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經管·正略鈞策:好員工會省錢》

《普華經管·正略鈞策:好員工會省錢》

本書圍繞“節儉”這一主題,全面闡述了節儉對個人和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深刻剖析了“企業的利益就是員工的利益,為企業省錢就是為自己省錢” 這一理念,提高員工“花企業的錢,就像花自己的錢”的意識。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
.
好員工會省錢》適合所有在職人員閱讀,尤其適合企業內部員工培訓和政府機關公職人員培訓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愛在左,管教在右:金韻蓉的親子書》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企業和機關單位長期存在的鋪張浪費現象,給出了切實糾正方法,從觀念上改變人們對節儉的某些錯誤看法,並指導人們如何“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從而全面降低企業的各項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的贏利水平。與同類書相比,本書深厚的人文關懷氣息,讓人感同身受自覺節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提高員工節儉意識的指導手冊。本書適合所有在職人員閱讀,尤其適合企業內部員工培訓和政府機關公職人員培訓

媒體評論

我告訴我的員工,在生產的時候不要浪費一分錢,如果我們浪費了一分錢,就等於我們從顧客的口袋裡多拿出一分錢;如果我們在顧客的口袋裡多拿出一分錢,就意味著我們失去了一部分的市場;而如果我們能把這一分錢節省下來,那么我們的產品就會在市場中多一份競爭力。——山姆·沃爾頓沃爾瑪超市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多爭取一塊錢的生意,也許要受到外界環境的限制,但節約一塊錢,可以靠自己努力;節省一塊錢,就等於淨賺一塊錢。——王永慶台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只有節約,企業才能生存;只有節約,員工才能有所發展。——李嘉誠香港和記黃浦集團總裁一萬元有一萬元的價值,我們要在生活中,儘量運用金錢的價值,以安康、沒有浪費的生活方式,來享受人類尊貴的生活意義。——松下幸之助日本松下電氣創始人、總裁

目錄

第一章節儉是一個人的成功之本成由勤儉敗由奢節儉:石油大王的成功之道惟有節儉,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節儉是一個人的成功之本把節儉變為一種習慣從我做起,把節約當成自己的責任第二章為公司省錢是優秀員工的必備素質懂節約的員工才是好員工花企業的錢,要像花自己的錢節儉辦公,毫釐必爭敬業是最大的節儉老闆都歡迎為企業省錢的人節儉能保障職業之樹常青第三章少花錢多辦事是優秀員工的共同準則節儉應成為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準則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關注細節小事,從點滴處節約第四章微利時代,節儉必行領導幹部必須帶頭節儉微利時代,拼的就是節儉厲行節約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法寶降低成本就是在增加利潤以最低成本獲得最大利潤節約一分錢就等於多掙一分錢降開會成本,開高效會議第五章為企業省錢就是為自己省錢為企業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為企業節約其實就是為自己謀利不要占用企業的一紙一筆不是自己的錢,就永遠不要動貪念第六章提高責任意識,消除一切浪費浪費說到底是責任心的問題做事虎頭蛇尾是最大的浪費信守責任,方能避免重大經濟損失一丁點兒的疏忽,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惡果盡職盡責也是一種節約盡職盡責,消除一切浪費根源第七章把省錢落到實處採購部門員工為企業省錢的具體方法人事部門員工為企業省錢的具體方法生產部門員工為企業省錢的具體方法廣告部門員工為企業省錢的具體方法銷售部門員工為企業省錢的具體方法所有員工都應遵循的為企業省錢的方法附錄降低成本能力自我測試

前言

成由勤儉敗由奢,節儉不僅是一種傳統美德,更是一種成功資本。對員工而言,節儉不僅是生活無憂的保障,更是職業素養的最高體現,能夠有效增強競爭力,幫助一個人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年輕的洛克菲勒初入石油公司工作時,既沒有學歷也沒有技術,因此被分配去檢查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這是整個公司最簡單、最枯燥的工序,人們戲稱連3歲的孩子都能做。每天,洛克菲勒看著焊接劑自動滴下,沿著罐蓋轉一圈,再看著焊接好的罐蓋被傳送帶移走。洛克菲勒也想調換個工種,但主管不同意。既然換不到更好的工作,洛克菲勒只好重新回到焊接機旁,並下決心先把這個不好的工作做好再說。於是,洛克菲勒開始學習與工作相關的知識,認真觀察罐蓋的焊接劑滴量,並仔細研究焊接劑的滴速與滴量。他發現,當時每焊接好一個罐蓋,焊接劑要滴落39滴,而經過周密計算,結果實際只要38滴焊接劑就可以將罐蓋完全焊接好。經過反覆測試、實驗,最後,洛克菲勒終於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這就是說,用這種焊接機,每隻罐蓋比原先節約了一滴焊接劑。可是,就這一滴焊接劑,一年下來卻為公司節約出5億美元的開支。年輕的洛克菲勒自此受到老闆的賞識,開始步步高升,為日後走向成功邁出了最為堅實的一步,直到成為世界聞名的石油大王。對企業來說,節儉是生存之本和贏利之源,是決定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是所有偉大企業得以基業長青的秘方。也許你不相信,大名鼎鼎的美國航空公司的執行官羅伯·柯南道爾為了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節省不必要的開支,他竟然開除了一條看門的狗!柯南道爾對此也不否認,在一次訪談中,他是這樣說的:“沒錯,我們在加勒比海邊有一棟貨倉。早先我們雇用了一個人整夜看守,後來決定要省掉這項支出。有人說:‘我們需要一個人來防止盜竊。’我就說:‘把他換成臨時工,隔天守夜一次,也不會有人知道他在不在。’過了一年,我想再減少點成本,便告訴他們:‘何不換成一條狗來看守倉庫呢?’我們就這么做了,而且很有效。又過了一年,我還想把成本再往下降一降,下屬說:‘我們已經降到只用一條狗了。’我就說:‘你們為什麼不把狗叫的聲音錄下來播放呢?’我們果真這樣做了,也行得通,沒人知道那裡是否真的有條狗在看守。” 

