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千萬不要小瞧一個“止”字,它關乎每一個人的勝敗榮辱:對於大人物來說,一個“止”決定了其平凡與偉大;對於一個平凡人來說,它決定了他的成與敗;對於賭徒來說,它決定了輸與贏……“止”之奧妙,存乎一心。媒體評論
一部湮沒久遠的關於勝敗榮辱的絕學!當你捧讀此書時,便已站在了人生的高點上……王通號文中子,隋朝大儒,史書中關於他的文字不多,但他門下的弟子則大名鼎鼎:魏徵、李靖、房玄齡……凡是按《止學》要旨去做的人,均取得了令人側目的成就。最著名的例子當屬為政的曾國藩和為商的李嘉誠……
目錄
前言智卷一
智謀的運用講究的是恰到好處和適可而止,在特定時期,不用智謀也是智謀之一
最大的危險來自於對對手智慧的低估上
在天理道義面前,智計的作用終是有限有
只有權衡智計得失,當用則用,當棄則棄的人,最終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一個人只要行事無私,堂堂正正,真誠待人,是無需過多依賴智計保身的
虛榮心、自大心卻往往把人帶入歧途,進而過高地估算了自己的智慧,過低地看輕了別人的能量
用勢卷二
仁德的人並追求易得易失的勢力,縱是高高在上,他們也會小心謹慎,不事張揚,以德服人
在用勢上的進退和取捨不能千篇一律,因人而異,適時而動當是最好的選擇
小人的為人和邪惡勢力的本質,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個陷阱
權力場上沒有永遠的勝利者,適時做些退讓,略表一下謙恭可從根本上鞏固權勢
暫避鋒芒和理智務實,並不是無勇怯懦,它可以使人遠離矛盾的中心而不激發更大的打擊
在有權有勢時,不能忘乎所以,切勿輕信勢可傳家,權可相承的說法
利卷三
辯卷四
譽卷五
情卷六
蹇卷七
釋怨卷八
心卷第九
修身卷第十
精彩書摘
【原文】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
【譯文】
才能出眾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並不顯露自己。
【釋評】
俗話說,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刻意隱藏智慧往往是智者的第一選擇。
這其中自有智者對智慧的獨特認識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他們對智慧的反作用心存忌憚。在封建專制時代,一個人的智慧越高,如果他不為君主所用。他所面臨的危險也就愈大。縱是賣身投靠,他們也常常被君主所猜忌,視為潛在的威脅。這就要求真正的智者以保身避禍為頭等大事了,做不到這一點的人,總是那些不知收斂的人。他們的結局大多不妙。
【事典】閉門不出的張良
西漢的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謀士,他智慧過人,屢出奇計,為西漢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勞。漢六年(前201年),劉邦大封功臣,劉邦說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這是子房的功勞。請他自選齊地三萬戶,作為封邑。”張良推辭不受,最後被封為留侯。
張良的謙遜,很多人頗為不解。劉邦的另一位謀士陳平就對張良說:
“先生功高蓋世,榮寵受之無愧,又何必拒絕呢?我們追隨皇上,出生入死,今有幸得償所願,先生不該輕言捨棄。”
陳平見張良一笑不答,又說:
“先生足智多謀,非常人所能測度,莫非先生別有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