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職員表
導演
大島渚 Nagisa Oshima
編劇
Paul Mayersberg
大島渚Nagisa Oshima .....screenplay
Laurens Van der Post .....novel The Seed And the Sower
演員
大衛·鮑伊David Bowie .....Maj. Jack 'Strafer' Celliers
Tom Conti .....Col. John Lawrence
北野武 Kitano Takeshi .....Sgt. Gengo Hara (as Takeshi)
傑克·湯普森Jack Thompson .....Group Capt. Hicksley
Johnny Okura .....Kanemoto (as Johnny Ohkura)
Alistair Browning .....De Jong
James Malcolm .....Celliers' Brother
Chris Broun .....Celliers aged 12
內田裕也Yûya Uchida .....Commandant of Military Prison
Ryunosuke Kaneda .....President of the Court
內藤剛志 Takashi Naitô .....Lt. Iwata
Tamio Ishikura .....Prosecutor
製作人
Terry Glinwood .....executive producer
原正人Masato Hara .....executive producer
Joyce Herlihy .....associate producer
Geoffrey Nethercott .....executive producer
Eiko Oshima .....executive producer
Larry Parr .....associate producer
傑瑞米·托馬斯 Jeremy Thomas .....producer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Asahi 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 [日本]
Cineventure Productions London
National Film Trustees
Oshima Productions [日本]
Recorded Picture Company (RPC) [英國]
發行公司
A.A.A. Soprofilm Distribution [法國] ..... (France)
Palace Pictures [英國] ..... (UK)
環球影業Universal Pictures [美國] ..... (2006) (USA) (theatrical)
上映日期
日本
Japan
1983年5月28日
法國
France
1983年6月1日
英國
UK
1983年8月25日
瑞典
Sweden
1983年8月26日
美國
USA
1983年8月26日 ..... (premiere)
美國
USA
1983年9月2日
芬蘭
Finland
1983年10月14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83年12月2日
冰島
Iceland
1999年12月21日 ..... (video premiere)
阿根廷
Argentina
2002年9月14日 ..... (De Kurosawa a Kitano: 50 años de Cine Japonés)
劇情介紹
在東南亞爪哇島上,有一個日軍戰俘收容所,由所長陸軍大尉世野井和原上士主持事務。原是個一味強調武士道的強悍之徒,他對待俘虜和自己的士兵都非常殘酷嚴格。英軍俘虜勞倫斯雖然不是俘虜隊長,但由於精通日語,所以經常和日軍保持一定關係,尤其是和原上士。英國軍官傑克由於組織游擊戰被捕後被送到收容所,世野井被這個英俊的“理想軍官”所吸引,而變得異常神經質。收容所中很盛行同性戀,原上士的嚴酷處置也無濟於事,世野井瘋狂地命令部下朝鮮看守剖腹自殺謝罪,並株連到俘虜隊長。原上士在聖誕之夜,釋放了勞倫斯和傑克,並對說了一聲“勞倫斯先生,聖誕快樂。”當隊長將被處死之際,傑克當著全體俘虜和日本兵的面,擁抱並親吻了世野井。世野井在極度震撼之下,身軀搖搖欲墜。隊長雖然獲救了,傑克卻被埋在土中,只露一個頭,無人理睬。在傑剋死亡之前,世野井出現在他身邊,向他行了軍禮,並割去他一撮頭髮。戰爭結束不久,勞倫斯在獄中又見到了原上士,兩人現在身份互換,不覺感慨萬千。當勞倫斯離去之前,原再次向勞倫斯說了一聲:“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
幕後製作
影片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沒有一個戰鬥場面,戰爭在此僅僅是一個背景。作品展現了日軍管理的俘虜收容所里的同性戀行為,深刻地表現了人的存在本質。本想展現一種人道主義,結果展現出來的人道主義卻傷痕累累,但也正因如此,更能震撼人的心靈。影片曾獲1983年《電影旬報》十佳獎第二名,被推薦為參加當年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競選作品,並被評為20世紀80年代日本最佳影片第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