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他的民眾魅力、犀利言論如何養成?他身後推動的原動力到底是什麼?前美國大使館即席翻譯松原道弘,完全解密歐巴馬的成功密碼!對歐巴馬影響至深的30本啟迪書目大公開!想知道更多嗎?答案就在《歐巴馬的書架》中。內容簡介
《歐巴馬的書架》將歐巴馬的演說內容依據不同類型劃分為7個章節,在每一章開頭選出3-5篇演說內容節錄,接著舉出歐巴馬閱讀過的書籍與演說內容呼應,最後提出針對歐巴馬的各項特質提出作者個人的分析與獨到見解。美國首位黑人總統巴拉克?歐巴馬。熱愛金恩博士自傳、林肯著作,以愛讀書聞名世界。《歐巴馬的書架》重在分析啟發歐巴馬的重要著作,以及歐巴馬在各種場合中說過的金玉良言。除了學習英文單字外,也同時了解領導者應具備的風範。
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擁有非裔黑人血統,在當選之前即備受世界各方注目。在種族隔離政策早已不復存在的美國,今日依然有著民族性的種族歧視問題。歐巴馬是如何在白人掛帥的環境中脫穎而出,躍身成美國首位黑人總統的呢?他的民眾魅力、犀利言論是如何養成,在他身後推動的原動力又是什麼呢?
媒體評論
與市面上泛濫的歐巴馬演講書很不一樣,這本書在精選了最能體現歐巴馬魅力和個性的演說片段之外,還列出了對歐巴馬影響最深的書籍。書能造人,此話乃是真理。很想看看這些書是怎么造就現在的歐巴馬的。——網友三十而立
本書橫向展開豐富,縱向分析深刻。從演講延伸到書,再從書中剖析對歐巴馬影響至深的人與事以及歐巴馬鮮為人知的成長背景,從歐巴馬的性格特點引申到美國整個政治走向。天南地北,包羅萬象.真是一段豐富多彩,激動人心的旅程!
——網友芸豆火
歐巴馬有悲劇傾向?歐巴馬的非洲性格?歐巴馬不信基督?歐巴馬是現代版的凱撒?歐巴馬最愛《野獸王國》9想知道更多嗎?答案就在書中。
——網友KACAY
麥凱恩是火,歐巴馬是水!水能滅火,事實驗證了真理!
——網友守護星
迄今為止關於歐巴馬最全面,最深刻,最獨具特色的書。收藏了!
——網友MR.喧
如果你想像歐巴馬一樣博學,如果你想像歐巴馬一樣幽默,如果你想像歐巴馬一樣成功!還等什麼,馬上翻開這本書吧!
——網友蘿蔔糕
原汁原味的經典英文大餐,不是寫好的演講詞,而是“最歐巴馬的”即興演講。
——網友柚子糖
目錄
前言第一章 讓聽眾熱血沸騰——煽動家歐巴馬
演講
萬眾一心(每周演講1)
偉大的特權(施政方針演講1)
就在今天(總統就職演講1)
Yes,wecan(勝利亘言1)
必達目標(勝利宣言2)
歐巴馬的書架
改變(Change)從這裡開始——《甘地自傳》
馬爾科姆和歐巴馬的煩惱——《馬爾科姆×自傳》
在勝利演講中被引用的自我激勵之書——《自立》
英語達人的點評
高唱福音的歐巴馬
第二章 現在的美國必須回歸原點——建國者的原點
演講
患難與共(歐巴馬的每周演講2)
再建與重生(施政方針演講2)
未來的希望(總統就職演講2)
回歸真理(總統就職演講3)
我們的旅途(總統就職演講4)
歐巴馬的書架
回到該回的地方——《野獸家園》
隱藏在背後的小丑——《李爾王》
總統的懂憬——《馬丁·路德·金時代的美國》
英語達人的點評
打不過,就合作
第三章 讓激情燃燒起來吧——歐巴馬的熱情
演講
美國的矜持(桓政方針演講3)
火災現場的愚勇(總統就職演講5)
通往伊斯蘭之路(總統就職演講6)
打敗你們(總統就職演講7)
不放棄使用武力(第二次電視討論會)
歐巴馬的書架
總統捕獲的白鯨究竟是什麼?——《白鯨》
痛感女性的自由——《金色筆記》
布穀鳥的窩=現實的美國——《飛越瘋人院》
