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手》

《心與手》,英文名Hearts and Hands 是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

簡介

《心與手》,英文名HeartsandHands是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

本篇小說,情節似乎很簡單,一位女士在火車上遇到了老朋友,卻發現老朋友的一隻手和另外一個人的手用手銬銬在了一起。故事就此在不同人物的對話中展開。女士發現朋友帶著手銬,一開始很驚訝,而朋友也很尷尬,但在恰當的時候另外一個被手銬銬著的人解釋了這一切,說自己是罪犯,她的朋友是一個警長。女士開始和朋友歡快地談論起來,之後,因為“罪犯”想吸菸,他們就告別了女士。故事即將結束,但卻在另外兩個旅客的對話中達到高潮。他們看似無意的對話,卻讓我們在腦海中已經形成的情節解構,原來,女士的那位朋友不是警長而是真正的罪犯,而那個自認為是罪犯的人才是真正的警長。

評價

故事結束,卻讓人回味無窮。除了類似於偵探小說一樣結論否定之前大腦中形成的假設的那種刺激外,我們還應該體驗到作者展示的一些生活中的“紳士”風度,比如善意、理解和對人的溫情。警長編造謊言是為了讓罪犯有些“面子”,不要給他造成心靈的重負,雖然他犯了罪,但他應該有作為人的基本的尊嚴。這種為別人著想,並非刻意為之,也不因人而異,而是一種人性深處的美好,這種美好似乎我們正在失去,或者說它也許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而我們沒有一雙能尋找到它的眼睛。整篇文章作者看似沒有感情上的任何介入,沒有任何抒情的成分,但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題目的時候,一切都豁然開朗了。

那個看似是罪犯的傢伙才是真正的警官,他洞察人類的弱點,並且勇於站出來為人類的弱點遮醜……甚至是在不惜一切地為一名該死的罪犯掩飾……你可以讀出那深深地埋在作者心底里的那句最著名的潛台詞(賠爺語):都是人,誰還能沒點兒過錯呢?呵呵,又一個仁慈的開拉達先生....當然,最經典的還是他特有的歐.亨利式的結尾。本篇惟一的疏忽是,要是那名警官是個左撇子的話,把犯人銬在自己的右手上就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歐·亨利作品

歐·亨利(O.Henry 1862~1910年),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SydneyPorter),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他的一生富於傳奇性,當過藥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他的創作緊隨莫泊桑和契訶夫之後,而又獨樹一幟。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之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