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紅陶帶蓋甗》

《新石器紅陶帶蓋甗》

陶器的各種器形和附屬檔案,都是為了符合生活發展的各種需要。甗是為了器物各部分的附屬檔案也理更豐富了。此甗增加了器蓋,此蓋還可兩用,把蓋反轉過來則可當作盤,充分體現了遠古先民的足智多慧。此甗器形高大,造型別致,且帶有器蓋,是5000年前制陶技術已趨成熟的有力例證。

基本信息

【名稱】:紅陶帶蓋甗
..

【類別】:陶器
【年代】:新石器時代
【尺寸】:通高40.5厘米,口徑22.8厘米。
【文物出土】:1981年江蘇句容城頭山遺址下文化層出土。
【文物現狀】:鎮江博物館藏
【文物級別】:一級文物

文物介紹

新石器紅陶帶蓋甗陶器在人類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不僅豐富了生活用具,而且加強了定居的穩定性。陶器的出現是新石器時代主要特徵之一。鎮江博物館收藏的新石器紅陶帶蓋甗(yǎn)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紅陶帶蓋甗屬新石器時代中期崧澤文化遺物,1981年江蘇句容城頭山遺址下文化層出土,通高40.5厘米,口徑22.8厘米。夾砂紅陶,桔紅色,灰胎,侈口,深弧腹,腰外附加一周方唇寬沿,圜底,腹下置三鑿形足,圜內附加一周寬凸棱,這應是為承箅而設;器蓋亦為夾砂紅陶,蓋面孤突,圓唇,頂有圈足形捉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