英語達人的點評
注意周圍嫉妒的目光
第四章 使萬眾一條心——歐巴馬的融合術
演講
向著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每周演講3)
不要遺棄祖國(施政方針演講4)
三大重要領域(施政方針演講5)
深陷危機(總統就職演講8)
團結一致的國家(勝利宣言3)
歐巴馬的書架
政治理念和技巧的“聖經”——《林肯演說集》
懷柔政策由此而來!甲——《競爭團隊》
當“美帝國”不復存在——《百美國世界》
英語達人的點評
巧用疊句的歐巴馬
演講
屬於你們的勝利(勝利宣言4)
我並不完美(競選宣傳片1)
你們才是主角(接受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演講1)
煽動家歐巴馬(接受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演講2)
因為你們而改變(超級星期二)
歐巴馬的書架
令人懂憬的品格——《喪鐘為誰而鳴》
永恆輪迴的感動淚水——《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歌唱女性隱忍的愛——愛雖愚蠢(CD)
英語達人的點評
歐巴馬的共感戰略
第五章 分析形勢,掌握情勢——歐巴馬臨機應變的演講
演講
常識開始轉變(每周演講4)
歐巴馬的失言(今晚的秀)
從家庭開始(關於施政方針的演講6)
變化著的世界(總統就任演講9)
我的伊斯蘭信仰(ABC在這一周)
歐巴馬的書架
美國少年審判的現狀——AKindandJustParent
心靈的脆弱招致的悲劇——《奧賽羅》
歐巴馬的麥克白夫人是?——《麥克白》
英語達人的點評
用if考慮事情的歐巴馬——文章的魘術師
演講
像我這樣的雜種(當選後的記者招待會1)
歐巴馬風格的諷刺式講話(當選後的記者招待會2)
歷史的關鍵時刻(第一回電視討論會)
應推翻的牆壘(柏林演講)
所有問題(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基調演講)
歐巴馬的書架
潛伏在內心深處的罪惡感——Gilead
冷靜地分析新總統——《經濟學家》
歐巴馬講述歐巴馬——《新聞周刊》
英語達人的點評
以幽默為武器的歐巴馬
第六章 穩練的歐巴馬背後——原則原理
演講
穩練的歐巴馬背後——原則原理
我是基督教徒(開羅演講1)
勞者有所得(每周演講5)
建國以來的旅程(每周演講6)
讓我們奮發圖強(總統就職演講10)
奉獻精神(總統就職演講11)
歐巴馬的書架
政治家語言的武器倉庫——《舊約聖經》
從古今中外之名著看哲學思想——Philosophy&Literature
引起實利主義者共鳴的書——《有道德的人類和無道德的社會》
英語達人的點評
1776年,歐巴馬理念的原點
演講
答案就在今夜!(勝利宣言5)
6天改變一切(電視廣告2)
尊嚴與驕傲(電視廣告)
“支付現金”原則(第三場電視辯論)
45年前的今天(總統候選提名演講3)
歐巴馬的書架
歐巴馬喜歡悲劇——《哈姆雷特》
為自己的根自豪——《透明人》
歸根心愿——《所羅門之歌》
英語達人的點評
撲滅麥凱恩之火的水
第七章 將歐巴馬推向總統之位——卓越的平衡感
演講
與伊斯蘭國家的和解(開羅演講2)
洞察天災的能力(每周演講7)
平凡中見希望(政政方針演講7)
自由與信念(總統就職演講12)
美國的多樣性(總統就職演講13)
歐巴馬的書架
飛離白宮——Netherland
歐巴馬偏好陰鬱的表達?——CollectedPoems
如果歐巴馬是“唐”——《教父》,204
英語達人的點評
美國正處於羅馬帝國的末期?
