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品樣板
![]() | ![]() |
![]() | ![]() |
郵品資料
郵票名稱:《武強木版年畫》 郵品類型:特種郵票 郵票套數:1套4枚,小全張1枚 發行單位:國家郵政局 發行時間:2006年1月22日 郵票志號:2006—2 圖序/圖名/面值 (4-1)T/四季平安/80分 (4-2)T/五福臨門/80分 (4-3)T/富貴花開/80分 (4-4)T/獅子滾繡球/80分 郵票規格:30×40毫米 齒孔度數:12度 | 整張枚數:版式一20枚;版式二8枚(兩套郵票),此品種作為2006年中國郵政賀年(有獎)明信片獎品。 整張規格:版式一150×240毫米;版式二120×210毫米 小全張規格:172×80毫米 小全張售價:4.80元 版別:膠雕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螢光噴碼 印製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設計者:王虎鳴 資料提供:武強年畫博物館 責任編輯:史淵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各地郵局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同時中國集郵總公司將再次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合作,採用人民幣凹雕技術開發製作《武強木版年畫》雕刻版極限片。 |
相關郵品
【小全張】
![]() |
【首日封(絲織封)】全套:2枚;設計者:徐諾
![]() | ![]() |
【極限片】
![]() | ![]() |
![]() | ![]() |
發行背景

年畫是我國民間特有的一種美術形式,最早始於秦漢時期。當時,人們每逢除夕便在門戶上畫神荼、鬱壘及老虎,用以驅除鬼魅等不祥之物。至宋代,開封、杭州的歲末市場上有鬥神、鍾馗等神像出售。明中葉以後,雕刻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術趨於成熟,促進了木版年畫的繪製行銷。年畫的表現內容和題材越來越廣泛、豐富。凡帶有喜慶內容的風俗生活、傳統戲曲小說中的歷史人物、神話故事、山水花鳥、吉祥圖案等都在年畫中有所表現。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了許多年畫產地,其中,天津的楊柳青、江蘇的桃花塢、山東的楊家埠、河北的武強以及四川的綿竹最負盛名。為宏揚我國木版年畫這一特有的文化遺產,國家郵政局從2003年起,連續5年於農曆小年這一天發行楊柳青、桃花塢、楊家埠、武強、綿竹五地木版年畫專題系列郵票恭賀新春,為傳統佳節增添吉祥喜慶的氣氛。
武強木版年畫,因產地在河北省武強縣而得名。始於明代,盛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武強木版年畫色彩明快,線條粗獷,構圖飽滿,具有強烈的鄉土氣息和民間色彩,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它題村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品種繁多,有門畫、燈畫、中堂畫、炕圍畫、頂棚畫等。其中取材於戲劇故事、歷史傳說及《三俠五義》等小說的畫作,體現了燕趙地區人們的審美愛好。所謂“過節新”、“滿堂彩”,營造出吉慶紅火的節日氣氛,反映了民俗、民情和民眾的願望。
郵品特色

2006年1月22日發行《武強木版年畫》特種郵票共4枚,分別為“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富貴花開”和“獅子滾繡球”。武強年畫歷史悠久,起源於宋元時期,鼎盛於清康熙、嘉慶年間,最多時年產量達1億對開張。武強年畫採用木版套印,刻版線條粗放、穩健、清晰,構圖飽滿。用色以單純的顏色套出豐富效果,用色雖少但變化多端,色彩強烈濃艷而不凝滯,對比鮮明而又和諧統一。
首發花絮

2006年1月22日上午,《武強木版年畫》特種郵票全國首發式在衡水舉行,這是國家發行的最後一套以年畫為題材的郵票。
武強木版年畫被譽為“民俗生活的藝術畫廊”、“中國農耕社會的百科全書”在世界上享有“東方聖經圖解”的美武強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鄉”。《武強木版年畫》特種郵票濃縮了武強年畫幾百年來的歷史和發展。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武強木版年畫》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圖案分別是“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富貴花開”、“獅子滾繡球”此套特種郵票的內容是由國家郵政局郵票印製局圖案編輯部會同我省一些民間文藝美術家經過縝密研討最終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