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畫論》

《明代畫論》

《明代畫論》是潘運告編著的一部圖書,在2002 年11月1日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湖南美術;第1版(2002年11月1日)
叢書名:中國書畫論叢書
平裝:425頁
開本:0開
ISBN:7535617670
條形碼:9787535617675
商品尺寸:18.5x13x2.1cm
商品重量:340g
ASIN:B0011A0C88

內容簡介

明代畫論,與明代繪畫緊密相連,是明代繪畫創作的理論總結。
明代繪畫,在我國繪畫史上可謂小有波瀾,其中文人畫的成就尤為突出。明代初期宮廷雖設畫院,業績卻遠不及後來由在野文人形成的吳門畫派。明代中期以前由浙派主導畫壇,其代表畫家戴進、吳偉的山水成就卓異,影響頗大;但隨著明代中期以後吳門畫派的興起,其影響也便逐漸式微。吳門畫派以沈、文、唐、仇四家為代表,其山水畫創作各逞風采,卻又共同形成了一種新的文人畫風,開拓了明代繪畫的新境界、新局面。明代人物畫的發展雖然緩慢,但出現了仇英、陳洪綬等傑出畫家。邊文進、林良、呂紀等人的花鳥畫成就也很顯著。特別是陳淳、徐渭獨抒性情、墨氣淋漓的寫意花鳥,尤為引人賞心悅目。

媒體推薦

前言
崇尚文人畫的畫論
潘運告
明代畫論,與明代繪畫緊密相連,是明代繪畫創作的理論總結。
明代繪畫,在我國繪畫史上可謂小有波瀾,其中文人畫的成就尤為突出。明代初期宮廷雖設畫院,業績卻遠不及後來由在野文人形成的吳門畫派。明代中期以前由浙派主導畫壇,其代表畫家戴進、吳偉的山水成就卓異,影響頗大;但隨著明代中期以後吳門畫派的興起,其影響也便逐漸式微。吳門畫派以沈、文、唐、仇四家為代表,其山水畫創作各逞風采,卻又共同形成了一種新的文人畫風,開拓了明代繪畫的新境界、新局面。明代人物畫的發展雖然緩慢,但出現了仇英、陳洪綬等傑出畫家。邊文進、林良、呂紀等人的花鳥畫成就也很顯著。特別是陳淳、徐渭獨抒性情、墨氣淋漓的寫意花鳥,尤為引人賞心悅目。
與明代這種繪畫相聯繫,崇尚文人畫風的畫論也就相繼出現。這就是重視士氣,重視學問,重視創作個性,重視畫家性情的抒發。如文微明重視畫家的氣質、胸次在繪畫中的作用,要求“作家士氣鹹備”;屠隆提出“天趣”即為“士氣”,重視畫家的抒情寄興作用,要求“能以畫寓意”;王穉登強調繪畫要“有畫學,有畫膽”,而且“兼漁古人之精華”,以之創作繪畫的“韻致”;李日華要求“繪事不必求奇,不必循格,要在胸中有吐出”;陳繼儒把“多文”與讀“萬卷書”作為能繪畫與繪畫不俗的條件;唐志契主張情景合一,要“最得山水之真性情”,達到“山情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把山水畫看作“風流瀟灑之事”;莫是龍重傳神,求“味外之味”,要求學習古人,“集其大成”,“一變其法”,“自出機桿”,等等,無不
如此。
文人畫發展到明代後期,出現了以董其昌為傑出代表的華亭畫派。董氏擅山水,師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天機溢發,筆致清秀,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氣韻深厚,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人推明代第一。他同與他同時而較早的莫是龍,相繼總結山水畫史,評述唐五代宋元諸家,提出“南北宗論”,以佛教禪宗喻畫。他們都說:“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畫之有南北宗,亦唐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則以李思訓父子著色山水,流傳兩宋之趙乾、趙伯駒、伯驌,以至馬、夏輩。南宗則王摩詰始用渲淡,一變勾斫之法,其傳為張璪、荊、關、郭忠恕、董、巨及米家父子,以至元四家。亦如六祖之後有馬駒、雲門、臨濟兒孫之盛,而北宗微矣。”佛教禪宗之所以分南北宗,是由於他們修道的方法不同:北宗講“漸修”,重苦練;南宗則講“頓悟”,重靈感。董莫以禪喻畫,畫亦分南北宗,崇南而抑北,意即在推崇文人畫。文人畫重天賦,正是“頓悟”之靈感的體現,是一般人所不能學到的。文人畫重天賦,表現在畫風上就是天趣和自然的風神韻致,這是靠“漸修”式的苦練所無法達到的。董氏及莫是龍這“南北宗論”的提出,在晚明及清代產生很大影響,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及至今天,仍有人予以否定。本文認為:“南北宗論”雖失之偏頗,然意在區分不同畫風,標舉“士氣”,推崇“文人畫”,這是我們應該看到的。
明代中期以後出現的這種重士氣、重學問、重創作個性、重性情抒發的繪畫審美意識,與那一時期出現的帶有早期民主性質的哲學思潮和文藝思潮是完全相一致的。在那一時期出現了陽明心學,它像明亮的彗星穿越中世紀的夜空,照亮了寰宇,培育了王艮、何心隱、李贄等一批可以“赤手縛蒼龍”的向儒家禮教衝決的英勇鬥士,掀起了一股民主思潮。陽明心學的平民意識、主體意識和自然人性的情慾意識,更醞育和激發了熱情奔放的明清浪漫文藝思潮。這一思潮的中心內容,就是追求民主和個性解放。因此,明代中期以後文人畫風的形成和發展及其理論總結,不是偶然的,它的產生和存在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

