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瑞吉家的男人個個都是做生意的高手,有生活情調的男人;但是他們家的女人雖然看起來很優雅也很有品位,但是總是讓人感覺少了一點自信和獨立意識。
在一次例行的家庭午餐聚會上兼給愛德華多•蘇利南舉辦的生日慶祝上,已經是爺爺輩的愛德華多•蘇利南把自己的生意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坦克雷德——不僅如此,他還出人意料地把另一半生意交給了全家寵愛的孫子小愛德華多手上。
可是得到了生意、得到了大筆的財產卻並沒有讓坦克雷德的妻子,一個名叫艾瑪的俄羅斯後裔高興起來。因為家裡還有一大堆煩心事讓她操心。他們不僅有小愛德華多一個兒子,還有一個名叫贊布羅塔的兒子,以及一個做藝術家的女兒——伊莉莎白,她是一個同性戀。
到了晚上,小愛德華多向自己的母親介紹了一個新朋友,一位名叫安東尼奧的廚師長,而小愛德華多正想與安東尼奧一起打點生意。孩子和丈夫走的走忙的忙,面對著空蕩蕩的豪宅,艾瑪倍感孤獨,於是她決定要出去走一走。她在旅遊到聖莫雷的途中恰巧碰到了安東尼奧。而安東尼奧來到這裡的原因是因為他在去倫敦做生意的途中和小愛德華多吵翻了,兩個人不歡而散,他來到這裡也是為了散散心,排解煩惱的。
像是宿命般的,一個失意的男人和一個孤獨的女人碰到了一起。被壓抑許久的愛情、被壓抑許久的激情這一刻統統迸發了出來。當他們覺得事情已經開始變得棘手的時候,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了。
影片視點
本片導演盧卡瓜達格尼諾的作品不多,但這次的團隊卻雲集眾多了義大利本土明星,以及年初擔任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會主席的蒂爾達斯文頓,並且在攝影和音樂製作上,都呈現出高水準。當驚喜影片的銀幕上出現大衛·林奇監製,沃納·赫爾佐格執導的字幕時,一個前無古人的紀錄被開創了,那就是一位導演的兩部影片入選同一屆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主演簡介
蒂爾達·斯文頓 Tilda Swinton
蒂爾達·斯文頓1960年生於英國倫敦,1985年她開始出演各種影片,1988年出演了影片《英格蘭末日》,1989年出演了影片《安魂曲》,1992年出演了影片《愛德華二世》,均在影片中有著不俗的表現。同年她還同才女導演薩莉波特合作出演了影片《歐蘭朵》。1999年她出演了影片《超錄感情愛》,2000年出演了影片《迷離沙灘》,2001年出演了影片《香草的天空》。2002年出演了影片《改編劇本》,2003年出演了影片《亡情水》。她在這些藝術類影片中出演一些配角,但卻並不能掩蓋她的出色的演技。在好萊塢的路途在2005年越走越順,分別出演了影片《康斯坦丁》和《納尼亞傳奇》,雖然這只是兩部商業影片,但前者那種古怪黑暗的風格顯示著特立獨行,而後者改編自經典童話名著,通過這兩部作品她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幕後製作
劇組如是談
蒂爾達·斯文頓 (演員,製片人)
我和盧卡·瓜達格尼諾在7年就開始了這部影片的製作,我幾乎參與了整部影片從想法到完成的所有過程。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才會覺得影片最終所表達出來的主題令人興奮和著迷。這是一個來源於社會和人生的劇本。在故事裡,每個人在表面上都過得很美滿,但是在心靈上,他們都非常不堪。在一開始,影片的故事只是個簡單的愛情故事,可是發展到了後來,影片的主題就變得異常豐富了——這並不是故事本身決定的,而是產生這個故事的社會決定的。這部影片讓我回想起了我1992年拍攝的《美麗佳人歐蘭朵》,那也是一部類似的電影。這種母題,這種對影片的解讀,讓我激動不已。
瓦倫汀娜·馬里亞尼尼 (製片公司工作人員)
我經歷了整部影片的“懷孕”期,也就是說,參與了整部影片的製作。當時是1998年,盧卡·瓜達格尼諾便開始構思這部電影了。當時盧卡會經常和我聊起故事的構思和更改。他會讓我閱讀大量的劇本,然後給他各種意見。在連續幾年這樣的生活後,大概是2003年,影片進入了實際的拍攝期。在這之後的將近7年的時間中,盧卡和斯文頓一起將影片精雕細琢地拍攝了出來。
芭芭拉·阿爾貝蒂 (編劇)
一開始,盧卡什么資料都沒有給我,只是給了我一個小故事。我讀了這個故事之後,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故事中艾瑪和安東尼奧的愛情故事已經超出了愛情的範疇。按照傳統的結構,在愛德華多死去之後,艾瑪和安東尼奧是應該分開的,但是在這齣戲裡,他們沒有分開。哪怕是偉大的埃斯庫羅斯也沒有寫出如此令人震驚的劇本來。難夠參與寫作這樣的一個劇本,絕對是我的殊榮。
伊萬·科特羅尼奧 (編劇)
盧卡·瓜達格尼諾找到我,和我說起這部電影的時候,他用的定語是“社會情節劇”。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就明白,這會是一部充滿了動人情節和深刻哲思的影片。按照我對盧卡的了解,他肯定會在愛情和悲劇上做足文章。所以,這部影片既浪漫又悲重。我在編劇的時候,也特意考慮到影片的風格問題,所以用了大量的筆墨去介紹風景、試圖營造出一種田園詩版的氛圍。
