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全譯》

《晏子春秋全譯》

《晏子春秋全譯》屬於《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 》,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是一部記敘齊國晏子的思想言行、反映晏子政治主張的古代文學名著。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李萬壽

《晏子春秋全譯(修訂版)》《晏子春秋全譯(修訂版)》

叢書名: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
出版社: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083869
出版時間:2009-03-01
版次:1
頁數:308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編輯推薦

《晏子春秋全譯(修訂版)》是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中的一冊。
《晏子春秋全譯(修訂版)》作為紀實性的文學名著,有血有肉的塑造了不少歷史人物,同時保存了許多有價值的史料,為我們研究春秋時期的歷史尤其是齊國的歷史提供了很多便利。《晏子春秋全譯(修訂版)》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有的注釋採用了前人和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
《晏子春秋全譯(修訂版)》的原文以吳則虞先生的《晏子春秋集釋》(中華書局1982年5月版)作底本,在譯註過程中參考了張純一著的《晏子春秋校注》,同時以駢宇騫先生整理出來的銀雀山漢墓出土《晏子》十六章對校吳本的有關章節,其不同的地方均在注釋中反映出來。
《晏子春秋全譯(修訂版)》的譯文以直譯為主,個別地方採用意譯。有的語句或因脫簡、或因傳抄、翻刻造成錯漏,極為費解,只能根據上下文揣測並按自己的理解譯出來。

作者推薦

《晏子春秋》是一部記敘齊國晏子的思想言行、反映晏子政治主張的古代文學名著。
晏子(?一公元前500年),名嬰,字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自稱“嬰則齊之世民也”,說明他家並非望族,直到其父晏弱(桓子)時,才為齊卿,事靈公。齊靈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晏弱死,晏子繼任為齊卿。兩年後,靈公死,莊公即位,晏子又事莊公,莊公死後又事景公,前後歷事三君五十餘年,其中輔佐景公的時間最長,達四十餘年,所以v晏子春秋)記載的事情主要是發生在景公時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我國古代社會進入了一個大動盪、大變革的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周王朝急劇衰落,諸侯紛爭,各霸一方。晏子之前,曾先後出現過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稱霸,各諸侯之間的兼併戰爭此起彼伏,孔子曾說:“春秋無義戰”,這反映了當時征戰不斷,百姓受苦的社會現實。在那種弱肉強食、大國加兵、小國逃命的情況下,各諸侯國都希望得到能人治國,一為保身,二為圖霸,晏子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歷史時代。
齊國原來是一個大國,齊桓公時,因任用管仲為相,勵精圖治,使齊國很快強大起來,因而成了諸侯的霸主。桓公之後,經歷了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頃公,國力已逐步衰弱,齊靈公之時,已只能自守而已,景公時更是江河日下,危機四伏,晏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任齊國丞相。晏子從當時的歷史背景、齊國國情出發,制定了保國安民的施政方針。他深深懂得民心背向是國家興衰的根本,內外安定才能足兵足食,國力強盛。所以他主張外結諸侯,和睦相處,反對侵伐;對內,則主張輕徭薄賦,節儉、薄葬,省刑愛民,他提倡禮治,反對悖禮的行為,他提倡舉賢授能,反對讒諛之人,他把邪佞小人比為“社鼠猛狗”,斥為治國之患。

精彩書摘

 晏子春秋·卷第
內篇諫上第一
莊公矜勇力不顧行義晏子諫第一
【原文】
莊公奮乎勇力,不顧於行義。勇力之士,無忌於國。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故晏子見公。公日:“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於世者乎?”晏子對日:“嬰聞之,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誅暴不避強謂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禮義也。湯、武用兵而不為逆,並國而不為貪,仁義之理也。誅暴不避強,替罪不避眾,勇力之行也。古之為勇力者,行禮義也。今上無仁義之理,下無替罪誅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於世,則諸侯行之以國危,匹夫行之以家殘。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戲;殷之衰也,有費仲、惡來。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轢天下,威戮無罪。崇尚勇力,不顧義理,是以桀紂以滅,殷夏以衰。今公自奮乎勇力,不顧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於國。身立威強,行本淫暴,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反聖王之德而循滅君之行,用此存者,嬰未聞有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