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每一次錯誤,對所有具備真誠反思精神的教育者來說,都是一個進步的台階,於是便可以沿著這個台階一步一步走向智慧的巔峰,於是便可以享受到更新更美的教育視界。本叢書所收錄的正是在智慧之路上部分攀援者的反思點滴。有的是對個人教育行為的記載與思考,有的是對社會教育現象的歸類與駁詰,還有的是對傳統教育思想的探尋與爭鳴。或樸實或詩意,或激情或理性的文章傾注了我們對教育坦誠的熱愛與反思,希望它們能夠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理解與共鳴,並召喚更多的朋友在實踐、閱讀、寫作、思考的教育之旅中走得更遠!本書是叢書之一,講述了應試時代,教師應該有的責任。
基本信息
《應試時代的教師責任》是鐵皮鼓的著作,書中探討了中國教育的很多東西,表明了作者對中國教育的看法和建議。作者通過對自己的經歷得出了很多教育方面的認知!書中語言幽默風趣,內容貼近生活同時也不乏語言的詩意!
作者簡介
鐵皮鼓,本名魏智淵,男,1973年生於陝西乾縣。1991畢業於乾縣師範學校,工作期間又在成陽教育學院地理系和陝西教育學院中文系進修,先後在農村國小、國中、高中教過多門學科。2004年9月離鄉背井,來到成都市鹽道街中學外語學校,投身新教育實驗至今。
2002年上網,始以“鐵皮鼓”為網名塗抹文字,開始在“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語文論壇”“K12”“教育線上”等著名教育論壇進行網路寫作,並先後擔任多家論壇版主。在《語文教學通訊》《中華讀書報》《教師之友》《現代教育報》等十數家媒體發表文章80餘篇,為《教師之友》撰寫過“網事”專欄,為《現代教育報》撰寫過“教育家”專欄,多篇文章被《讀者》《教師博覽》等雜誌轉載。
目 錄
第一輯追尋先賢
親切幽默的“大成至聖”………………………………………(3)
......
第二輯聆聽大師
張伯苓:百年風流鑄南開……………………………………(47)
......
第三輯應試時代的教師責任
關注與關心——對課堂中師生關係的再認識………………………(111)
......
第四輯我們今天怎樣做教師
課文《人是什麼》教學斷想……………………………(165)
......
總 序
有人說,誠摯的心靈是學生情感的鑰匙,高尚的師德是學生心靈的明鏡。然而一說到師德,許多老師往往想到愛心。這是對的,但還遠遠不夠。愛是教育的前提,但遠不是教育的全部,因為教育更多意味著責任,即對孩子的一生負責。由愛而升華為責任,需要我們做富有教育智慧的老師。我認為,今天的師德內涵還應該增加一個重要內容——專業化水平的自覺提高。這裡,“自覺提高”意味著教師的專業成長更多是發自內心的要求和行動。
怎樣追求“專業化水平的自覺提高”呢?我的切身體會是——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我們不能僅僅是向學生奉獻心血、青春乃至畢生的年華,不能僅僅是因學生的成長和成功而喜悅,我們還應該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提升自己的事業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學生成長和成功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應該不斷成長並走向成功,從中體驗到人生的快樂,為自己的生命喝彩。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不應該只是一個奉獻的崗位,也應該是一個獲取的職業;教師不是一支默默流淚的蠟燭,而是一輪燦爛耀眼的太陽!