後記
前言
不知什麼原因,《歐巴馬的書架》的寫作計畫突然跳入我的腦海里。書店裡陳列著很多關於歐巴馬演講的書,幾乎都是解讀英語的。只要是有關歐巴馬的書就好賣。對於這樣的跟風需要冷靜地看待,究竟要不要寫,我猶豫了。原因有三個:
1.總統演講通常和日本首相的演講一樣,都是用來做表面文章的,演講中的語言和內容未必都是演講者本人選擇的。
2.大部分演講稿都由專人來寫,缺乏原創性。專業人士寫出的講演稿一定是十分精練的美文,的確適合演講,但演講者必須要有提詞機才能完成,這樣就會缺乏即興性和感情。
3.因此,即使從實用角度來說,我也不會向日本的讀者推薦。
但是這本書卻不同,主題是“書架”,能夠讓讀者感覺到歐巴馬的心跳。
下面我要講一下我個人的看法。片面的信息是無法信任的,必須觀察事物的正反面。當我只有20多歲的時候,曾對比過尼克森總統的演講和他被人偷錄下來的對話,驚訝地發現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偷錄下來的對話中不管內容是否有問題,但整體上是真實而充滿感性和個人感情的。較多地使用了“give”和“get”等詞,表達比較零散,但卻非常實用。這也讓我開始關注“give”和“get”的使用方法。
歐巴馬的英語越零散就越能表達他個人的感受,“give”和“get”也就用得越多。
這本書的主題我非常喜歡,因為其中介紹的書籍對於有書蟲之稱的歐巴馬的影響很大。他的性格、思考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歐巴馬式英語,都源於這些書籍。他所使用的英語只提供了表面的信息(information),而他從書籍中汲取的知識更使我嚮往。
表面信息只是冰山一角。
用物理學知識來解釋的話,表面的浮冰只占總冰量的9%(information),而下面的冰量卻足足有91%(intelligence)。據我所知,歷史上的名人沒有哪位是不愛讀書的。
不管是本書中引用的人物,還是歐巴馬尊敬的歷史人物,他們都飽覽群書。
書籍可以打磨人性。用英語表達,就是“Booksmakeyou.”或“Booksdefineyou.”。我們可以用書籍來定義自己,因此每一次讀書體驗都是至關重要的。不好的書甚至會有損我們的人格(Badbooksbreakyou.),而好書卻可以像鏡子一樣讓我們自我反省。通過歐巴馬的書架,我們能夠看到一個真實的歐巴馬。這讓我興奮、激動而又感到不安。因此,也許還會知道一些不該知道的事情。
在提筆之前,我給自己設定了三大戰術:
1.從歐巴馬喜歡讀的書籍中挑選30本,迅速讀完英文原作。如果這樣的話,大概需要數月的時間,而寫作的時間至少2個月。通常情況下,這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我制定了“住酒店吃罐頭”的基本戰略。
2.以世界文化社和風工房為中心組建特別編輯團隊,請他們輔助我寫解說部分。基本上由我一個人來寫,但需要融合團隊的力量。我會對所有內容負全責,如果有與事實不相符的地方,會在加印時修改。
3.我不僅要預測歐巴馬的未來,同時也要關注他的過去和現在。所以我要選擇可以上網的酒店,把歐巴馬的英語訪談(主要是福克斯、CNN、U-tube、谷歌上的英語節目)當做寫作時的背景音樂來聽。我還要關注歐巴馬的讀書體驗對於電視和網路上的歐巴馬式英語會有何影響,並追究其因果關係。
真沒想到,為了寫這本書,我會有如此的熱情。把自己變成是歐巴馬,這真是個強悍的寫作戰略。如果是歐巴馬,會用這樣的英語來表達嗎?
“MayIpersonalizeit?”
