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怎樣做生命化教育研究的》

《我們是怎樣做生命化教育研究的》

《我們是怎樣做生命化教育研究的》,作者是張文質,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於2009年4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中國教育最大的不幸就是從孩子入學的時候就教他做假,做一個不真實的人,做一個偽君子。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我們是怎樣做生命化教育研究的作者:張文質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4-1
我們是怎樣做生命化教育研究的我們是怎樣做生命化教育研究的

字數:163000
開本:16開
ISBN:9787533451660
定價:¥18.00

內容簡介

我覺得學校文化不僅僅是寫在牆上的那些規章制度,更重要的文化是生命形態的東西,比如說一個校長,一個老師。他所體現出來的文化品格,他的教養,他的學識,他對教育的態度,他對學科教學的情感,這是更為重要的,學校不能公開講的一套。校長、老師做的又是另外一套,這很可怕,中國教育最大的不幸就是從孩子入學的時候就教他做假,做一個不真實的人,做一個偽君子。學校成了一種“偽自然”,虛假、偽善、相暴、生硬,很多反人性、反教育的東西在這裡上下其手、大行其道,受教育成了一種傷痛,學校生活讓人類很多美好的信念蒙羞,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還能把學校稱為學校嗎?對學校文化的反省、對教師工作邊界的重新審定,恰恰就是生命化教育邁出的意味深長的第一步。

作者簡介

張文質,詩人,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1+1新父母行動的發起人,長期致力於基礎教育和親職教育的理論研究與探索。著有《生命化教育的責任與夢想》《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的十字路口》《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幻想之眼》《教育的心靈之約》等,主編有《明日教育論壇》《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生命教育實驗教材》《活著就是幸福——生命讀本》《生命化教育探索叢書》《年度教師叢書》《教師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等。

目錄

星光再微弱,也有井口大的光芒
教育要回到生命的現場
“生命化”:讓教育不斷返歸耐心與謹慎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我們用心地去成全
從生命的基礎看基礎教育
我們是怎樣開展生命化教育課題研究的
附錄1:“生命化教育”的關鍵字(節選)
附錄2:教育,讓生命在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