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技術經濟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技術經濟學的理論、方法與實踐,其主要內容包括:經濟效果及其評價、資金的時間價值、技術經濟確定性評價方法、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設備更新決策、技術創新、價值工程等。《技術經濟學》體系完整,繁簡得當,在內容的安排上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符合教學規律,有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該門課程;同時強調理論聯繫實際,提供了案例和習題,便於學生學以致用。
圖書前言
技術經濟學是當今技術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結合的產物,是研究技術實踐的經濟效果,以及技術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科學。技術經濟學是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編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精心編寫了本書。
本書有以下特點:一是系統性,全面介紹技術經濟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設備更新決策、價值工程、技術創新等內容,體系完整,繁簡得當;二是適用性,在內容的安排上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符合教學規律,有利於學生對該門課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三是實踐性,強調理論聯繫實際,提供了許多套用實例和案例,並在每章後附有習題,便於學生學以致用。
本書由祝愛民教授擔任主編,於兆吉、侯強、於麗娟任副主編,參加編寫的人員還有:袁峰、趙紅、柴偉莉、陳煒、蔣文楊、徐英傑、玄雪。祝愛民負責全書的統稿和修改,並完成最後的定稿工作。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考和借鑑了大量國內外的有關文獻,在此對這些文獻的作者表示誠摯的謝意。
精彩書摘
四、反映勞動消耗的指標
勞動消耗是技術方案實施和投產後,在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和物力的總和。勞動消耗包括物化勞動消耗和活勞動消耗兩個方面,其中物化勞動消耗可以分為直接的物化勞動消耗和間接物化勞動消耗,而直接物化勞動消耗又可分為各道工序的物化勞動消耗。
(一)反映物化勞動消耗的指標
在工業生產中,耗費的原材料、燃料、動力和需要占用的機器設備、廠房等,都是過去的勞動結晶,是凝結在產品中的勞動,即物化勞動。反映物化勞動的指標有原材料消耗量和生產設備消耗量等。
1.原材料消耗量
工業生產中的原材料是工人進行生產活動的勞動對象,它的特點是在生產過程中全部消耗掉,將其價值一次或全部轉移到新產品中,失去其原有的形態或原有的物理和化學性能而轉變為另外一個和原有使用價值性質、形態完全不同的新的使用價值。原材料的消耗量可用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來反映,實物指標單位有千克、立方米等,用價值指標表示的原材料消耗量即材料費用。
2.生產設備消耗量
生產設備的消耗過程與原材料不同,它是一個不斷消耗(磨損)的過程。生產設備在它的整個使用期間,逐漸地把結晶在本身的社會必要勞動量轉移到它所生產的新產品中,成為它所生產的產品實體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生產設備的消耗量可以用設備實際開動時間或年折舊費用表示。
除上述指標外,反映技術勞動物化勞動消耗的指標還有燃料消耗量、工具消耗量(以實物或貨幣單位衡量)、設備總台數、生產面積總數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概論
第一節技術經濟學科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技術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和內容
第三節技術經濟學的特點和研究方法
第四節技術經濟分析的一般程式
習題
第二章經濟效果及其評價
第一節經濟效果的概念和評價標準
第二節經濟效果的評價原則
第三節經濟效果評價要素
第四節經濟效果評價指標體系
習題
第三章資金時間價值
第一節資金時間價值概述
第二節現金流量與資金等值
哈爾冰工業大學最新圖書
圖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交融感情,取得知識,傳承經驗的重要媒介,對人類文明的開展,貢獻至鉅。所以,無論古今中外,對於圖書,人們總給予最高的肯定與特別的關懷。 手工精製的紙特別適合中國書畫之用,分生宣和熟宣兩種。本期主要任務是盤點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新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