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變革
第一部《微軟模擬戰鬥飛行》獲得了飛行模擬器的許可權,採取了大量折衷方案,成功地將一流的圖形引擎與精確的飛行物理學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它為玩家提供了一個重遊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的機會,那幾年推出的同類飛行模擬遊戲似乎都漏掉了這個重要的環節。所以,當時這部遊戲推出之後,公眾都表現出非常容忍的態度,原諒了遊戲本身存在的一些小毛病,比如說雖然這部遊戲模擬的是太平洋戰場中的戰爭,遊戲中卻沒有一架可以飛行的俯衝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表面上看來,《微軟模擬戰鬥飛行3》似乎解決了前幾代遊戲中存在的最明顯的毛病:缺少動態戰役和良好的多人遊戲部分。《微軟模擬戰鬥飛行3》中有一場非常有趣的戰役,玩家不僅可以影響地面戰爭的進展(通過完成目標任務來直接的影響,或是花費一些你在戰鬥中積累的分值,發動地面進攻,來間接的影響)。除此之外,遊戲中還有一個協作式的多人遊戲(雖然是由單個的關卡組成),玩家可以駕駛轟炸機和戰鬥機。理論上,這部遊戲擁有你所想要的一切東西。但是一旦你真正駕駛起飛機,那又是一番不同的經驗了。這部遊戲中共有18種飛機,都是可以駕駛的。對於英國方而言,有Spitfire、Typhoon、Tempest、Mosquito、B-25Mitchell(美國造)以及Vampire等款式的噴氣機可供選擇;對於美國方而言,有P-47Thunderbolt、P-51Mustang、B-26Marauder、P-38Lightning、P-80ShootingStar等款式的噴氣機,還有正在實驗中的CurtissP-55Ascender;至於德國的飛行員,他們可以駕駛Me-109、FW-190、Ju-88、Me-262噴氣式戰鬥機,還有相當古怪的Go-229和Do-335。許多飛機都有各式各樣的變體,所以,飛機的總類型最後將超過30種。如果你喜歡的飛機類型在上述清單中找不著,那就說明這部遊戲中並沒有收入這種飛機類型。這部遊戲只是模擬了1943年——1945年中間歐洲發生的空戰,所以,不會出現象FlyingFortress或Liberator這樣的飛機類型。這一點就象在《微軟模擬戰鬥飛行2》中玩家不能駕駛Dauntlesses一樣奇怪。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小毗漏,主要是因為開發商將過多的精力放在開發新型的地形引擎而造成的負面影響之一,微軟公司希望這款引擎能夠將低空飛行的畫面製作得跟高空飛行一樣吸引人。他們幾乎是成功了,雖然總體卻顯得不太均勻。樹木和建築物看上去不錯,只不過地面紋理有時候出現中斷的現象,破壞了整個畫面。無論如何,集中表現地面的景象,對飛行模擬遊戲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尋常的表現手法。不過,要獲得如此細緻的圖像,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近似苛刻的硬體配置要求。除了高端處理器之外,還得配備一塊高級3D加速顯示卡,否則是無法欣賞到遊戲中大部分的視覺效果的,很少有飛機模擬遊戲會作出這樣的要求。即使在我們的2.4GHzPentium4電腦上,如果不選擇降低圖像質量,遊戲就會無法順暢的運行——即使將解析度調到1280x1024。後面將這台電腦上的GeForce3顯示卡換成了GeForce4,情況才有所改觀。不過,即使如此,無論將解析度調到多少,遊戲中間都會出現畫面停頓的現象。
