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趙文
詩詞正文
蜀江洗妍姿,萬里獻君王。
君王不我幸,棄置何怨傷。
君王要寧胡,借問誰能行。
女伴各懼怯,畏此道路長。
慨然欲自往,詎忍別恩光。
倘於國有益,尚勝死空房。
行行涉沙漠,風霜落紅妝。
得為胡閼氏,揣分已過當。
單于感漢恩,邊境得安康。
一朝所天死,掩泣涕沾裳。
胡俗或妻母,何異豺與狼。
仰天自引決,愛此夫婦網。
大忠與大義,二者俱堂堂。
可憐千古無人說,只道琵琶能斷腸。
《昭君詞》是宋代詩人趙文的作品之一。
宋 趙文
蜀江洗妍姿,萬里獻君王。
君王不我幸,棄置何怨傷。
君王要寧胡,借問誰能行。
女伴各懼怯,畏此道路長。
慨然欲自往,詎忍別恩光。
倘於國有益,尚勝死空房。
行行涉沙漠,風霜落紅妝。
得為胡閼氏,揣分已過當。
單于感漢恩,邊境得安康。
一朝所天死,掩泣涕沾裳。
胡俗或妻母,何異豺與狼。
仰天自引決,愛此夫婦網。
大忠與大義,二者俱堂堂。
可憐千古無人說,只道琵琶能斷腸。
昭君詞:選自《白居易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憑:求,煩勞 顏色:面容,容貌
作者 原文 注釋《昭君怨》是了夫於戊戌年三月廿八日夜所作詞。 全詞原文:夜裡挑燈不寐,好夢由人去睡。起把酒杯填,醉能眠。本欲舟從水過,無奈葉隨風落。何苦怨無休?沒來由。
詩詞原文 詩詞解釋 詞牌簡介本詩在描寫上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黃沙”“堆雪”營造氣氛,襯托昭君愁苦的心境;用旁人“掩淚聽”琵琶之悲傷襯托彈琵琶的昭君的悲苦、哀怨。《西京雜記》將罪過...
詩歌鑑賞 人物介紹 昭君出塞的意義昭君墓,又稱“青冢”,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座落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於公元前的西漢時期,夯...
青冢歷史 修繕保護 歷史爭議 交通信息 文獻記載昭君怨,詞牌名。《樂府詩集》載王昭君出塞故事,說此調最早為昭君所創。調見蘇軾的《東坡詞》。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無情》。
昭君出塞陳列室昭君墓位於呼和浩特市南郊9公里處的大黑河沖積平原上,是王昭君出塞死後的葬地。園內兩側有文物陳列室和休息室,後院陳列有清代以來有關昭君墓的碑...
簡介 個人經歷 昭君墓 後世評價 相關信息昭君出塞: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真實故事。王昭君,名嬙(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
時代背景 故事梗概 動機 歷史作用 昭君文化昭君台在昭君故里對面妃台山,相傳是昭君幼年拾柴勞作的地方。入宮前她留戀家鄉,登山回眺,因以“妃台”名山。昭君入宮以後,鄉人“築台而望”,至今猶存台基遺蹟。
簡介 相關介紹簇擁*氏如畫。 身後誰如遺冢。 有芳名。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