精彩書摘

第一章節儉是一個人的成功之本成由勤儉敗由奢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中這樣寫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意思是說,盡看前朝舊事,成功來自勤儉節約,而奢侈浪費最終會導致國破家亡。這句千古名言告訴我們,無論是國家的繁榮、社會的進步,還是企業的發展、個人的幸福,都離不開勤儉節約的精神,告誡人們一定要遠離奢侈。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將勤儉節約作為一種傳統美德,把“成由勤儉敗由奢”當做治家理國和教育人、激勵人的理念。但是,在很多單位和個人身上,鋪張浪費、浮華奢侈的現象卻非常嚴重。一些單位長流水、長明燈現象屢禁不止;一些人把一頓飯吃上幾千上萬元當成“小菜一碟”。不論是單位的鋪張,還是個人的浪費,都是一個共同的社會問題,關鍵是怎樣讓“浪費可恥、節儉光榮”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人們日常工作與生活中自覺遵守的信條。“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在儉與侈的問題上,許多志士仁人都有相似的言論。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子說:“亡。”諸葛亮在《戒子篇》中曾經有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名言。縱觀古今中外,任何民族和國家,無不因節儉而盛,因奢侈而衰。商紂王驕奢淫逸,揮金如土,終致商朝滅亡;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經過十幾年的浴血奮戰,推翻了明王朝,卻因為進北京後沉醉於花天酒地之中,最終走向崩潰……歷史是一面鏡子,奢侈從來就是一股逆流,發展到極致就會導致滅亡。對個人而言,懂得精打細算,厲行節約,貧困就會永遠離你而去。如果你是一個大手大腳的人,那么即便你有萬貫家財,也禁不起折騰,更不要談什麼發展與成功了。大家不妨來看一則故事——有個木匠,手藝很好,做出來的東西,不但精巧,而且耐用,所以生意很好,賺的錢自然不少。可木匠是個大手大腳的人,想吃的食物就買來吃,想穿的衣服就買來穿,想玩的東西就買來玩,因而錢雖然賺得不少,卻沒有什麼盈餘。 木匠有個朋友是個鐵匠,賺的錢並沒有木匠多,卻是個遠近聞名的有錢人。而且,那個鐵匠原本很窮,家道並沒有木匠殷實,但現在卻過得很好,這讓木匠很困惑。一天晚飯後,木匠帶上老婆去向鐵匠請教致富之道。到了鐵匠家,木匠開門見山地說明了來意。鐵匠聽了,為難地說:“這個嘛,我也講不清,你且等一等,讓我先把燈熄了,再與你探討這個問題。”說著,就把燈吹滅了。木匠老婆是個聰明人,一看這個情形,馬上便明白了,立刻高高興興地站起來,說:“謝謝你,我已經知道怎樣才能有錢了。”說完就拉著木匠回家了。不久後,木匠也成了有錢人。可見,致富之道,貴在“勤儉”二字,當用則用,當省則省;否則,你縱然有天大的賺錢本領,也不夠自己“造”的。幾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精打細算的,即使是一塊錢,或是一分錢,也不輕易浪費,比如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為了2美元的停車費與停車場的管理員吵得面紅耳赤。大多數富翁都有關於節儉方面的“笑料”,這也是人們常說的“越有錢的人越小氣”,可是我們應該想到,他們如果沒有節儉、吝嗇的精神,也就不可能成為富人了。對企業來說,惟有節儉,企業才能生存。任何一家企業,要想創造出良好的經濟效益,都必須爭取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多的產出,只有堅持節約、降低成本,才能不斷取得競爭的優勢,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在今天這個微利時代,對於是否節儉的問題,企業面臨的只有一種必然的選擇,跨國企業巨頭們用他們的行動證明了節儉是一種永不過時的品質。每個人都必須意識到,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節儉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傳統的美德,更是一種高尚的職業素養,它可以增強個人的職場競爭力,從而成為一種成功的資本。每個人都應該改變思想,意識到節儉不是“老”、“舊”、“土”、“粗”的東西,而是財富和利潤的發動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