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話劇《於無聲處》(1978)
故事情節
![《於無聲處》連環畫封面](/img/0/fa6/nBnauM3XzcDM4QDMxYTN3UDN2MTM2kzMxkDM1MTNwAzMxAzL2U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978年,經歷“文革”的浩劫, 中國百廢待興,而人們的思想觀念仍然受到 禁錮。隨著 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興起,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成為 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聲。
話劇《於無聲處》猶如一聲驚雷,衝破 禁錮, 解放思想,不僅對於繁榮職工文藝創作、豐富民眾文化生活起到了有效的引領作用,更在藝術領域、思想領域和社會領域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梅林和兒子 歐陽平途經 上海,來到老戰友何是非家中,何是非過去曾誣陷梅林為 叛徒,這次又得知歐陽平因收集“ 天安門詩抄”而成為被追捕的“ 反革命分子”,即向“ 四人幫”分子告密,歐陽平遭逮捕後,何是非的妻子、女兒堅決與何決裂。
作者介紹
宗福先,1947年2月生,祖籍 江蘇 常熟,生於 重慶, 中國電影編劇,歷任 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劇協第四屆常務理事, 上海市政協常委。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創作話劇《於無聲處》,與人合著話劇《 血,總是熱的》獲全國優秀劇本獎。
《於無聲處》獲 文化部、全國總工會特別嘉獎, 電影文學劇本《 血,總是熱的》(合作,已拍攝發行)獲 文化部、 中國戲劇家協會1980年—1981年全國優秀劇本獎、1983年全國優秀 故事片獎。
創作歷程
作者:宗福先我是1973年進入上海市 工人文化宮業餘小戲創作訓練班學習話劇劇本創作的。
![話劇《於無聲處》劇照](/img/6/384/nBnauM3XwYzMwEjMxYTN3UDN2MTM2kzMxkDM1MTNwAzMxAzL2U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中,我蒐集了許多素材,包括地下流傳的天安門詩抄,包括“文革”中發生的許許多多的故事,有些就發生在我的身邊。例如,梅林的原型就是我一個同學的嬸嬸;歐陽平身上有我那位陌生朋友的影子,有當時被“四人幫”全國通緝的“小平頭”的素材,歐陽平給 張春橋寄“揚眉劍出鞘”這個細節,則是我在劇本寫到一半時受到《 人民日報》介紹的反“四人幫”的英雄韓愛民事跡的啟發寫出來的。至於一場“文革”暴露出多少何是非們叛徒的嘴臉?又考驗出多少堪比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忠貞不貳的愛情?數不勝數!對於任何一個經歷過“文革”的人來說,都知道幾個這樣的故事,蒐集它們根本不困難(這大概也是話劇演出後受到人們歡迎的原因之一,說的都是大家熟悉的事情),難的是如何把這些人物、故事與思想糅和到一個戲劇構架裡面。
![《於無聲處》連環畫封面](/img/f/53a/nBnauM3XyIzM1QzMxYTN3UDN2MTM2kzMxkDM1MTNwAzMxAzL2U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而我從曹禺老師那裡學習到的、我自覺最重要的創作手法是如何構思人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雷雨》、《 原野》里的人物與人物關係設定得多好!把這些人放到一個房間裡,不出人命是不可能的!任何兩個人碰在一起郡是戲!寫《於無聲處》的時候,我先畫了一張六角形的圖,六個點是梅林、歐陽平、 何芸、何為、 劉秀英、何是非,然後我在他們之間尋找連線——就是矛盾衝突與戲,當連線變得密密麻麻的時候,我知道,我可以動筆了,我可以寫出我心裡埋藏已久的那個1976年夏天的故事了。
寫這個戲我是一氣呵成,用了三個星期。當時哮喘還沒完全好,我就把噴霧器放在手邊,喘了噴一下,平息一點再接著寫。
