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幕府》

《曾國藩幕府》

本書敘述了曾國藩幕府的基本情況、產生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及時代特徵;辦事機構、主要職能和辦事人員;主要特點,其幕主和幕僚間關係等。

基本信息

看點

曾國藩幕府之盛自古罕見,近世無匹。

近20年間,他為了辦理軍政、糧餉及軍工科技諸務,所設機構不下數十,招聘幕僚近於400,一則治事,一則育人,從中產生出一大批各類人才,其中不少人屬於曾國藩集團的骨幹成員,對該集團的發展壯大起了很大作用。他們不僅助成曾國藩一時之功,且於其死後將他的思想政治路線傳遞下去,使之影響沛然,長期延續。

研究曾國藩幕府和幕僚一題,對於進一步了解曾國藩集團乃至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皆有助益。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曾國藩幕府盛況,當時人們讚頌不已。薛福成在《庸庵筆記》中說,曾氏幕府,集天下俊彥之士達83人,薛氏本人尚未列入,後世學者有的統計則超過薛氏的統計數字。

曾國藩幕府80餘人中,後來官至總督、巡撫、尚書、侍郎者有李鴻章、李翰章、郭嵩燾、左宗棠、劉蓉、唐訓方、彭玉麟、錢應溥、黎庶昌、何璟、倪文蔚、李宗羲等10餘人,還有科學技術專家如徐壽、李善蘭等。擁有這些人才組成的智囊團,參謀其事,曾國藩的成功是不難理解的。

幕僚與幕主關係比較自由,他們不是隸屬關係,幕僚去留自主,幕主採納意見則留,否則就去而他就,曾氏幕僚人物也有這種情況。在祁門大營,當軍事最困難的時候,幕府人數寥寥,曾氏也只得聽之任之。

到清末,曾國藩幕府時傳統幕僚制度已經發生了變化。參加曾國藩幕府的,固然不乏古典色彩,但入幕之賓中,很多是翰林,或者是朝廷正式官員,何璟、孫衣言是翰林院編修,倪文蔚是庶吉士散館分刑部任主事,李瀚章是知縣。

曾國藩以書生將兵,異軍突起,許多秀才、貢生出身人員聞風影從。另一方面,許多人隨幕曾氏多年,隨著軍事勝利,被曾國藩推薦保舉賞以官職,有的成了方面大員,有的仍留在幕中,就不再是傳統的幕主賓僚關係,已有隸屬的色彩了。後來成為封疆大吏的人,多系曾國藩保舉或應朝廷諮詢而由曾氏推薦的。

作者簡介

劉建強,1965年1月生。湖南桃江人,中共黨員。副教授。1986年7月畢業於湘潭大學歷史系中共學史專業,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執事5年。1991年調湖南工程學院,曾任宣傳統戰處副處長、處長,現任湖南工程學院組織部長。在《光明日報》、《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國高教研究》、《思想教育研究》、《求索》等報刊上發表論文30多篇,曾主持或參與多項省、廳級社科規劃課題的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