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傳》

《朱元璋傳》

《朱元璋傳》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為吳晗,2008年出版。

作者: 吳晗
《朱元璋傳》《朱元璋傳》

出 版 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1 字數: 260000
印刷時間: 2008/09/01 開本: 16開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61343463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傳記 >> 歷代帝王

編輯推薦

乞丐皇帝——激動人心的人生歷程,吳晗三十年心血結晶,明朝歷史讀物的最佳選擇,帝王傳記的山峰巨製,毛澤東親自過問與提獎,終成不朽名著。
毛澤東寫給吳晗(字辰伯)的信:
辰伯先生:
兩次晤談,甚快。大著閱畢,茲奉還。此書用力甚勤,掘發甚廣,給我啟發不少,深為感謝。有些不成熟的意見,僅供參考,業已面告,此外尚有一點,即在方法問題上,先生似尚未完全接受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觀察歷史的方法論。倘若先生於這方面加力用一番功夫,將來成就不可限量。謹致
革命的敬禮!
毛澤東
十一月二十四日
論難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從流浪到乞討的小人物,到大明開國皇帝的成長史。
統一中國創立明王朝的朱元璋,在位期間實行特務政治,大興文字獄,屠戮功臣、知識分子和百姓,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此書解讀雄猜之主自私的深心,可謂層層剝離,直入堂奧,讀後令人倒吸一口冷氣。中國士大夫偏好帝王之學,希望輔佐明主並有所建樹,其實這是一門如履薄凍的學問,君心依然深不可測。從改寫《朱元璋傳》到發表《海瑞罵皇帝》,作者曾力圖在政治與學術之間熊魚兼得,結果事與願違,對君臣關係的揣摩越深入,後果越致命。
——章立凡

內容簡介

此次重版《朱元璋傳》,系依據1949年的版本。但作者在1965年版的自序中,曾對1949年版本作了三點檢討:一、有超階級思想,對彭瑩玉和尚的評價和史料引用不當;二、當時不懂馬列主義關於國家的學說,以為國家機器只是官僚機構和軍隊;三、以朱元璋影射蔣介石,故對朱有苛評。其實,這三點主要是來自毛澤東的批評。對朱元璋這位專制君主的評價,領袖與學者的視角從來就不在同一地平線上。
《朱元璋傳》初版對傳主有“三個偉大”的評價,即“最偉大的軍事統帥”、“最偉大的政治家”及“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中前兩個還是“最偉大”。但在第二版中突出了朱元璋殘暴嗜殺的性格,加上了“以屠殺著名的軍事統帥”、“最陰險殘酷的政治家”。吳晗在1965年版的自序中,也承認“以朱元璋影射蔣介石”。蔣的形象在抗戰時期是“民族領袖”,戰後竟演變成反民主的獨裁者,作者對朱元璋先褒後貶,折射出知識分子對這位歷史人物的情感變遷。
毛澤東對吳晗曾有“將來成就不可限量”的勖勉,吳晗1950年發表《我克服了“超階級”觀點》一文,也談到偉大領袖的教誨:“特別指出彭和尚這一條,給了我極深刻的階級教育,挖出我思想中的毒瘤,建立了我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他誠懇接受毛澤東的批評,根據新發現的史料修改了對彭和尚的評價,在1954年版本增加了讓步政策論,1965年版本又增加了中小地主階級論,肯定朱元璋功大於過。評價確實是“寫得好點”了,但似乎仍未領悟深意,辜負了領袖的期望。九個月後,作者即因1961年發表的歷史劇《海瑞罷官》,稀里糊塗地成了“文化大革命”祭旗的頭道犧牲。
以往學界對此書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影射史學”上,兼有評及引用史料的粗疏之失。一個學者的政治傾向,影響到他的研究工作乃至對研究對象的歷史評價,使吳晗成了中國歷史學界“影射史學”的代表人物,其中既有其本人的原因,也有傳統政治文化上的原因。身處一個泛政治化的時代,一旦成為這種“代表人物”,他的一切著述都可能被貼上“影射”的標籤,而現實中的千古風流人物,也隨時可能自動前來“對號入座”。
本書是吳晗1948年寫定的版本,當時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潑,語言生動,正當盛年。在他筆下,一個歷經艱辛磨難,乞討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氣度恢宏的統帥;一個勤政愛民、夙興夜寐又猜忌心極重,殺戮成性的矛盾複雜多面的帝王形象活靈活現,本書終成明史及帝王傳記的不朽名著。