目錄

崇尚文人畫的畫論(前言)潘運告
王履
畫概序
華山圖序
何良俊
四友齋畫論
文徵明
文待詔論畫
李開先
中麓畫品
楊慎
升庵論畫
王世貞
藝苑卮言論畫
孫鑛
月峰畫跋
凝遠
畫引
莫是龍
畫說
屠隆
畫箋
王徲登
吳郡丹青志
董其昌
畫旨
畫眼
畫禪室隨筆
陳繼儒
眉公論畫
李日華
竹懶論畫
唐志契
繪事微言
蓮儒
畫禪
茅一相
繪妙
沈顥
畫麈
汪砢玉
汪玉水論畫
徐沁
明畫錄論畫
朱謀垔
畫史會要
文摘

書摘

何良俊字元朗,號柘湖居士,華亭人,嘉靖間嘗官翰林院孔目。善畫山水,行筆清逸,又工賞鑒。著有《四友齋畫論》一卷,凡五十條,多采前人成說,亦間有己意。指出畫有認識、審美、教育、怡情等作用;把畫家分為正派、院體、利家、行家等類別。《四友齋畫論》有明萬曆刻本、《美術叢書》本等。今以後者為底標點,校以他本。這裡只選錄一部分。
四友齋畫論
夫書畫本同出一源,蓋畫即六書之一,所謂象形者是也。《虞書》所云:“彰施物采,即畫之濫觴矣。”古五經皆有圖,余又見有《三禮圖考》一書,蓋車輿、冠冕、章服、象勝、褕楸、笄楠之類,皆朝廷典章所系,後世但照書本言語,想像為之,豈得儘是?若有圖本,則儀式具在,按圖製造,可無舛錯,則知畫之所關蓋甚大矣。陳思王《畫贊序》曰:“蓋畫者鳥書之流,昔明德馬後美於色,厚於德,帝用嘉之。嘗從觀畫,過舜廟見娥皇、女英,帝指之戲後曰:‘恨不得如此者為妃。’又前見陶唐之像,後指堯曰:‘嗟乎群臣百僚,恨不得為君如是。’帝顧而笑。故夫畫所見多矣。”
論畫者又云:“夫畫特忌形貌采章歷歷具足,甚謹甚細,而外露巧密。”夫謹細巧密,世孰不謂之為工耶?然深於畫者蓋不之取,正以其近於三病也。
世之評畫者立三品之目,一曰神品,二曰妙品,三日能品。又有立逸品之目於神品之上者。余初謂逸品不當在神品之上,後閱古人論畫,又有自然之目,則真若有出於神品之上者。其論以為失於自然而後神,失於神而後妙,失於妙而後精,精之為病也而為謹細。自然為上品之上,神為上品之中,妙為上品之下,精為中品之上,謹細為中品之中。立此五等,以包六法,
以貫眾妙。非夫神邁識高、情超心慧者,豈可議乎知畫!嗚呼!夫必待神邁識高、情超心慧然後知畫,宜乎歷數百代而難其人也。
余觀古之登山者,皆有游名山記,縱其文筆高妙,善於摹寫,極力形容,處處精到,然於語言文字之間,使人想像終不得其面目。不若圖之縑素,則其山水之幽深,煙雲之吞吐,一舉目皆在,而得以神遊其間,顧不勝於文章萬萬耶?
世人家多資力,加以好事,聞好古之家亦曾蓄畫,遂買數十幅於家,客至懸之中堂,夸以為觀美。今之所稱好畫者,皆此輩耳。其有能稍辨真贗,知山頭要博,樹枝要圓潤,石作三面,路分兩歧,皴綽有血肪,梁渲有變幻。有知得此者,蓋已千百中或四五人而已。必欲如宗少文之澄懷觀道而神遊其中者,蓋曠百動而未見一人者歟!
