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研究》

《怎樣做研究》

《怎樣做研究》第二版總結了社會科學領域和教育、工商、衛生、社會管理等相關領域從事研究的實踐和經驗。其讀者對象主要定位於學院或工作中從事小規模研究的人們,特別是那些經驗不多的研究者。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對第一版的評論:
一個非常有益的資源。——《培育時代研究》
作為一名研究生,我讀過不少告訴讀者“如何研究”的書,並且懷疑起來……本書向這種懷疑論發出了挑戰,必將受到熱烈的歡迎。
——《研究政策與計畫》
本書是任何一位即將開始處女研究項目的學生絕佳的選擇。
——《美國教育技能雜誌》
本書以原創、易讀、少有行話的風格寫作,採用了一系列不同的表述形式來幫助研究者。第二版對更新了的參考書目進行了全面修訂,增加了選擇恰當方法、上網研究和網路搜尋等新內容,並提供了:
◎從許多領域收集的一系列案例;
◎範圍廣泛的、附有簡要說明的參考書目,供進一步閱讀用;
◎研究過程的各個階段實用的提示和建議。
本書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課提供核心課本,對於那些在工作場所開展研究的人們也是珍貴的參考書。
·《360°零死角的絕美自拍法》獨家54折熱賣>>·《我的第一本學習方法書》獨家特價搶購>>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很好的文科研究指南,以生動簡明的事例、活潑明快的敘述總結了社會科學各個領域開展小規模研究的技術、方法、經驗和訣竅,從研究的性質、獨創性定義、如何設計和開始研究,到方法論思考和選擇、研究性閱讀、時間和項目管理,再到資料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網路線上研究和搜尋、論文寫作和結項,進行了全面、深刻而實用的闡述。書中大量簡要總結的方框、練習、提示和各章節相互參照,豐富的各類事例和參考文獻,更為其內容增色。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生、教師和社會各界研究人員,都可通過閱讀本書而獲得重要的啟示和幫助。

作者簡介

洛蘭·布拉克斯特博士是瓦維克(Warwick)大學繼續教育系講師。她在牛津、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瓦維克大學講授研究方法課程。

目錄

練習目錄/1
方框目錄/4
致謝/9
第一章關於研究的思考/1
導言/1
什麼是研究?/2
為什麼研究?/10
什麼是獨創性?/14
真理、權力與價值/16
如何使用本書?/19
本版有何不同?/2l
小結/21
進一步的讀物/21
第二章開始/23
導言/23
選擇一個題目/24
想不出題目時該怎么辦?/33
集中/38
尋找並選擇你的導師/47
個人和團隊研究/50
堅持寫研究日誌/54
小結/56
進一步的讀物/57
第三章對方法的思考/60
導言/60
日常研究技能/61
哪種方法最好?/65
類別、方式和技能/70
行動研究/76
案例研究/80
實驗/84
調查/87
哪種方法合適?/90
決定方法/97
小結/98
進一步的讀物/99
第四章研究性閱讀/113
導言/113
為什麼閱讀?/113
處理研究文獻/115
基本閱讀策略/116
使用圖書館/121
使用網際網路/124
足夠好的閱讀/129
閱讀內容與方法並重/136
記錄你的閱讀/139
文獻評論/140
閱讀中的問題/144
小結/149
進一步的讀物/149
第五章管理你的研究項目/151
導言/151
時間管理/151
項目安排/155
試驗/157
與關鍵人物和機構打交道/159
責任分擔/165
使用文字處理器和計算機/168
當事情未能按計畫進行時不要慌亂/172
小結/175
進一步的讀物/175
第六章收集資料/178
導言/178
路徑與倫理問題/179
抽樣與選擇/188
將一些技術套用於資料收集/192
文獻記錄/194
訪談/200
觀察/206
問卷/209
記錄你的進展/214
資料收集中的曲折起伏/217
小結/220
進一步的讀物/220
第七章資料分析/225
導言/225
資料的狀況/226
資料的性質/228
管理你的資料/235
計算機分析/236
分析過程/239
文獻分析/242
訪談分析/245
觀察分析/247
問卷分析/250
解釋/254
小結/258
進一步的讀物/259
第八章擬稿/265
導言/265
擬稿和改稿/266
如何論證/272
如何批評/277
我為誰寫作?/279
語法、標點和拼寫/286
使用表格、圖表或其他說明形式/287
驚慌/288
小結/291
進一步的讀物/291
第九章結束/295
導言/295
計畫結束?/295
倒數第二稿和最後一稿/297
添加的附錄/300
評估過程/304
我現在做什麼?/3ll
小結/314
進一步的讀物/314
參考文獻/324
索引/336