寫完以後,我第一時間送到了市宮話劇表演班的導演 蘇樂慈老師家,交給了她。因為我們市宮創作班寫完的劇本都是交給由她負責的表演班排練的。 沒有這個市宮話劇表演班,也許就沒有了搬上舞台的《於無聲處》。
宗福先與曹禺談《於無聲處》
![話劇《於無聲處》連環畫封面](/img/3/2ae/nBnauM3X0EzNzIDNxYTN3UDN2MTM2kzMxkDM1MTNwAzMxAzL2U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曹禺:你別這么說。應當說你的《於無聲處》給了我很多啟發。你談到曾從我的劇本中學到一些創作手法,我感到很慚愧。其實,我也是從我的前輩作家的作品中學了一些東西,應當說是前人教我的。我和你走的路子有一點是相同的,這就是寫作要從生活出發,對生活要有真情實感。我生活在;日社會的時間很長,對舊社會的妖魔鬼怪是恨透了的,因此我寫了《雷雨》。你生活在 社會主義社會,對 林彪、“四人幫” 這一群叛徒、特務、披著黨員外衣的惡狼是恨透了的,因此你寫了《於無聲處》,我們都是在生活中有感而發的。
宗福先:希望兩位老師先對我的劇本提提意見。
曹禺:你的劇本寫得好。在劇本中我最感興趣的人物是何為,這個人物寫得最生動。何為是典型環境中的 典型人物,他在“四人幫”橫行時期形成了一種 憤世嫉俗的性格,他“看破紅塵”,但又不是逍遙派,他是要革命的。他嘻笑怒罵,正話反說,語言很典型。譬如他說:“說我埋頭鑽業務,想成名成家,走白專道路……算了!我走白痴道路,當個大傻瓜,行了吧?”又如他說的“鉗口術”,“把每人的上下嘴唇打兩眼兒,鉛絲一穿,一擰……”,這些語言非常強烈地表現了對“四人幫”的不滿和譴責。何為是這個時期某種類型人物的一個代表。
宗福先:我寫的劇本最初一些地方舞台感覺不強,是導演和演員在排演時幫我作了不少修改。我開始是學習寫小說。小說的寫法與戲不一樣,所以剛寫出劇本來,不少同志提出主要的毛病是在舞台上動不起來。
曹禺:人物是要靠語言和一定的動作來塑造的。你寫何是非這個人物也抓住了他的特點。這個人大可怕了,為了自己,把什麼都賣了。他講的是最革命的詞句,其實是最大的流氓,這正是“四人幫”的特點。當然,這個人物的面目還可以寫得更清楚一點。那天我問過你,何是非在粉碎“四人幫”後的今天會怎樣表現呢?你說他會痛哭流涕地“揭發”唐有才。可見你對這種人物還是看得很透的。形象的深刻性也在這裡。你這個戲的結尾也很好,寓意較深。他的老婆、兒子、女兒都反對他,離開了他。最後一個人孤零零地、恐懼萬分地伏在桌上。結尾一聲驚雷安排得非常出色。
![《於無聲處》三十年 封面](/img/1/750/nBnauM3XyMTOwITNxYTN3UDN2MTM2kzMxkDM1MTNwAzMxAzL2U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曹禺:關於戲劇情節合理的問題,我覺得不能理解得太狹窄,它也有一定的限度。都要求那么合理,就難辦了。
宗福先:說起來好像是“歷史的誤會”。有一次我寫了一部小說,請一位作家看了,認為我語言還有可取之處,但結構不行,組織故事的能力差。所以我很想學習。正好上海市工人文化宮舉辦了業餘小戲創作學習班,我就參加了。聽課,寫戲,大家的勁頭很足。我一個多月寫了四個劇本。他們看我的勁頭很足,就吸收我參加了工人文化宮的業餘創作組。這幾年我也進行了一些其他形式創作的嘗試,比較下來,戲的結構是最難的,很不好掌握。所以,想請曹禺老師給我講一講怎么寫戲,這是我最需要的。
![話劇《於無聲處》重排(2008年)](/img/8/b8e/nBnauM3X3QzNwMzNxYTN3UDN2MTM2kzMxkDM1MTNwAzMxAzL2U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拿我的習慣來說,在寫戲的時候,我對戲的結尾是捉摸得比較明確的,往往寫頭一步的時候,對最後一步是個什麼樣子都有個比較清楚的考慮。這樣,戲就不模糊了。我寫戲常常不按次序寫。
曹禺:哪段想好了就寫哪段,怎么順利就怎么寫。這段能表現我的思想,就寫這段,那段能表現某個人物,就寫那段。總之,醞釀最成熟的地方可以先寫,然後結構起來。我常常不是一氣呵成的,當然,也有幾個戲是一氣呵成的。總之,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寫法,別人也可能是另外一種情況。
曹禺:寫戲不需要什麼框框,要從具體的人物、具體的形象出發。
宗福先:請您談談,您在寫戲時是怎樣寫好人物的?
