水利不修;而賑濟系治標之策,只有根治四大河流,才是根本大計。他曾派了一位工程師到四大河流測量,估計工程造價非五六百萬元不可。於是,上書中國當局。當時直隸交涉使王克敏說,治河雖為一勞永逸之計,但現在拿不出這筆錢來,難以實行。後來通過中國駐奧公使沈瑞麟的關係,向比利時借了一筆50萬鎊巨款,合華幣600萬元,用作直隸水災河工之需。該款借到手後,水災已退,治河之事便無人過問了。數年之後,天津、河北一帶再次鬧起水災來,於是又商量著向外國籌借巨款。沈公使聞訊,大為怪異,他以為前次借款早用於河工了。回國後,他先向直隸當局調查,並不知有借款一事,向財政部查詢,財政部亦無此案。於是又向財政總長質問,連去三次,總長均避而不見。沈公使遂與比利時駐京公使談及此事,比公使便以宴會為名,請中國各部總長及各國公使赴宴,以為財政總長必到,便可當面質詢,不料總長仍然設辭謝絕。事後,有人向沈公使疏通:此案不必再提,不但關係到政界要人,連項城(袁世凱)也用過這筆錢呢!原來,袁世凱一夥以治河救災為名,騙取了600萬元的慈善款項。真是:大盜不操戈矛,巨騙不施小詐呵。
官騙人,官也是騙子行騙的對象。有一種慣於在官場行騙的騙子,聚合三五人,或為主,或裝仆,印官銜名片,裝官界舉動,問所由來及政界內幕,常能對答如流,毫無破綻,其騙術每能得逞。有一次,上海一青年學生模樣的人,自稱姓蔡,名某某,是曾經發起過雲南護國軍起義的蔡鍔將軍之二公子。持名片求見吳鐵城市長,向其告貸。吳一聽是蔡將軍之子,便不加詳細詢問,借給50元。後來與熟悉蔡將軍的人談及此事,得知蔡確有一子,但已出國多年,至今尚留學巴黎。方知來借錢者乃是一個冒名騙子。
民國筆記小說(1)
民國筆記小說以鹹、同、光、宣四朝之事居多,凡朝廷、社會、京師、外省事無大小,皆據所聞所見錄之,不為鑿空之談,不作理想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