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中秋》

《念奴嬌·中秋》

《念奴嬌·中秋》北宋詩人蘇軾寫的一首詞,表現出蘇軾對自由生活、美好現實的追求。

概況

【作品名稱】念奴嬌·中秋
【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蘇軾
【作品體裁】

原文

念奴嬌
中秋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排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注釋

①桂魄:月亮的別稱。古時稱月亮為魄,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周易參同契》卷下:“陽神曰魂,陰神曰魄”。秋碧,秋日晴朗的天空。 
②玉宇瓊閣:傳說中月宮裡神仙居住的樓宇。王嘉《拾遺記》載:翟乾祐與弟子在江邊賞月,有人問月中何有,翟讓弟子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月中“瓊樓玉宇爛然”。形容月中宮殿的精美。 
③乘鸞:《異聞錄》:“開元中,明皇與申天師游月中,見素娥十餘人,皓衣乘白鸞, 笑舞於廣庭大桂樹下。”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 
④清涼國:指月宮。唐陸龜蒙詩殘句:“溪山自是清涼國。” 
⑤煙樹歷歷: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煙樹:煙霧籠罩的樹木。歷歷:清楚可數。
⑥舉杯三句:唐李白《月下獨酌》詩:“舉酒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⑦今夕句:《詩經·唐風·綢纓》:“今夕何夕,見此涼人”。
⑧便欲三句:翻然,回飛的樣子。鵬翼,鵬鳥的翅膀。鵬,傳說中的大鳥。化用《莊子·逍遙遊》:“有鳥焉, 其名為鵬,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 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唐李白曾被稱為“謫仙人”,謂如神仙謫降人世。蘇軾也自比謫仙,故稱歸去。
⑨水晶二句:水晶宮,指清徹名淨的月宮。李肇《唐國史補》卷下:李舟以笛遺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 維舟吹之……甚為精壯, 山河可裂……及入破,呼吸盤擗,其笛應聲粉碎”。此喻胸中豪氣噴薄而出。李牟,或作李謨。

譯文

置身高樓,憑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長空萬里無雲,顯得更為遼闊無邊。月亮的光輝從天上照射下來,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宮的瓊樓玉宇上,仙女們乘鸞鳳自由自在的來來往往,我嚮往月宮中的清淨自由,秀麗的江山像圖畫般的美麗,看過去在朦朧的月色里,樹影婆娑。
現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邊自己的影子當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的度過如此良宵,邀月賞心,用酒澆愁,但悲愁還在。不要辜負了這良辰美景,此時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風歸去,在明淨的月宮裡,把橫笛吹的響徹雲霄,喚起人們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嚮往。

詞牌

【念奴嬌】
念奴是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調名本此。此調有平仄二體。《詞譜》以蘇軾“憑空跳遠”詞為平仄體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後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韻。此調宜於抒寫豪邁感情。東坡赤壁詞,句讀與各家詞微有出入,是變格。另有平韻格,以陳允平詞為正體,用者較少。又名《大江東去》、《千秋歲》、《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謠》、《壺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憑高眺遠,
●○○●(句)
見長空萬里,
●○⊙⊙●(豆)
雲無留跡。
●○○▲(仄韻)
桂魄飛來光射處,
⊙●⊙○○●●(句)
冷浸一天秋碧。
⊙●⊙○○▲(協仄韻)
玉宇瓊樓,
⊙●○○(句)
乘鸞來去,
○○⊙●(句)
人在清涼國。
⊙●○○▲(協仄韻)
江山如畫,
⊙○○●(豆)
望中煙樹歷歷。
⊙○○●⊙▲(協仄韻)
我醉拍手狂歌,
⊙●⊙●○○(句)
舉杯邀月,
○○⊙●(豆)
對影成三客。
○●○○▲(協仄韻)
起舞排徊風露下,
⊙●○○○●●(句)
今夕不知何夕。
⊙●○○○▲(協仄韻)
便欲乘風,
⊙●○○(句)
翻然歸去,
⊙○⊙●(句)
何用騎鵬翼。
⊙●○○▲(協仄韻)
水晶宮裡,
⊙○○●(豆)
一聲吹斷橫笛。
⊙○○●○△(協平韻)

作者

作者蘇軾作者蘇軾
蘇軾(1037~1101)著名文學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公元1079年(神宗元豐二年)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次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公元1094年(紹聖元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歸,次年卒於常州。
蘇軾詩、詞、文、書、畫皆工,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詞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衝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作品今存《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詞有《東坡樂府》等。

簡析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中秋,蘇軾在黃州時寫的,當時作者仍在被貶滴之中。
萬里無雲的天空,作者登高望月。面對廣闊的天空和皎潔的月亮,引起了無限的幻想,聯想到現實社會的醜惡及自己的不平坎坷,嚮往那虛無縹緲清靜自由的生活。這正是作者在苦悶時尋求解脫,自我寬慰的無可奈何的舉動,表現出對自由生活、美好現實的追求。
這首詞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大膽創造,富有浪漫主義想像,能喚起讀者的聯想,獲得豐富的美感和無窮的詩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