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園夢憶》

《槐園夢憶》

《槐園夢憶》收錄了女人、男人、孩子、中年、老年、退休、講價、乞丐吃相、飲酒、吸菸、雅舍、清華八年、憶《新月》、談話的藝術、升官圖、學問與趣味、利用零碎時間、罵人的藝術、“豈有文章驚海內”——答丘彥明女士問、文藝與道德、談禮、時間即生命、槐園夢憶——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等眾多文章。

作者簡介

(圖)《槐園夢憶》梁實秋

梁實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縣,生於北京。學名梁治華,字實秋,一度以秋郎、子佳為筆名。1915年秋考入清華大學。在該校高等科求學期間開始寫作。第一篇翻譯小說《藥商的妻》1920年9月發表於《清華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詩《荷水池畔》發表於1921年5月28日《晨報》第7版。1923年畢業後赴美留學,1926年回國任教於南京東南大學。第二年到上海編輯《時事新報》副刊《青光》,同時與張禹九合編《苦茶》雜誌。不久任暨南大學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義,發表不少詩作。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時受新人文主義者白壁德影響較深。他的代表性論文《現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1926年在《晨報副鐫》發

(圖)《槐園夢憶》《槐園夢憶》

表,認為中國新文學存在浪漫主義混亂傾向,主張在理性指引下從普遍的人性出發進行文學創作。1930年,楊振聲邀請他到青島大學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長。1932年到天津編《益世報》幅刊《文學周刊》。1934年應聘任北京大學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創辦《自由評論》,先後主編過《世界日報》副刊《學文》和《北平晨報》副刊《文藝》。
七七事變,離家獨身到後方。1938年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到重慶編譯館主持翻譯委員會並擔任教科書編輯委員會常委,年底開始編輯《中央日報》副刊《平明》。抗戰勝利後回北平任師大英語系教授。1949年到台灣,任台灣師範學院(後改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後兼系主任,再後又兼文學院長。1961年起專任師大英語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歲以後著力較多的是散文和翻譯。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從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輯。30年代開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持續40載,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譯,計劇本37冊,詩3冊。晚年用7年時間完成百萬言著作《英國文學史》。

寫作背景

梁實秋散文集文人散文與學者散文的特點於一體,旁徵博引,內蘊豐盈,行文崇尚簡潔,重視文調,追求“絢爛之極趨於平淡”的藝術境界及文調雅潔與感情滲入的有機統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態,文筆機智閃爍,諧趣橫生,嚴肅中見幽默,幽默中見文采。晚年懷念故人、思戀故土的散文更寫得深沉濃郁,感人至深。梁實秋71歲的時候,元配之妻程季淑客居美國,一場意外突然奪去了她的生命,悲傷不已的梁實秋,寫下感人的《槐園夢憶》一書。

目錄

女人
男人
孩子
代溝
中年
老年
退休

書房
麻將
臉譜
沉默
講價
乞丐

洗澡

健忘
謙讓

吃相

喝茶
飲酒
吸菸
雅舍
聽戲
放風箏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我在國小
清華八年
“疲馬戀舊秣,羈禽思故棲”
憶《新月》
早起
讀書苦?讀書樂?
談幽默
緊張與松馳
貓話
談話的藝術
說儉
升官圖
學問與趣味
養成好習慣
利用零碎時間
罵人的藝術
“豈有文章驚海內”——答丘彥明女士問
文藝與道德
漫談讀書
談學者
談時間
談禮
談友誼
談考試
時間即生命
關於老舍
散文的朗誦
槐園夢憶——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

評論

江蘇文藝出版社推出一部梁實秋散文集《槐園夢憶》,其以收錄梁實秋晚年14篇散文佚文而引發文壇關注,且這些作品均系首次在內地公布。該書編者張昌華與梁實秋的二女兒梁文薔相熟,他介紹說,這14篇佚文均為梁實秋去世前兩三年所作,散見於美國的華文報紙以及中國台灣的報刊上,身在美國的梁實秋大女兒梁文茜將這些作品蒐集起來,由梁文薔轉交內地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前,內地最全的梁實秋散文的版本是上世紀90年代初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4卷本《梁實秋散文》,此版本也收入了他晚年在中國台灣、在美國時的一些散文,但未包括這14篇佚文。

梁氏晚年所寫的這些散文內容依然非常豐富,有關心民瘼的《民以食為天》,開啟民智的《閒話英語》,養生益年的《早睡早起》、《八十歲與八百歲》,以及由生活瑣事聯想到文學創作的《蘿蔔湯的啟示》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3篇懷人文章。《憶周老師》,是其追懷他國小業師周士先生。梁實秋在文中弘揚周老師愛才更重操行的懿德。《憶李長之》則顯露梁實秋宅心仁厚的襟懷。1933年左右,已負盛名的梁實秋是青島大學教授,剛由清華大學畢業的小青年李長之在報上發表了一篇批評梁實秋的《偏見集》,指責梁實秋“缺乏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作為文學批評的準繩”。而梁實秋則認為“很有見地”,他在文中說:“經他這一指點,我以後思索了好幾十年。雖然我的文學觀至今未變,我卻很感激他的批評。因為有此一段因緣,我以後和他成為很好的朋友。”其姿態應令當今某些當紅作家汗顏。另一篇懷人長文《關於老舍》,洋洋灑灑5000字,追述了抗戰時期他們在重慶的生活往事,以及老舍一生的坎坷遭遇,充滿發自肺腑的懷念與感嘆,同時表達出梁實秋對“口號式”文學政策的反感。

張昌華認為,相比梁實秋散文早年“絢爛之極趨於平淡”的藝術風格,其晚年作品感情表達更為濃烈、炙熱,不再旁徵博引,而是人生感悟自然流露,但其“雅潔”的文調則一如既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