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0年,中國改革大勢》

《未來30年,中國改革大勢》

一本著名作者們的時政文集,他們或是中國改革決策的親歷者,或是中國改革實踐的參與者,或是中國改革理論界的領軍人;既有黨政高級幹部,又有社會知名學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未來30年,中國改革大勢未來30年,中國改革大勢
2010年是中國改革重要的歷史節點。中國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要從經濟領域逐漸轉向更廣闊的社會領域,前景令人期待,挑戰也許更大。
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民在走向富裕的過程中,對自己權利的認識和要求必將更清晰。前30年改革帶給人們經濟上的富裕,未來人們更多追求精神上的健康與充實。這將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改革,關注未來,本書可以滿足讀者的這些需求。
本書作者是改革領域資深的思想者、決策參與者、實踐者和研究者,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系統地總結過去改革經驗,對未來方向做出了深刻透徹的判斷,這對下一步改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作者介紹

吳敬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張維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秦曉(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招商銀行董事長)

袁緒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總編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秘書長)

周瑞金(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

編輯推薦

當今中國學界、政壇的領軍核心人物、意見領袖論道民生,為兩會建言獻策
打開時代進步密碼、尋找安身立命之道
中國未來走向、教育出路、醫療服務、改革得失等事關人人切身利益的重大話題。

名家推薦

如果我們把中國改革以60年的跨度來看,過去30年,改革重點是經濟體制改革;未來30年,改革重點是政治體制改革。經濟改革,在經濟範圍能解決的問題,基本上差不多,剩下的只是技術性的問題。
——張維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今後的改革必須適應社會的轉型進行相應的轉型,從鼓勵利益追求轉向注重權利保障,在保障權利的前提下重新激發改革動力。
——辛鳴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國企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國家資本的社會化,即通過劃撥社保、資本市場上股份減持、轉讓等多種形式把政府持有的財富轉移到廣大民眾手中。
——秦曉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未來基本的醫療一定是老百姓的福利,也就是政府的責任。不能把醫療變成一個普通的牟利商品,醫療必須是公共產品,它應該按需分配。

——李玲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寫作背景

過去30年,經濟、社會轉型的陣痛,改變了許多人守的理想,也令他們拋棄了自己的理想。而另一些人則堅持了下來,他們思考改革,實踐改革,身體力行地參與改革事業,不是為了沽名釣譽,更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時刻關注國家未來、社會進步、百姓福祉。他們經受種種誘惑,穿過重重迷霧,直指改革核心,探索和尋找未來之路。他們將改革事業看作人生的使命,改革不僅是他們現實生活的支點,更是他們孜孜以求的夢想。

《中國改革2010》的作者正是這樣一群人,多年來,他們一直活躍在改革事業的各個領域,無論是作為決策參與者、改革實踐者,還是改革觀察者和理論家,他們都是發自內心、毫無功利地奉獻自己的智慧和才幹,致力提高人們對改革的認識,促進改革事業發展。他們的實踐和思考,可以讓更多的人明確改革的意義、方向、目標和路徑,可以讓更多的人理解改革與每一個人的命運是那么密切相關。所以,這樣的文章也就更具有了現實的閱讀價值。

2003年以後,中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改革的成績更為突出,而改革的步伐也平穩前行,形成了漸進式改革的特點。從國企改革、改制,到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以及扶持非公有制經濟,從城市化到解決三農問題,從粗放型經濟到更加注重產業轉型和升級的低碳經濟以及GDP增長的質量,改革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固有規律在一步步漸進地深化,而和諧社會目標的確立,則吹響了從經濟轉型到社會轉型的號角。

漸進式改革的正確認識,要求把改革看作一項事業,而且是長期的事業。不能把改革等同於古代的變法,靠一兩個精英的一招兩式取得一些暫時的、眼前的成效。推動中國這輛大車前進,不惟是啟動它的發動機的問題,整個的零件、車廂、車輪都要創新,要有系統性思維。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會使它步入歧途;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決不能倒退回去。

這一階段的經濟高速增長不同程度地遮掩了改革存在的問題,使有些人以為經濟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種片面的經濟發展論阻礙著對改革全面性長期性的認識,也導致了發展困難的堆積,改革的攻堅難度也將隨之加大。

中國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要從經濟領域逐漸轉向更廣闊的社會領域,前景令人期待,挑戰也許更大。但無論難度有多大,人心齊則泰山移。《中國改革2010》的出版,將從一些層面上解開改革事業的面紗,讓更多讀者能夠明白中國改革與你我前途休戚相關,看清方向,往前走得更加從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