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喬治·戈登·拜倫](/img/8/783/nBnauM3X2MDNzETN4kTOzUzNwMTMwAzMzQTOwADMwAzMxAzL5k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作者簡介
喬治·戈登·拜倫(1788—1824),十九世紀英國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出身於英國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二十歲畢業於劍橋大學。高傲的性格使他對這所貴族學府的教育方式深感不滿,對那些庸俗空虛的高門子弟感到厭惡,所以在校期間,他白天閉門高臥,夜晚發奮苦讀。在哈羅中學和劍橋大學求學時,即開始寫愛情詩,而在義大利時期是他詩才最燦爛的時期。他還寫過一些戲劇。1807年拜倫出版了第一部詩集《懶散的時日》,充分表現出詩人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周圍環境的蔑視。拜倫遊歷過歐亞許多國家,回國後積極投入政治鬥爭。1816年他僑居瑞士與雪萊結為摯友。他同情勞動人民,曾參加英、意、希臘人民的解放鬥爭,他生命的最後幾個月是在希臘積極從事解放鬥爭事業的準備工作中度過的。演講內容
你們把這些人叫作賤民,放肆、無知而危險的賤民,你們認為似乎只有砍掉它的幾個多餘的腦袋才能制服這個“Belluamultorumcapitum”……我們是否還記得我們在好多方面都有賴於這種賤民?這些賤民正是在你們田地上耕作、在你們家裡伺候,並且組成你們海軍和陸軍的人……但在這個時候,即成千成百陷入迷途而又慘遭不幸的同胞正在極端困苦與飢餓中掙扎的時候,你們那種遠施於國外的仁慈,看來現在應該推及國內了。
拋開不談新法案中顯而易見的欠缺公道和完全不切實際,難道你們現在的法典中處死刑的條文還不夠多么?
你們打算怎樣實施這個新法案?你們能夠把全郡都關到監獄裡去么?你們是否在每塊土地上都裝上絞刑架,像掛上稻草人那樣絞死活人?既然你們一定要貫徹這項措施,你們是否準備十個人中必殺一個?是否要宣布該郡處於戒嚴狀態,把周圍各地都弄得人煙稀少,滿目荒涼?
這些措施,對飢餓待斃、走投無路的人民來說,又算得什麼?難道那些快要餓死的、在你們的刺刀面前拚命的困苦到極點的人,會被你們的絞架嚇退么?當死成為一種解脫時,而看來這是你們所能給他們的唯一解脫,死能夠迫使他俯首聽命么?
妙語佳言
難道那些快要餓死的、在你們的刺刀面前拚命的困苦到極點的人,會被你們的絞架嚇退么?
當死成為一種解脫時,而看來這是你們所能給他們的唯一解脫,死能夠迫使他俯首聽命么?
演講特色
演講善於運用提問手法,後半部一口氣用了九個設問句和反詰句,這兩種句式都屬無疑而問,明知故問。設問句本是自問自答的句式,但拜倫在這裡是活用,和反詰句一樣問而不答,而答案自明。不回答的回答,比明確回答還肯定,更有力量,使敵人張口結舌,無以言對;更能起到提醒聽眾注意,引導聽眾思考,發人深思。
演講是演講者人格魅力的充分體現。這篇演講內容深刻,情感激動,情緒激昂,批判色彩強烈,富有極強的吸引力,完全符合一個浪漫主義詩人的性格;同時,由緩而急,步步逼緊的問句,增強了揭露、批判的力度,表達了詩人強烈的義憤,飽含著對工人階級的深切同情,最後在反詰中戛然而止,余意不盡,引人深思。
逸聞故事
在希臘,拜倫的偉大人格顯示出來了:他決心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軍,為此,他個人不惜傾家蕩產;
他說:“人不知道哪裡最危險。同樣是死,由子彈穿過去的死比喝著藥水而死更有價值。”
“貧窮是悲慘的,但是比貴族們無聊的放蕩要好得多。可喜的是我已經完全禁絕了,今後也決不會再放蕩,我的決心永遠不會動搖。”
後來,所有的人一致推舉他成為希臘獨立軍總司令。
1924年4月18日,他的病情惡化了。他對醫生說:“辛苦你們了,但一切都沒有用了。我自己知道,我一定會死了。死,我並不悲傷,我正是為了結束這無聊的生命才到希臘來的。我的財產、我的精力都獻給了希臘的獨立事業;現在,這生命也一併送上吧……”
晚上,他叫來弗列查,看著他的臉,叫道:
“喂!已經沒有多少剩餘時間了。來,聽著!我馬上就說。”
“老爺,要拿墨水和紙筆來嗎?”
“傻瓜,已經沒有這樣的時間了!聽著,這也可以使你將來不至於為難。你到拜倫夫人那裡去,把一切告訴她好嗎?”
他說:“可愛的女兒!可愛的艾達!多想再見你一次呀!上帝啊!請你降福給她!”
弗列查大吃一驚地說:“老爺,你說什麼?我一點也聽不懂呀!”
拜倫也吃驚地說:“不懂?唉!已經遲了。”
他努力想重複一遍剛才的話。但是,這時候他已經沒有氣力了,只是說:“我的妻子、我的女兒、我的姊姊!懂了吧?一切都去說!你知道我的希臘……”
稍微停了一會兒,他又說:“不幸的希臘!……不幸的城市!……不幸的人們!”
“喔!接我的人來了。我死沒有關係——可是,到這裡之前怎么不回家一次呢?”
又用義大利語說:“我拋下可愛的人們而死去!”到晚上6點左右,他說:“現在要睡一下了。”
他倒頭睡下去,就這樣,不再醒來了。
4月19日黃昏的時候,他停止了呼吸。
那時,天突然黑暗了下來,驚雷震響,大雨傾盆而下。當地有個古老的說法:英雄歸天的時候必定是大雷雨爆發。於是,人們嘴裡默念著:“我們的總司令歸天了。”
就在拜倫死前的幾個小時,從英國寄來的幾封信中高度評價了拜倫在希臘的事業。詩人坎貝爾說:“拜倫勳爵的詩是偉大的,但是他的這次壯舉比他的詩更偉大!”
訃告傳到英國,全國都在悲悼拜倫。有人說,太陽和月亮越出了它們的軌道,也不會比“拜倫死了”這句話更使我震驚,更使我六神無主了!
拜倫太年輕了,才三十六歲。當時有個十五歲的少年,聽到拜倫死了的訊息,悲痛填胸,以致不能呆在家中,他跑到森林中,走進幽谷,在長滿青苔的巨大岩石上,刻下“拜倫死了”幾個大字。
盤點外國演講辭名篇
人們用“口吐蓮花”未形容好的口才。有好的口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華,體現風度和氣質,使聽者如沐春風,於心悅誠服中,精神得到感奮,心智得到點撥;好的口才能助你戰勝政敵、說服談判對手,並贏得對方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