作者簡介

吳晗(1909~1969)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明史專家。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義烏人。先後任教於雲南大學西南聯大清華大學,曾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歷史系主任等職務。1949年後,歷任北京市副市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市歷史學會會長等職。1960年寫成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並因此與1969年10月被迫害致死。代表作有《朱元璋傳》,先後寫作四稿,投入了畢生精力,是明史研究的權威經典之作。

目錄

第一章 小流氓
 一 小沙彌
 一 遊方僧
 三 逼上梁山
第二章 紅軍大帥
 一 小親兵
 一 小軍官
 三 大元帥、大丞相
第三章 從吳國公到吳王
 一 鄱陽湖決戰
 二 取東吳
 三 南征北伐
第四章 大皇帝的統治術
 一 大明帝國和明教
 二 農民被出賣了
 三 新官僚養成所
 四 皇權的輪子—軍隊 
 五 皇權的輪子—新官僚機構
 六 建都和國防
 七 大一統和分化政策
第五章 恐怖政治
 一 大屠殺
 二 文字獄
 三 特務網
 四 皇權的極峰
第六章 家庭生活
 一 馬皇后
 二 皇子皇孫
 三 教養和性格
 四 晚年的悲哀
附錄 朱元璋年表
編輯本段序言

書摘插圖

第一章 小流氓
 一 小沙彌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元順帝妥懂帖睦爾在位的第十二年),淮河流域的人民遭受了苦難,旱災,蝗災,加上瘟疫。
好幾個月沒有見過雨了,栽下的苗曬得乾癟枯黃,大地裂開了一條條的裂縫。到處在求雨祈神,老年人恭恭敬敬向龍王爺磕頭,孩子們戴著柳枝圈圈躥出躥進。正在焦急沒收成時,又來了彌天漫地的蝗蟲,把穗上稀稀的幾顆粟粒吃得一乾二淨。地方上有年紀的人都在唉聲嘆氣,哭喪著臉,說幾十年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年成,這日子著實過不得了。
不料禍不單行,瘟疫大起,鍾離太平鄉的人,接二連三地病倒。人們已經吃了多少時候的草根樹皮了,病一起就挺不住,開頭只覺得渾身無力氣,接著是上吐下瀉,不到一晝夜便斷了氣。起初大家還不理會,到了一個村子裡一天死去了幾十個人,家家死人,天天死人的時候,明白這是上天在降罰,散布瘟疫來收人,才著了慌。不管“在數的難逃”的老話,還是逃命要緊,各村莊的人攜兒帶女,只要有親戚朋友家可投奔的,連家裡的病人都顧不得了。不過幾天工夫,太平鄉數得出的十幾個村子,便鬧得人煙寥落,雞犬聲稀,顯出一片淒涼黯淡的景象。
孤莊村朱家,朱五四官名叫世珍的,一大家人,不過半個月,死了三口。五四六十四歲了,四月初故去,三天后,大兒子重四學名叫興隆的也死了,到二十二那一天五四的老伴陳二娘又死了。五四的二兒子重六(興盛)和小兒子元璋(原名興宗,小名重八),眼看著大人一個個倒下,請不得郎中,抓不得藥,只急得相對痛哭。尤其為難的是:家裡沒有一貫鈔、一錢銀子,買不了棺木,更談不上墳地。田主呢?幾年的主客,想來總該施捨佃戶一塊埋骨之地,誰知不但不理會,反而“呼叱昂昂”,鄰舍們都覺得難受,傷心。正沒計較處,同村人劉繼祖不忍心,慨然舍了一塊地,兩兄弟磕頭謝了,真是一頭有了著落。但是,衣裳呢?棺槨呢?還是沒辦法。只好將就把幾件破衣裳包裹了,抬到墳地草葬。兩兄弟一面抬,一面哭,好容易抬到了,還未動手挖坑,突然間風雨交加,雷轟電閃,整個天像塌下來似的。兩兄弟躲在樹下發抖,約夠一頓飯時,天霽雨晴,到墳地一看,大吃一驚,屍首不見了,原來山腳下土松,一陣大水把坡上的土沖塌了,恰好埋了屍首,薄薄的一個土饅頭,俗話叫做“天葬”。三十五年後,朱元璋寫《皇陵碑》時,還覺得傷心:“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
