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再見》

《愛人再見》

新生代作家艾偉的《愛人有罪》正是一部努力改變這種局面的作品。19日,由寧波市委宣傳部、復旦大學中文系、《當代作家評論》和春風文藝出版社共同主辦的艾偉長篇小說《愛人有罪》研討會在滬上黃浦飯店舉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愛人再見》《愛人再見》
評論界和讀者圈普遍認為當下小說流為庸俗,新生代作家艾偉的《愛人有罪》正是一部努力改變這種局面的作品。19日,由寧波市委宣傳部、復旦大學中文系、《當代作家評論》和春風文藝出版社共同主辦的艾偉長篇小說《愛人有罪》研討會在滬上黃浦飯店舉行。

在中國文學史上很難一見的“贖罪”主題被艾偉固執地抓牢,作者本人也承認“這部小說很難寫”。《人民日報》副主編李敬澤的看法不無道理,“愛人系列之一《愛人同志》的閱讀顯然沒有難度,而閱讀《愛人無罪》有著相當的難度。”中國人的傳統里沒有在“贖罪”這個問題上追根究底的習慣,而該部小說試圖對“罪”進行沒完沒了的深究。在沒有原罪文化的土壤里,艾偉企圖完成對“罪”的探究,這顯然是個極大的挑戰。“到166頁的時候作者終於求助於《聖經》。”艾偉在這頁上寫道,“上天不答應。”

儘管如此,《愛人有罪》還是寫得比較成功。濟南大學教授洪治綱認為:“在如何處理承擔罪罰的問題上,最明顯的是小說由很小的空間逐步發展到廣闊的空間,把法律、倫理、社會上的問題轉移到個人生命上來。”

把對小說的討論一開始就引向“罪與罰”的深淵,顯然忽略了人的自然本性在人物行為中起到的作用。復旦大學教授王宏圖簡單明了地總結了艾偉的小說為———典型的虐戀小說。“當魯建虐待俞智麗時,她才會很興奮。”人物行為的做出或者改變是通過“快感”來完成的,是“快感”操縱並完成了俞智麗接受前來復仇的魯建全過程。

就連艾偉本人也在最後承認,“這不是宗教上的小說……這是一部寫人的豐富性的小說,著眼於人物本身和快感———飢餓的時候產生了快感。社會為物慾的時代,人的本性被物質的誘惑掩蓋起來,我所做的工作只是揭開掩飾物還原人,人還是人,人只是被社會改變表面而已。”艾偉雖然沒有明顯擺明支持“虐戀”的態度,但他的觀點似乎暗合了王教授的提法。

《愛人有罪》突破了先鋒時期對心理的分析,由內到外,由心靈轉到了日常生活。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小說的故事力度和敘述張力。與很多故事性極強卻顯得蒼白的小說相比,《愛人有罪》完全顛倒過來,它的故事情節很破碎,但憑藉作者很強的敘事能力,冷靜地操控了情節的發展和人物命運的變化。也恰恰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學者都毫不客氣地指出,本書最大的缺點是沒有“把自由還給人物”。

據悉,艾偉將以小說《愛人再見》作為“愛人系列”的終結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