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真正的歷史藏於民間。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在歷史書上只是一些概念符號,在私人的記憶中才復活成為人。
《我這九十年》無疑就是這樣一部讓板著面孔的歷史人物,變成有血有肉活生生身邊親友的私人記憶:周恩來朱德密友、很被孫中山看得起的革命志士孫炳文會在老婆睡熟的時候,偷偷地給她戴上新買的手鐲,好讓她醒來時收穫驚喜;中共的座上賓、90多歲的任芝銘在三年困難時期操著濃重的河南口音倔強地說:“河南餓死了很多人,餓死很多很多人,我是要說的”;文革中,馮友蘭出去挨斗,他的老婆拿個板凳,坐在門後等他回來;在蘇聯,養傷的林彪見到大美人孫維世一見鍾情,苦苦相追,卻被孫拒絕;延安,大家都不怎么喜歡江青,一見江青來,本來有說有笑的熱鬧場面頓時瞭然無趣,江青只得無趣地離開……
這本書的寫作,作者的第一標準、第一要求,是:實事求是。也就是,有一說一,真實誠實。印證其他書籍,很明顯,作者做到了。
編輯推薦
一段革命家庭的私人記憶
一部悲歡離合的親情故事
一個紅色青年的奮鬥歷程
她是馮友蘭的妻妹,孫維世的六姨
她是四十年代的“延安梅蘭芳”,五十年代的外交官夫人
她是,任均!
其一生的難忘記憶,盡在《我這九十年》
著名作家宗璞撰序推薦,稱之為“珍貴”的回憶
媒體評論
這幾年,我常常感到常識的重要。多年來,我們矯情悖理,做了多少荒唐事,現在總算明白了些,知道做事不能違背常識。六姨不是思想型的人,她久經鍛鍊,仍保持常識,不失常情常理,從無肅殺教條之氣,實可珍貴。——宗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