盧卡·瓜達格尼諾 (導演)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改變之旅,在這種曠日持久的改頭換面中,我們漸漸變成了人類。影片中的艾瑪是一個孤獨的人,她碰到了另一個失意的男人。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人們總是會因為自己的社會屬性而去做一點“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比如說壓抑自己、比如說偽裝自己。艾瑪這樣的女性形象,不管是在文學上還是在電影中都有很多:包法利夫人、《戰國妖姬》里的阿莉達·瓦莉,還有安娜·卡列寧娜。她是一個只知道付出不懂得回報的女人。她會毫無保留、毫無緣由、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地愛上一個男人。這種人是純粹的,也是敢於直面生死離合的。
在拍攝這部電影的前期,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從故事創意開始,我便找到了我的很多朋友,聽取他們的意見,一點點修改、豐富自己的故事。要知道,編寫這么一部複雜的、情感激盪的電影並不是意見容易的事情。好在蒂爾達·斯文頓幾乎是從一開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部影片中,她的很多意見和想法都是極具創意和才華的。而且,她在影片中扮演了艾瑪——那個追求愛情的女人。正是因為她的無可辯駁的表演,才使得這個人物、這個故事具有了非同一般的說服力。如果沒有斯文頓,可能這部電影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會大打折扣。
費爾南達·佩雷斯 (化妝師)
當我第一次走進片場的時候,我發現這裡的牆上都貼滿了盧卡拍的照片和畫的畫——這些照片和畫片都是影片的場景。看上去這些牆就是他的靈感來源和整部影片的“創意中心”。這些照片上有山有水有人,還有動物。它們是如此的細緻,以至於在影片拍攝的時候,很多場景都是按照這些照片和畫複製的。在這些照片中,有很多是人物照,照片裡的人和整個環境溶為了一體。我在設計演員的妝容的時候,也參考了這些東西,因為不用設計、也不用畫蛇添足——照片上的裝扮就是最適合人物的。它們已經這么完美了,我所做的修改只不過考慮了燈光的照射而已。
安東內拉·卡納羅茨 (服裝設計)
服裝上,我沒有使用太過於奢華的設計,沒有珠光寶氣、沒有太多的首飾和飾物。我儘量使用了簡潔、明快、一目了然的設計——因為我不希望服裝喧賓奪主,也不希望“衣服顯示人品”(莎士比亞語)。不過我的宗旨是,衣服要能顯示出人物的地位、學識和品位。
花絮
演員蒂爾達·斯文頓為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特意去學習了義大利語和俄羅斯語。而這兩種語言在她之前所拍攝的所有電影裡都沒有出現過。
影片在美國的聖丹斯電影節上舉行了首映。
影片的原創音樂作者是普利茲獎獲得者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他最廣為人知的歌劇是《尼克森在中國》(Nixon in China)。這也是有史以來普利茲獎獲得者第一次為電影做音樂。
影片從2003年便開始了前期的製作。
蒂爾達·斯文頓憑藉著本片獲得了都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獎。
評論
看斯文頓在銀幕上神采飛揚的表演,就會覺得她好像就是那個倍受生活困擾、激情一發不可收拾、最後自己給自己掘了墳墓的女人。她的表演太具有說服力了。 ——《鏡報》
其實影片中展現的並不是一個家庭的“事故”,而是一個社會的故事。藉由這個家庭所展示出的視窗,我們看到了社會強加於女性身上的枷鎖。 ——《電影眼》
悲劇是自找的還是命運強加的?影片提出了這個問題,但是作者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凡是能引人深思的作品,都是優秀的。 ——《視與聽》
雖然看這部電影並不愉悅,但是它帶來的心理的震撼和情緒上的感懷卻是無法比擬的。可以說,這是今年的銀幕上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泰晤士報》
2010年9月初將上映電影
《一隻狗的大學時光》| 《塞爾維亞電影》| 《沙漠迷城》| 《鐵拳》| 《設備》 | 《櫻桃樹巷》 | 《血腥擔保》| 《十三小時》 | 《裂痕》| 《我為什麼也結婚了》| 《夏至》| 《幻想家》 | 《遠距離愛情》| 《在某處》| 《遁入虛無》 | 《潛水艇》 | 《生命之樹》| 《土地的使用》| 《交易員遊戲》 | 《戰爭時期的生活》 | 《罪孽》 | 《愛爾蘭路》 |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拇指老爸》| 《逃出》 | 《達格南製造》| 《明日,戰爭爆發時》| 《過失》 | 《街角的小王子》| 《魚狗》 | 《心中的殺手》| 《囡囡》 | 《為你鍾情》 | 《我們的家園》 | 《媽媽要出嫁》| 《查理的生與死》| 《寶萊塢機器人之戀》 | 《兒子,你都幹了什麼》| 《塔瑪拉·德魯》 | 《不必擔心》 | 《質數的孤獨》| 《我是愛》| 《一片好心》| 《作為麥可·馬德森》| 《我仍在這裡》 | 《大男孩羅根》 | 《浪漫主義者》 | 《美麗新世界》| 《傳奇》| 《最後一次驅魔》 | 《庇護》| 《奇可和麗塔》| 《舞者與小偷》| 《木偶戲》| 《西部英雄約拿·哈克斯》 | 《無籍者》 | 《競猜王》 | 《戀愛操作團》 | 《跟蹤孔令學》| 《玩酷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