父母的大事雖了,過日子呢?沒留下一寸土、一顆米,元璋餓了些日子,到處找零活做。誰知大戶人家都已逃荒逃瘟去了,貧民小戶自己都在挨餓,怎么雇得起人?到處碰壁,懶洋洋地不願回家,一逕到村外給他父母上墳,蹲在新長著青草的墳邊,沉思如何來打發日子,對付肚子。
他長得軀幹魁偉,黑黑的臉,下巴比上齶長出一寸多,高高的顴骨,卻又大鼻子,大耳朵,就整個臉盤看,恰像一個橫擺著的立體形的山字,腦蓋上一塊奇骨隆起,像一個小山丘。粗眉毛,大眼睛,樣子雖看著叫人不喜歡,卻怪勻稱,怪威嚴而沉著。
小時候替人看牛放羊,最會出主意鬧著玩,別的同年紀的甚至大幾歲的孩子都習慣地聽指揮。最常玩的一個遊戲是做皇帝,你看,雖然光著腳,一身藍布短衣褲全是窟窿補丁,他卻會把棕樹葉子撕成絲絲,扎在嘴上做鬍鬚,找一塊車輻板頂在頭上當平天冠,弄一條黃布包袱披在身上,土堆上一坐,自己做起皇帝來了。揀一些破木板,讓孩子們必恭必敬地雙手拿著,當做朝笏,一行行,一排排,整整齊齊地三跪九叩頭,同聲喊“萬歲”。
又最會做壞事。有一天,忽然餓了,時候早又不敢回家,怕田主罵。同看牛的周德興、湯和、徐達許多孩子也都嘴饞起來了。大家越說餓,真的肚子咕嚕得越凶。這個說有一碗白米飯吃才好呢,那個又提真想吃一頓肉,一個又說肉是財主們吃的,不知道是什麼味道。個個的嘴都被說得流涎了。猛然間元璋一喊“有了”,大家齊聲說:什麼?元璋笑著說:現放著肉不吃,真是呆鳥!大家還不明白。元璋也不再說話,牽過一條花白小牛娃,放牛繩捆住前後腿。周德興看了,趕緊抄著砍柴斧子,當頭就是一斧。湯和、徐達也來幫忙剝皮割肉。別的孩子們揀爛柴樹葉子,就地生起火來。一面烤,一面吃,個個眉飛色舞,興高采烈,不一會兒,一條小牛娃只剩一張皮、一堆骨頭和一根尾巴了。這時太陽已經落山,山腳下村子裡,炊煙裊裊在半天空,是該回家的時候了。驀地一個孩子省悟了,小牛吃了如何回主人的話?大家都面面相覷,想不出主意,擔不起罪過。正在著急,互相埋怨,亂成一團的時候,小一點的孩子竟哇地哭了出來。元璋一想,主意是自己出的,責任也該擔起來,一拍胸脯說:算我的事。也真虧他想,把皮骨都埋了,把小牛尾巴插在山上石頭空縫裡,說是小牛鑽進山洞裡去了,只留下尾巴,拉了半天不出來。孩子們齊聲說好。當天晚上,元璋挨了一頓毒打,被趕回家。雖然吃了苦,丟了飯碗,但深深得到孩子們的信任,大家都甘心當他作頭腦。
這一年他算是十七歲,是元天曆元年(公元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時生的,屬龍,扣準了還不滿十六足歲。父親是老實本分人,辛苦了一輩子,頭髮鬍子全白了,搬了一輩子家,從泗州盱眙縣遷到靈璧縣,又遷到虹縣,到五十歲時又遷到鍾離東鄉,住了十年,活不下去,再遷到西鄉,四年前才搬到這孤莊村來。十個田主大戶竟有十個是黑心的,說盡好話算是佃了幾畝地,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還在地里做活,出氣力、流汗水,忙碌一年到頭,算算收成,十成里競有六成孝順了田主。左施肥、右戽水,把田地服侍得肥了些,正好多收一點時,田主立刻就加租,划算一下,還是佃戶吃虧。划不來,只好搬家另覓大戶;忍下去吧,三兩年後還是得被攆走。因之,雖然拖兒帶女,在一個地方竟住不滿十年,而且,老是替新大戶開荒地,服侍熟了,就得走路。賣力氣,受欺侮了一生,到死後,連葬處都沒有,要不,怎么會求劉繼祖舍地?