必須強調的是,我這裡所說的反思型教師之“反思”絕不僅僅是“想”。20多年的教育經歷告訴我,一個真正的反思型教師至少應該具備四個“不停”: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其中,思考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和每一個環節。
第一,不停地實踐。
這裡的“實踐”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投入到學生中,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和一般純粹老黃牛式的“幹活兒”不同,作為反思型教師的實踐,有兩個特點:第一是“情感性”,就是帶著感情投入工作,融入學生,在教育實踐中永遠保持一顆童心和對學生的依戀之情;第二是“科研性”就是不盲目地乾,而是把每一個學生當做研究對象,把每一個難題都當做課題,以研究的心態對待每一個學
生,在實踐中既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每一階段都要有創新,都要有超越。
第二,不停地閱讀。
反思型教師同時應該是終生學習的身體力行者,他把閱讀當做像每天都要洗臉刷牙吃飯一樣的必需的生活內容。反恩型教師的閱讀,也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專業性”,教育名著、教學專著、教育教學報刊等等,都是閱讀的對象;第二是“人文性”,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傳承者,除了認真閱讀教育教學專業書,反思型教師還要讀一些政治的、哲學的、經濟的、歷史的、文學的等等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書,徜徉於人類精神文明的長廊,在觸摸歷史的同時憧憬未來,在叩問心靈的同時感悟世界。
第三,不停地寫作。
這裡的“寫作’’實際上是蒐集積累自己的教育礦藏的過程,也是總結提煉自己教育智慧、教育藝術的過程。和有些教師僅僅是應付職稱評定的“寫作”不同,反思型教師的寫作同樣也有兩個特點:第一是“日常性”,把寫作當做自己的需要並養成習慣,通過每一天的寫作點點滴滴地積累教育心得,而不是到期末為了應付檢查才寫一篇總結;第二是“敘事性”,就是寫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費苦心地“構建”什麼理論框架,也不借時髦的“理論”和晦澀的名詞來進行學術包裝,就讓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著鮮活的氣息,讓心靈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
第四,不停地思考。
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創造性的精神活動,所以,教育者充滿理想主義激情的人文情懷和獨具個性的思考精神,當然應該貫穿於教育的每個環節和整個過程。這裡的思考首先指對自己的思考,即把自己當做研究對象,揣摩、琢磨、體驗、品味著自己已經和教育水乳交融的日常生活;同時,思考也包括關注、研究、咀嚼、審視別人的教育實踐、教育思想。如果這思考帶有對自己進行檢討、解剖的意味,它便成了我所理解的“反思”,而這種反思的習慣和能力正是任何一個教師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養和職業品質。
在一間間鴿籠一樣的教室里,桌椅按照幾何圖形一行行密密麻麻地排列,兒童們面無表情,靜聽手持現成教材的教師照本宣科……這樣的課堂我們今天仍然非常熟悉,19世紀末美國的課堂就是如此。當時,南北戰爭已經結束,美國正處於大規模擴張時期,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口的爆炸式增長,能夠適應現代工業要求的創造型人才的嚴重匱乏,對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而這種承襲歐洲,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早已經不適應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國教育醞釀著一場大變革。
這是一個需要巨人的時代,巨人因此出現了,他就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杜威一生著述甚豐,而以《民主主義與教育》影響最大。在英美學者的眼裡,這本書可以與柏拉圖的《理想國》、盧梭的《愛彌兒》相提並論。而且《理想國》也好,《愛彌兒》也罷,都還只停留在理念階段,而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卻把理念與實踐貫穿起來,對美國教育的巨大影響無論怎么估計都不過分。
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之所以能夠引起這么大的反響,是因為他抓住了美國傳統教育的核心問題,一是脫離社會,二是脫離兒童。杜威從自己的實用主義哲學出發,就教育本質問題提出了他的基本觀點,“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在杜威看來,教育是兒童現在的生活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最好的教育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他尖銳地指出:“學校的最大浪費是由於兒童在學校中不能完全的自由的運用他在校外獲得的經驗;同時,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在學校所學的運用於日常生活。”這種把兒童當作知識容器的教育導致了“為了深遠的和多少不可知的將來,而犧牲現在”,使兒童缺乏現實生活能力,變得“恭順,服從,小心從事”,沒有了首創精神和責任感。
在師生關係上,杜威有一段頗受爭議的話:“現在,我們教育中將引起的改變是“重心的轉移”。這是一種變革,這是一種革命,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學的中心從地球轉到太陽一樣的那種革命。這裡,兒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圍繞他們而組織起來。”雖然他不是兒童中心論的首倡者,卻是熱心的擁護者。他強調:“我們必須站在兒童的立場上,並且以兒童為自己的出發點。”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並未否定教師的作用,指出教育過程是師生雙方合作的過程,教師必須發揮指導作用,教師如果採取對兒童予以放任的態度,實際上就是放棄他們的指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