今天的人談帝王繪畫,專舉宣和帝,令人鬱悶,就想要戒除技藝,然不知慶曆帝也善繪事。大凡留心繪事,研究其意趣,難道僅無妨於統治,當更有益於陶冶性情呢。仁宗的畫,今天不可能見到了,看克明所以承受恩遇,足以知帝賞鑒的精深。克明正直進取謹慎謙遜,獲取山水的意趣,箕踞終日,勢強財多的人即使勢力逼迫錢財購買他的畫他不答應,此其人品當然已經超群絕倫。霉宗時設立博土科考繪畫進畫院,人至累百,然鄧椿說其為人品所限,作畫多拘泥規矩,未脫掉平庸低下。哎呀!二帝的品評和辨別藝術作品的真假好壞,難道有待韓、范、富、歐及京、黼之輩然後才能區分呀?
文與可畫竹蘇子瞻詩
宋人說與可是畫竹的《左氏》,子瞻卻像《莊子》。又說“東坡畫的竹,美妙而不真切;息齋畫的竹,真切而不美妙”。息齋,就是李衍呢。我鄉有德行學問的前輩史雁峰公做官吳中,曾得到掛幅一軸。嘉興項氏的《圖畫記》內文與可的竹畫—下注道:“一軸在餘姚史雁峰家。”敘述它先前的來歷甚清楚。我曾趕上見過,果然高潔的風格侵襲到人,只是尚不識其所以
似《左傳》的地方。此卷有東坡的詩,又有息齋的題署,畫竹的名手齊備了,無怪衡翁之愛它呢。
石刻聖賢圖像
大凡世間所傳的人像多未必真實,但中間也間或有真實的,只恨不能辨別罷了。今南京帝王廟,系塑像,文皇的鬍鬚也不拳曲,梁武帝晚年乃老瘦,此形狀魁梧,怎知不是中年的像呀?隋文帝也不細瘦,乃是像減小罷了,看身軀顯露特多可以見出。項羽戴唐烏巾,大可疑,王右軍與今天的二王帖中兩本都不同。真定的大佛寺有宋太祖像,在殿右邊小樓的壁上,與此也不同;南京廟的又不同,華亭孫宗伯有雕板發的《古聖賢圖贊》,與此也不完全同。古人已不可見到,由此寄託仰慕聖賢的懷念也是小的快樂。我婉順地請求吳中的畫手依此作絹素圖,今尚未完成。
原文
趙文敏長江疊嶂圖
凡古人詩及名畫,必須得真境較之,乃知其妙。“芙蓉鏡中”語,逸趣可想。
黃大痴江山勝覽圖
王右丞“詩中有畫”,昔人已言之矣。“山色有無中”,果是畫家三昧語,第不知“江流天地外”若何畫?使宣和以此為題,其魁當作何經營耶?
倪雲林山陰丘壑圖
雲林既不習青綠技,何為一落筆便佳,豈果有天解耶?其畫格故不宜著色,不知此圖作何點染?料不必沿諸家法,令人企慕若渴。
趙吳興歸去來圖
仕宦慕山林,自是常情;“歸去來”可圖,彭澤令不可圖,亦是畫家常格。吳興此染無庸來豎儒吻,第今時惟偽趙筆多,“靖節圖”尤多,即具眼如貪州翁,詎能無失鑒?但當於此致辨耳。
戴文進七景圖
余少時曾問一畫師曰:“我朝畫何人第一?”渠答曰“戴文進。乃吳子論殊不爾,然其所推重者無過啟南。”余觀司寇得此佳畫,遂疑為啟南,然則菰蘆中善月旦者,尚未能作糊名試官也。余於畫道淺,無敢強作解事,第二公恐未易軒輊。“無所不師法,妙處無所不合”,是蘇味道評;“無一筆錢唐意”,則公孫夙因未膠耳。王槐野仲父答薛方山仲父曰:“公吳人也,而負秦性。”正與此同。
我鄉寅陽徐太常家有《輞川》一卷,多名人題跋。吳匏庵題寫其後說:“此卷宋人藏在油漆的竹筒中,用它撐門,後開看,乃《輞川圖》呢。”我看來,就未必真出右丞。但絹素極細,卻是雪景,以浮粉著在樹上,瀟灑清雅和諧的韻味,應是宋人的臨本,不是後人可達到呢。
