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明沈周花鳥冊
![《明沈周花鳥冊》](/img/6/0a8/nBnauM3XycTMwkzN0UDNyUTMyITM4EjM3kDMwADMwAzMxAzL1Q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類別
中國古畫
年代
清代
文物原屬
何澤慧、何澤瑛等捐
文物現狀
蘇州博物館藏
簡介
紙本,設色,縱:30.3厘米,橫:52.4厘米。
![《明沈周花鳥冊》](/img/d/c5e/nBnauM3X1MjN5ITN1UDNyUTMyITM4EjM3kDMwADMwAzMxAzL1Q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沈周(1427-1509年),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世代隱居吳門。其繪畫題材廣泛,山水、人物、花鳥皆能,尤以山水畫的創作最負盛名。他的山水畫在表現形式上呈“細”、“粗”兩種面貌,其主要藝術特色是:筆墨上,既汲取宋院體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下筆剛勁有力,運用比較整飭的山石輪廓線條和斫拂式的短筆皴法,同時又保留元人的含蓄筆致,如較多的中鋒用筆和松秀的乾皴,於凝重中顯渾厚;墨色受吳鎮的影響,酣暢淋漓,又注意濃淡變化,故磅礴而又蒼潤。這種筆墨形式,蒼中帶秀,剛中有柔,既改變了元人的“軟中帶硬”,加強了筆道的“骨梁”作用,又避免了浙派的過分外露而流於一味霸悍。構圖造境方面,無論繁複和簡略,都強調山川恢闊的“勢”,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著意於樸實的“質”,於“拙中寓巧”,有別於浙派的刻意雕琢。故其山水境界,平淡、質樸、宏闊。沈周是公認的“吳派”領袖,山水為其特長,而花鳥畫取法南宋牧溪、元人墨戲及水墨淡彩寫意法,亦別創一格,成就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