精彩書摘

收集中的曲折起伏
收集資料的過程也許是你研究項目中漫長而艱苦的部分。你可能特別喜歡這個過程,也可能對它非常反感。然而,不論喜歡還是討厭,你都會在此過程中經歷一些曲折起伏。可能有些天你過得很愉快,陶醉於你的某些有趣發現,或者因為某個人的意見醍醐灌頂,而使整個項目原則面目一新,令你興奮。但也有一些日子,你幾乎無法迫使自己去乾那些必須要做的事情,你只是敷衍塞責,或者開始懷疑這一切究竟要走到哪裡去。事情總會出錯,你必須找到解決的辦法。
本節確定了收集資料過程中最常遇到的“低迷”——孤獨與沉迷,並提示你如何克服它們。然後提出了一些積極的想法,讓你在收集資料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樂趣,最後討論的是在什麼時候結束資料收集。
孤獨
所有研究者,即使是那些參與團隊研究的人,都要學習如何面對一個人工作的情形。有些人把獨自工作當做樂趣,但其他人則可能把它看做壓力。無論如何,這總歸是工作的基本部分,因為畢竟是你最終決定自己工作的意義。即使你從事的項目是你所喜歡的,或者與你可以和睦相處的人一起工作,這種孤獨也會影響到你。
因此,孤獨是不可避免的,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它尤其普遍。艾倫·西利托(ManSillitoe)寫了一本書,名叫《長跑選手的孤獨》(ThelonelinessoftheLongDistanceRunner),但與孤獨的研究人員的感受比起來,那是小巫見大巫,特別是當他們從事漫長的研究工作的時候。
你如果從事野外工作,那就會感到一種特殊形式的與世隔絕,在這些情況下,你一般既是局內人,又是局外人,局內人是指被你所研究的個人、群體或機構所接納。不論你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了,你將仍然不是他們中的一員。你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變成該群體的一員,但你還要同時像一個外在的觀察者一樣行動,並分析該群體的活動。陌生人和同事,局內人和局外人,這種雙重角色可能難以從心理上把握和維持。你如果沒有同情者來與你討論研究的進展和問題,那你的孤獨感將會放大。如果你的導師、經理或同事不能提供什麼幫助,或者你從事的是晦澀的、敏感的或挑戰性的研究工作,那情況就更是如此。這就是你在開始研究之後就需要花些時間來培養支持網路的理由。
你也許願意回頭看看第五章有關“責任分擔”那一節。
戰勝孤獨的另外一種方式是劃定你的研究時間,使之占用你生活中的一些時間和空間,但不能太多,以確保你還有機會堅持並參與你感興趣的其他事情。
沉迷
沉迷這一問題也許與孤獨感緊密相連,特別是當你單獨進行某項研究的時候。研究也許是既有高度刺激性、又很費力的經驗。不論你是全職還是兼職進行研究,它可能會占用你的整個生活,所以要當心!它可能會占去你所有的空閒時間。你也許不願意談論這些之外的任何事情。你可能迫不及待地鑽進圖書館,或者等待下一次訪談、觀察或試驗。研究還會進入你的夢境!
然而,這很可能給你帶來一些問題,即與你的家庭、朋友、同事,甚至與那些最熱情可靠地支持你研究的人的關係上的問題。它還可能對你的研究造成破壞性的影響,比如你失去對研究更為廣泛的背景的了解。“變成土著人”這個短語就被用來描述那些過分沉迷於研究中的人。它出自人類學背景,但也有著廣泛的含義。那些變得像土著一樣的研究人員如此沉浸於他們的研究主題,以至於他們無法把興趣從研究中轉移開來。他們失去了距離感、陌生感或區隔感,而這些對研究人員是很重要的。
大多數研究人員都可能對自己的研究課題痴迷於一時。這在實際上也許是有用或必要的;例如,你對項目快結束時要及時寫完並結項感到壓力。當然,在更一般的意義上,對這種沉迷需要警惕。三種基本策略也許對你有所幫助:
從一開始就計畫並安排你的研究,並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定期修改你的計畫,以保持工作穩步進行。這應當可以避免你在研究的任何一點上投入過多的時間,從而降低你陷入沉迷的可能性。
再回頭看第五章的“時間管理”和“項目安排”兩節,你也許會發現其益處。
請你的一位朋友、親戚或同事承擔如下職責:當你變得沉迷時,他需要指出來並直接告訴你,把你的注意力從研究中轉移開來。他應該是你信任和尊敬的人,並有能力對付你可能出現的激烈反應。
培養並利用研究同行網路,這樣你可以找人分享你的進步和關注點,對他人的工作發生興趣,並以此獲得支持。第五章的“責任分擔”那一節對你如何構建網路和尋求支持提出了一建議如何從資料收集中獲得樂趣
此前的討論都表明,做研究可以讓人著迷、心無旁騖。收集資料的過程有其吸引人之處,也有其缺陷。那么,你如何能從資料收集中獲得更多樂趣?在本書的前面部分,我們已經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個顯而易見的策略是集中於你感到特別有興趣的一個題目、一種方法或一組研究課題。
但是,也可能出現這樣一些情況,即你項目的吸引力有點減退,特別是涉及資料收集的過程,不論它是多么有趣或你的動機有多強烈。
另外一個策略是,把收集資料過程與其他使你感到愉快的活動有意識地結合起來。這些也許包括拜訪朋友,到茶館喝茶(我們喜歡這樣),以及到足球場、書店或其他有趣的地方。
為你取得的進展和成就感到高興,遇到挫折時不要太灰心。在研究過程中不時地獎勵一下自己。當它結束時你會懷念它的!何時結束資料收集?
你也許發現收集資料的過程非常愉快,特別是當它把你從日常生活世界帶到你感到有趣或誘人的領域的時候。你也許懷疑自己是否為研究收集到了足夠的資料,並繼續搜尋進一步的資料以證實、補充或否定你的理解。你也許希望推遲開始分析和寫作研究成果的時間。
然而,除非你的時間安排是開放式的,而且你有取之不盡的研究資源,否則,你在某個時間點上就需要停止收集資料,這是至關重要的。你應該擬訂一個時間表或計畫表,給資料收集過程分配有限的時間。即使允許一些餘地但這段時間也不能無限期延長,假如你需要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該項目的話。
但是,這裡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對於小規模研究來說,你不能指望收集所有你想要的資料。更一般地說,沒有任何社會研究項目對任何題目可以提供一錘定音的最後結論。小規模研究的目的可以是實踐套用、啟發、自學和/或訓練的混合。因此,你不能把自己置於這樣的巨大壓力之下,即創造一項“完美無缺的”研究成果。因此:
儘量遵守你的時間表;
只收集足夠的資料,特別是要有時間和手段來對資料進行分析;
一旦收集了足夠的資料,就儘快展開資料分析工作。P.186-18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