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 梁平木版年畫(T)

郵票圖案

2010-4 梁平木版年畫(T) 2010-4 梁平木版年畫(T)
2010-4 梁平木版年畫(T) 2010-4 梁平木版年畫(T)
2010-4 梁平木版年畫(T) 2010-4 梁平木版年畫(T)
2010-4 梁平木版年畫(T) 2010-4 梁平木版年畫(T)

郵票信息

志編號 2010-4
版別 影寫版
名稱 梁平木版年畫(T)
全套枚數 4
發行日期 2010-2-6
全套面值 4.80元
全套售價 4.80元
發行機構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印製機構 北京郵票廠
設計者 王虎鳴
責任編輯 陳靜芝
整張規格 150mm×240mm
整版枚數 20(5×4)
防偽方式 防偽紙張、防偽油墨、螢光噴碼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4-1 鬥神 1.20 30×40 P13.5×13 -
4-2 盜仙草 1.20 30×40 P13.5×13 -
4-3 和氣致祥 1.20 30×40 P13.5×13 -
4-4 盜令出關 1.20 30×40 P13.5×13 -

郵票介紹

梁平木版年畫始於明,盛於清。清嘉靖梁平的富庶,造就了屏錦民間鬥神雕版印刷的興盛,梁平木版年畫最早起源於梁平屏錦鎮。早年興盛時期,屏錦就有二三十家畫坊,其中徐氏家族的“德和泰”和“信立號”最為著名。據《梁山縣誌》(因與山東梁山縣同名,於1952年12月改梁平縣)記載:在清康熙年間就已在宜昌、沙市、漢口均設有分莊,產品銷往陝西、西南各地及長江流域,盛極一時,曾是著名的年畫產地。清代,梁平木版年畫便已暢銷東南亞。民國初年,梁平縣有30餘家作坊,從業人員數百人。年畫由單色發展到多版彩色套印,並在此基礎上施以手工彩繪,工藝由簡單到複雜,品種不斷豐富,成為全國著名的年畫產地之一。1913年到1934年,梁平木版年畫進入鼎盛時期,每年生產數百萬幅,除滿足當地農民的年貨需求外,還遠銷沙市、宜昌、武漢、漢中、貴陽等地。但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戰亂,銷售量一度蕭條。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社會變遷,加上現代印刷技術的衝擊,傳統木版年畫市場萎縮,自然停止生產,畫版大多散失或毀壞。

梁平木版年畫的製作,先由畫師描繪出畫稿後,刻版工匠用糯米飯搗碾成的漿狀物,將畫稿完全貼上在光滑的梨木板上,根據畫稿精雕細刻出主要的輪廓線,再根據線版,刻成各種套色版,一色一版,線條粗細均齊,清晰、挺拔有張力。梁平木版年畫的品種有水貨、托貨、清章、花箋四大類,鉤金描銀,畫印結合,色彩艷而不俗,華美富麗,形式活潑。梁平木版年畫的顏料製造是從熬中藥開始的,用中藥提取的顏料做年畫一般用6種顏色。最多的用13種。一張年畫的生產需要經過二十多道工序,做木版年畫一般人一天大概做幾十張,熟練的最多做到100張。從手工造紙到年畫成品在一個地方生產完成,是梁平木版年畫的最大特點,這在全國年畫製作中也極為鮮見。

梁平木版年畫特種郵票1套4枚,每枚面值1.20元,總計面值4.80元;小全張1枚,售價7.20元。為歷年來木版年畫郵票發行品種最豐富、版式最新穎的一套,具有較高的收藏和欣賞價值。
該套郵票選擇了梁平木版年畫中驅邪納福、喜慶吉祥、戲曲故事題材的代表。其中,郵票中的“鬥神”圖案頭戴纓金翅盔,背插方形帥旗,身披魚鱗金甲,手持元寶、火珠、翠葉金錢,增添了金玉滿門財富到家的祥瑞氣氛,是梁平年畫的精品。
木版年畫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它以吉祥、喜慶、歡樂、美好等為主題.,為老百姓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為宣傳我國傳統年畫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推進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郵政部門自2003年開始,陸續安排發行了楊柳青、桃花塢、楊家埠、武強、綿竹、朱仙鎮和漳州等7套年畫系列郵票,現在發行的“梁平木版年畫”是我國第8套年畫系列郵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