吳興八俊,趙王孫第一,而錢舜舉在其中呢。至元間子昂被薦舉入朝廷,諸公都相互依附求取高官,獨舜舉牴觸違背,留戀不捨詩畫以終其身。我見他畫的《五君吟卷》,學周文矩,
王蒙的跋語極援引它,而錢公寄託心意也高雅。
馬遠的畫,竹下有戴冠的道士執持酒杯,伺候以二童,一鶴在煙雲泉水之間,上有詩道:“不向神祝告祈求福壽自己安康因為生存的年壽,人世間難得是清美的聲譽;淺斟仙酒紅光生兩頰,永保長生修道自然成。賜王都提舉並祝其長壽。”上有辛巳長印,下有皇帝書寫的字和印。
郭恕先以篆個法畫屋,所以上下折算,一斜百隨,都符合尺度。
世人愛書畫,而不求用筆用墨的妙趣。有筆妙而墨不妙的,有墨妙而筆不妙的,有筆墨都妙的,有筆墨都無的。能力技巧嗎?精神膽氣嗎?學問見識嗎?盡在此了。總之不超出含蓄而不顯露的遒勁和酣暢。
我見到王右丞的《山莊圖》,又《雪霽捕魚圖》,《山莊》的樹葉皆像“個”字,其《雪霽枯木圖》像郭熙的畫。二卷皆無落款題名,好像宋人的摹本稿呢。
古人畫雲,沾濕絹素,點綴輕粉,信口吹去,叫作吹雲。
趙文敏公家收藏小李將軍的《摘瓜圖》,歷代都珍愛它。曾經請胡廷暉完善修補,暉暗暗記取其筆意,回去作一幅詢問文敏公,公驚奇讚賞亂真,由此聲譽和實際俱進。
畫竹以濃墨為面,淡墨為背,此法開始於文湖州,而柯奎章完全效法它。
原文
米南宮《海岳圖》,陳叔方嘗寄雲林簡云:“此圖拙古,俗眼罕識,前輩嘗評其畫云:‘大米造妙人無言山。’雲林胸次清曠,筆意蕭遠,當咄咄逼真矣。暇日能寄小立軸否耶?”
高子敏記龍眠李亮工家藏周防畫《美人琴阮圖》,兼有宮禁富貴氣象,旁有竹馬小兒欲折檻前柳者。亮工官長沙,而黃魯直謫宜州過見之,嘆愛彌日。後此畫遂歸禁中。余於王岡伯處見周防《撥阮圖》,卻無竹馬小兒等景,而清態襲人。上有高宗題“周防《撥院》”四字及蔡京詩。
鵲華秋色卷》,趙子昂為周公謹作,山頭皆著青綠,全學王右丞與董源。
東坡稱與可下筆兼眾妙,而不言其善山水。乃山谷於吳君惠處見文湖州《晚霞橫卷》,兼有王摩詰、關仝筆力,而世以洋州一派竹稱之,何足以盡石室?
宋徽宗《竹禽卷》,趙子昂題其後有云:“小物得聖人圖及,何其幸耶?”又見徽宗畫六石,玲瓏古雅,不用皴法,以水墨生暈,學吳道子。
古人畫人物,上衣下裳,互用黃白粉、青紫四色,未嘗用青綠者,蓋綠近婦人服色也。琴囊或紫或黃二色而已,不用他色。
畫家宮室最難為工,謂須折算無差,乃為合作。蓋束於繩矩,筆墨不可以逞,稍涉畦畛,便人庸匠,故自唐以前,不聞名家,至五代衛賢,始以此得名。
《漁父圖》,仲姬題云:“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子昂和云:“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木落五湖秋,盟鷗鷺,傲王侯,管甚鱸魚不上鉤。”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