兒女都大了。大哥二哥算是娶了媳婦,說也笑話,連花轎也用不起,喜酒也沒有一盅,還不一樣是佃客人家的女兒。三哥重七(興祖)給人家招了上門女婿,白得一房家小,可是得給人家挖一輩子地,——也好,家裡省一張嘴。大哥有兩個小的,二哥也養了一個男孩,算是一家老小三代。大姊嫁給王七一,二姊遠了,還是在盱眙時候訂的,男人叫李貞。只有自己沒成家,要是時和世泰、雨順風調的太平年頭,一家子勤勤懇懇,佃上幾十畝田地,男耕女織,餵雞養豬,上山砍柴,沿路撿糞,靠著有的是人力,縮衣節食,苦雖苦,像牛馬樣總活得下去。偏又時運不濟,二嫂三嫂先後病死,大侄兒和二房的孩子都夭折了,王家滿門死絕,嫁給李家的二姊也死了,姊夫帶著外甥保兒逃荒,不知去向。偏偏今年又鬧瘟,一家三口都被瘟神帶走了,偌大一個人家,只剩大嫂王大娘和二侄文正,二哥重六和元璋自己了。
剩下四口人,糧食一顆也沒有,地里的呢?一旱一蝗,收到的不夠交租,哪來吃的!平時一家子都靠力氣血汗換飯吃,如今只好吃草根樹皮,何況也不容易找。估計大嫂還有娘家,總可以央告到一升兩升;二哥呢?這些天臉色也老是不對勁。自己食量又大,粗重活計雖幹得,卻苦於這荒年,空有氣力沒處賣。小時候雖跟蒙館老師上過幾月學,一來貪玩,二來農忙得下田,哪曾好好念過一天書。雖然靠著有點記性,認得幾百個字,又苦不甚通解,故做不得文墨勾當,當不得衙門裡的書手,也寫不得書信文契。父親搬到本村來,本是貪圖這一鄉荒地多、人力少,只要死命使氣力,三個壯丁加上女眷,孩子們替人放牛趕羊,也不會吃閒飯,天可憐見有兩三年好莊稼,對付著混過日子。沒想到天下烏鴉一般黑,刻薄狠心像是田主應有的德性,三節送禮,按時交租,賠著笑臉,還是掂斤播兩,嫌麥子太潮,嫌稱不夠,恨不得用兩個秤砣,扳住秤尾起不來。那一些管事的更是刁難百般,饒是肥雞大肉,大碗酒,還拍桌捶凳,臉上像繃過似的,剝不出一絲笑容。這年頭能少交一點租就是天大的人情了,還敢開口向他們藉口糧?官家的賑濟呢?不敢指望。即使皇恩浩蕩,居然會有一點,還不是落在縣官的荷包里、大戶的倉庫里去,哪兒會有窮人的份。而且,即使漏出一星星、幾顆顆,要鋪保啦,到保甲長家裡去摁手印啦,又是調查啦,登記啦,還有什麼什麼的,發下來不夠吃一頓,腿跑斷了,頭磕破了,氣受夠了,也許還挨不著,輪不到。索性斷了這個夢,倒少些麻煩。再說本家呢?伯父這一房還在泗州盱眙縣,是祖父手上打的根基,伯父名下有四房,聽說近年已衰落得不像樣,幾個哥哥侄兒先後去世,只剩一個四嫂在守寡,看光景也投奔不得。
再往上,祖籍是句容,朱家巷還有許多族人。祖父在元朝初年是淘金戶,本地不出金子,官府不由分說按年照額定的數目要,只好拿穀子換錢鈔,到遠處買金子繳納。後來實在賠納不起,沒奈何,丟了房屋田地,逃到泗州盱眙縣墾荒。那邊幾代沒來往,情況不明,再老的祖籍是沛縣,如今已經隔了幾百年,越發不用說了。
舅家呢?外祖父陳公那一嘴大白鬍子,慣常戴上細竹絲箬帽,仰著頭,那扣齒念咒的神氣,還依稀記得。想起來也真怪,只知道叫他外公,連什麼名字也不知道。死的那年已經九十九歲,差一年便算人瑞,可以報官領賞,據說還有花紅表里,縣太爺還要請酒作揖呢。母親曾翻來覆去地說外祖父的故事,這話已有五六十年了!那時外祖父在宋朝大將張世傑部下當親兵,韃子兵進來,宋朝的地方全被占了,連文丞相都打了敗仗,被俘虜過去。張世傑忠心耿耿,和陸丞相保著小皇帝逃到崖山,那年是己卯年(公元1279年)。二月間,張世傑集合了一千多條大船,和韃子兵決戰,不料崖山海口失守,斫柴取水的後路給切斷了,大家只好吃乾糧,幹得忍不住,連海水也顧不得,大口大口灌下,弄得全軍都嘔吐病困。……

插圖


《朱元璋傳》插圖

相關詞條

書籍 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