如果將書名改成《我的歐巴馬》會怎樣呢?和歐巴馬一樣,我也是一個喜歡自我陶醉的人。我無法像新聞工作者一樣冷靜地描寫人物。歐巴馬是個美文家,他喜歡在自己的文字中陶醉。雖然他的文字沒有三島由紀夫寫得那么華麗,但他們都是自我陶醉型的作家。為了寫好這本書,看來我有必要“getbehindhisskin”(深入其膚),甚至把自己偽裝(camouflage)成歐巴馬。MayIpersonalizeit?用歐巴馬喜歡的語氣去寫作。
說了那么多,我還是趕緊動筆吧。先從潛入歐巴馬體內開始。
平成21年3月16日
於淺草豪景酒店開始執筆(今天是個吉日喔)
松本道弘
精彩書摘
改變從這裡開始甘地在本書的前言部分這樣說道:“在這裡,我只想對自己經歷過的事情談一些體驗。我的人生就是由這些體驗構成的,因為是談自己的感受,所以就採用了自傳的形式”。在甘地著手撰寫自傳時,朋友曾提出這樣的忠告:自傳是西方文化特有的形式,請一定要謹慎行事。於是,甘地接受這個忠告,在撰寫自傳時並沒有採取自傳慣用的體裁。因此,在這部自傳中,我們看不到對於甘地反英獨立運動的絲毫描述,甚至是1930年3月發動的那場最知名的“食鹽進軍”運動(抗議英國殖民政府食鹽公賣的運動)。甘地在自傳中講述了自己為了追求真理而進行的自我控制和精神歷練,就像是講述平常往事一樣。甘地用自己的意志力堅持奉行嚴於律己的生活制度,這就是他“對於真理的體驗”。在書中他說道:“在過去的30年裡,我一直為此而努力,渴望早日修成正果。”所謂的修成正果就是指“實現真我,從人類的禁錮中解脫,去侍奉神明”。雖然後人給了甘地“聖雄(偉大的靈魂)”這樣一個神化的聖人稱號,但甘地決不是什麼神,他是和我們一樣有著七情六慾的人。這些都可以從這部作品中深切的感受到。
在非美國人中,聖雄甘地無疑是對歐巴馬影響最大的人物。
首先,歐巴馬的代名詞“change”就是從甘地的這句名言中獲得的啟發:“你必須實現自己想在世上所見到的變化”。2008年10月2日,就在甘地誕辰日這天,歐巴馬向甘地財團傳達了自己對甘地的敬意。歐巴馬希望改變後的世界,是一個超越了人種、性別和社會地位的和諧社會。而甘地主張的“非暴力不抵抗”,祈願的是印度的獨立與和平。因此,歐巴馬的想法剛好與甘地的理念不謀而和。
甘地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甘地認為:真理就是神明,這是全人類共通的,不論人種和宗教的差異。不管是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是印度教,只要遵從了這一點就是正確的。神明只有一位,但抵達神明的道路卻有很多條。
甘地身為印度教徒,卻精通其他所有宗教,他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視點來審視自己和這個世界。因此,也只有甘地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此外,甘地還說過:能否到達真理,最重要的是不要偽裝自我,而要去克服自己內心的懦弱和不安。在本書中,甘地以“我對真理的體驗”為題,將自己的經歷毫無保留地袒露給讀者,沒有偽裝,也沒有慚愧。這就是甘地。
在總統選舉中,美國人民選擇了歐巴馬,因為在他們看來歐巴馬最適合高喊“change”。接下來,就看歐巴馬能否像甘地一樣,忠實於自己心中的理想,毫無偽裝地堅持“change”。而我則會一直關注事情的進展。
語達人點評1】
撲滅麥凱恩之火的水
現在重讀《時代周刊》(2008年10月27日版)在總統大選之前刊載的封面人物文章,仍會感到意猶未盡。報導稱是否擁有總統應具備的“器量”——亦可稱之為氣質(temperament),決定最終的勝敗。