曹禺:要寫好人物有很多因素,不過最重要的是對他們熟悉和了解。要常觀察,常思考。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人物,那么,這些人物的語言、動作有什麼特點,在發生某種事的時候,他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每天可記在筆記里。看多了,想多了,人物就成形了。到時候逼你非寫不可時,就能比較順利地寫出來了。至於說有什麼絕招,我沒有,也不相信誰有。生活積累很重要,多看創作也很重要。看十本再好的“編劇法”,可能不頂一部好劇本給你的教益大。當然主要還是多實踐。理論是需要的,是為了指導實踐,不能把理論變成自己頭腦里的框框。還是要從生活出發,同時注意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沒有一定的欣賞水平,就不會比較、鑑別、吸取別人作品中的好處,分析自己作品中的缺點。總之要多看、多讀、多練。你看過哪些書? 宗福先:小說看了一些,外國文學名著看得多點,劇本看得少一些。
曹禺:古今中外有不少好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借鑑。我老是愛說 莎士比亞,一定要讀。所謂“四大悲劇”,起碼有一兩個很值得學習。你讀讀 莫里哀的作品怎么樣?中國現在缺少好的喜劇。另外,要多看戲,可以提高你的舞台感覺。看戲也不能老看話劇,這樣會有局限。各個劇種都有自己獨特的精彩的東西。最近在北京演出的川劇《 打神》,吉劇《 包公賠情》,寫得真好。
我還主張多看小說,它可以幫助我們用簡練的手法把人物刻畫出來,把動人的故事講出來。如《 聊齋志異》中的短篇至多不過二三千字,但人物、故事寫得很清楚, 蒲松齡掌握文字的能力確實好。《 紅樓夢》、《 三國演義》、《 水滸傳》等,我小時候沒事成天讀,對我幫助很大。中國的詩詞對豐富語言的表現能力,也很有好處。《天安門詩抄》中有許多好詩詞值得背一背。
一個作家應當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我覺得你要讀點歷史、文學史;也要了解外國的文學,但更重要的是認識中國的文學傳統,我們都是從這個傳統出來的。當然這種學習要變成自己的東西,要創新,形成自己的風格。借鑑不等於模仿,模仿是最沒有出息的。你現在不宜單打一,戲、小說、散文、詩都可以寫一寫。最好還要學會一門外語。
曹禺:《 雷雨》修改後出了一個版本,很糟。一個人應不悔舊作。已經寫成了,就讓觀眾去鑑定吧!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改了這點就牽動了那點。當然,想成熟了也可以作些修改,但無止無休地改,不是辦法。自己存在的問題可在以後的創作中注意改進。
你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我相信你不會被一片讚揚聲所淹沒。盛名之下,其實是很大的 累贅,弄不好就會成為包袱,使你今後寫戲困難。
二、電影《於無聲處》(1979)
基本信息
片名![中國電影《於無聲處》精彩劇照](/img/9/d37/nBnauM3X3EjN2EDOxYTN3UDN2MTM2kzMxkDM1MTNwAzMxAzL2U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上映:1979年
色彩: 彩色
片長:2540米
語言:漢語國語
類型:劇情片
主創人員
導演: 魯韌編劇:宗福先
攝影
![中國電影《於無聲處》精彩劇照](/img/5/961/nBnauM3X4IDO3QTOxYTN3UDN2MTM2kzMxkDM1MTNwAzMxAzL2U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錄音:馮德耀
美工: 仲永清
作曲: 呂其明
剪輯:陳惠芳
化妝:達旭 周美華
服裝: 程映雪
道具:王壽南
照明:郭金海
繪景:莊繼光
幻燈:
![中國電影《於無聲處》精彩劇照](/img/7/6d6/nBnauM3XycjMzUDMyYTN3UDN2MTM2kzMxkDM1MTNwAzMxAzL2U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布景製作: 劉嘉良
副導演: 吳貽弓 達式彪
特技設計:秦孝成
特技攝影:周浩斐
製片:史懷友
獨唱: 靳小才
演奏: 上海電影樂團
指揮: 王永吉
演出:上海 工人文化宮業餘話劇隊
主要演員
張孝中.... 歐陽平楊寶齡.... 梅林
朱玉雯.... 何芸
馮廣泉.... 何為
潘麗娟.... 劉秀英
趙樹森.... 何是非
內容提要
本片根據同名 話劇改編;一九七六年初夏,遭受“四人幫”殘酷迫害的老幹部梅林和她的兒子歐陽平,途經老戰友何家,何是非的女兒何芸發現等了九年的朋友歐陽平正是散發 天安門廣場悼念 周恩來總理待集全國 通緝的“重大現行反革命”……影片揭示了一場生與死、正義與邪惡的搏鬥。
劇情簡介
一九七六年夏,遭受“四人幫”殘酷迫害的老幹部梅林和她的兒子歐陽平途經 上海,來到九年未通音訊的老戰友何是非家。何是非在“文化大革命”中,為了向上爬,曾向“四人幫”寫假旁證,把戰爭年代的救命恩人梅林,誣陷為叛徒。他對梅林母子的到來極為不快,怕自己卑鄙的面目被暴露,想方設法把他們趕走。
何的女兒何芸是歐陽平的女朋友,她看到自己幾年來深深思念的歐陽平,十分高興,但當她知道歐陽平因為收集整理倬念 周總理的 天安門詩抄——《揚眉劍出鞘》,已成為全國搜捕的 反革命時,內心極為痛苦。何是非卻利用這一情況,急忙向“四人幫”告密。身患晚期肝癌的梅林,面對此種處境,不以疾病為念,而是鼓勵歐陽平到監獄裡、法庭上,去跟他們作一場最後的鬥爭。
何是非的愛人劉秀英曾因無意中發現丈夫把梅林誣陷為 叛徒的假 旁證,幾年來一直處於難言的痛苦之中。這時,她親眼看到梅林母子受到的殘酷迫害,又見丈夫再次告密,便鼓起勇氣,當眾揭發了何是非。
何芸在歐陽平遭逮捕的時刻,毅然和父親決裂,勇敢地與歐陽平站在一起,攜手對敵。劉秀英和兒子何為也都離開了何是非這個革命隊伍中的 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