“性格”一詞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一眼望穿的“personality”;另一層是隱藏著的“character”。前者又叫面具(persona),它同帽子(hat=和personality一樣能被看到)一樣能被輕易識別,因此是風性的(容易改變)。而後者是指氣質,它接近於脊椎、骨氣等看不到的人的本質與器量。人的骨頭鈣含量高,所以是石性的。政治家本來應該是石性的,應該堅持自己的信念(石),而不能像演員和記者那樣,變色龍般地根據角色需要不斷改變氣質,立場——但是,很遺憾的是像這樣牆頭草似的政治家卻在逐漸增加。
政治家(statesman)是石性的,而政客(politician)是風性的,這一點必須加以區分。
前言就到此為止,接下來我們來分析歐巴馬的人格。歐巴馬是從他周身的事著手進行分析。撰寫這篇封面人物文章的名記者南希(我比較欣賞她)說,熱情的麥克恩是一把火,而冷靜的歐巴馬是一潭水。
她這么描述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跟水的特性相關。
歐巴馬六歲的時候居住在雅加達。在那個時候他的身高就比常人高出一截,而且與周圍的人語言又不通。因此,一群個子矮的孩子決定給他這個外人一點教訓。他們躲在暗處偷襲他,將他逼入附近一個類似於池塘的水槽中。他們原本只想搞點惡作劇,卻沒想到歐巴馬不會游泳。正當他們擔心的時候,歐巴馬從水中露出臉來,朝他們一笑。以歐巴馬當時的身高,他完全可以逃走,甚至還能予以反擊。但他卻沒有選擇反抗,而是表現得很冷靜,最後他不僅化解了這場危機,還和那群孩子成了好朋友。
而對手麥克恩又如何呢?他從兩歲起就異常暴躁。每次發脾氣,父母都對他束手無策,無奈之下只能捂住他的嘴,把他弄暈。後來,醫生告訴他們這種情況用水就可以解決。自那之後,每當麥克恩發脾氣,他母親就放滿一浴缸冷水,怒吼一聲“你!呆水裡去!”(Getthewater),然後連人帶衣將他扔進浴缸。麥克恩在回憶錄中也承認,雖然只有一小段時間,但這種抑制自己脾氣的水療法確實很有效。
至今這兩人的氣質還是呈兩極分化的態勢。歐巴馬如水的冷靜,麥克恩如火的熱情,他們各自憑藉自己的氣質角逐勝負。
用《時代周刊》記者富有文學氣息的話說就是這樣的。
“Obamaiscoolunderfire.McCainishotunderthecollar.”
面對遇火也能沉著應對的歐巴馬,麥克恩則是一把火燒到了領子下,快招架不住了。誰更具有危機管理能力?閱讀過這篇報導的人都明白歐巴馬已占據主導權,而沒閱讀過這篇報導的人,僅憑外表判斷,也會選擇歐巴馬。
品格——是可以看出來的。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品格。在《國家的品格》成為暢銷書後,社會上立即掀起了一股“品格熱”,《男人的品格》、《女人的品格》,《派遣職員的品格》等等。品格一詞正逐漸捨棄其內在的支撐,成了一個意義單一的詞。但是僅靠國家品格,是無法解決例如北韓綁架事件等問題的,還需要強調國家必須要有“氣魄”。這些在《日本的氣魄》一書(日新報導)中均有涉及,並引發了讀者熱議,不過此書銷量並不樂觀。
我認為品格是風性的(多少有點石性),而氣魄是火性的(包括石性的骨氣)——兩者缺一不可。在這兒我重申一下我的觀點:缺少氣魄的品格就如同繡花枕頭。
如上所述,歐巴馬的氣質主要是水性的,但也包含著其它石性,風性,和火性的因素。當然歐巴馬也有缺陷。但是瀕臨絕境的美國也只能在歐巴馬身上賭一把。
·查看全部>>
線上閱讀《歐巴馬的書架》
《歐巴馬的書架》第一部分
如果將書名改成《我的歐巴馬》會怎樣呢?和歐巴馬一樣,我也是一個喜歡自我陶醉的人。我無法像新聞工作者一樣冷靜地描寫人物。歐巴馬是個美文家,他喜歡在自己的文字中陶醉。雖然他的文字沒有三島由紀夫寫得那么華麗,但他們都是自我陶醉型的作家。為了寫好這本書,看來我有必要“getbehindhisskin”(深入其膚),甚至把自己偽裝(camouflage)成歐巴馬。MayIpersonalizeit?用歐巴馬喜歡的語氣去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