遊戲中的飛機模型整體而言,是製作得非常華麗的,駕駛員的座艙就象《微軟模擬戰鬥飛行2》中一樣漂亮,有可以移動的控制臺。飛行動作的造型也設計得很好,不同的飛機類型,其飛行動作也有所不同。在較高的逼真度設定下,遊戲中各種因素的建模工作完成得很好,比如說引擎的轉矩,在初級飛行員的眼中,起飛就是一件比較有挑戰的事情。遊戲中的傷損模式也很不錯,因為《微軟模擬戰鬥飛行3》中有一些很精彩的特殊效果,展示了在空中飛行以及在戰鬥模式下的傷損情況。無論是圖形還是現實主義物理學,都是可升級的,也就是說不同的技術水平的玩家,不同的計算機硬體配置,都是有可能玩這部遊戲的。簡而言之,飛機的所有特點,從飛機的造型(飛機內部和外部)到飛機的飛行動作,都是一流的。雖然雲彩的效果看上去也很真實,它們是可以用在戰術戰略上,比如說飛機利用雲彩來作掩護。不過,總的來說,這部模擬遊戲最精彩的部分還應該是飛機。
在前幾部遊戲的基礎上,多人遊戲選擇也作了相應的改進,在《模擬戰鬥飛行3》中,玩家可以幾個人一起來完成某個任務,雖然不是戰役。遊戲中收入了一系列的獨一無二的歷史事件關卡,而且裡面還有不同的關卡選擇。當然,遊戲還將支持協作性多人遊戲方式。在這部遊戲中為什麼只挑選這些類型的飛機供飛行員駕駛呢?首先很容易理解,特別是當你看到遊戲中給定的戰役結構時。隨著戰爭一步步地展開,你將會獲得新式的飛機,到了遊戲的末尾,你甚至可以駕駛新型的噴氣機。使用不同的塗料方案,你還可以改變飛機的外形。另外該遊戲還具有一個角色扮演特點,玩家可以通過完成飛行任務來積累分數,這些分數可以用來提高某些技能,比如說視力、地心引力抗力、生命等。隨著戰爭的深入,你將會獲得更好的飛機,從而加強了戰役的連貫性。象遊戲結尾出現的噴氣機,其實就是一種獎勵形式。
特色系統
動態戰役是這部遊戲最大的組成部分之一,有各式各樣的任務選擇。在不同的地圖區域,遊戲都會生成一系列可能的目標任務,如果你能夠成功地完成這些任務,最終你將可以到達這塊地區的最前線。如果你能夠積攢到足夠多的威信值,你將可以對某些地區發動地面進攻,這其實就是間接地擴大了戰區,將前線往外挪。不過,這樣做將會耗費大量的威信值,所以,當你決定發動一場地面進攻的話,一定要慎重一些,制訂一份全面的戰略計畫。這個點子很不錯,而且無論你飛行到哪個地區,遊戲都會自動地生成戰場、高射炮以及其它東西,永遠充滿新鮮感。如果你偏離了飛行座標,你將會陷入很大的麻煩中。並不是說你完成了任務,就一定能夠守住戰役的前線,即使你贏了幾場戰鬥,但是輸掉了整場戰爭,你一定會很受打擊。如果遊戲核心的劇情能夠設計得更好,玩家的失落感或許會少一些。遊戲的引擎似乎也有一些怪癖。其中最奇怪的地方就是,AI飛行員將水平轟炸機轉變成俯衝轟炸機的方式。當你看到B-25Mitchells突然做俯衝飛行、眨眼之間將一座大橋炸成碎塊的場面時,一定會覺得很突兀。轟炸機本身也存在一個毛病,安裝在槍炮位置上的圖示儀並非與槍口處於同一條直線上。這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射擊的難度,而且常常讓人很惱火。遊戲中飛機飛行時發出的聲音模仿得很好,唯一不足就是缺少無線電廣播頻道的聲音,只有當你的僚機確認接受任務時,才會發出一點聲音。另外,整個遊戲的感覺就象是你在參加一場個人戰爭。遊戲中沒有飛行記錄器,雖然在文檔中有提到這個東西。顯然,它是在遊戲推出前不久被刪除的。而且,遊戲中也沒有關卡編輯器。
如果你有機會靜下心來玩一玩這部遊戲,你也許會注意到,開發商仍然在不懈地解決第一部遊戲在1996年推出時湧現出來的技術難題,一般人可能早就放棄了。就如前面所提到的,這部遊戲的飛行模式和圖像都是一流的。六年前這個系列或許是當時市面上最出色的飛行模擬遊戲。雖然從1998年開始,《歐洲空戰》就已經不是圖像最漂亮的遊戲,它的飛行模式也不是最逼真的,雖然那一年飛行模擬遊戲市場異常繁榮,但是在眾多的作品,它是唯一一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二戰模擬遊戲。這絕對不是出於偶然。市場上出現了幾部里程碑式的模擬遊戲,將這個遊戲流派的水準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雖然各個遊戲側重的方面不同——不僅要模仿駕駛員座艙、起飛和降落以及空中混亂,而且還要將這些因素融入到目標任務和戰役中,讓你感覺到自己真的是戰爭的一份子。從另一方面來說,《模擬戰鬥飛行3》確實讓你感覺到自己在使用一套漂亮的、套用了合適技術的電腦程式。它有它的長處,不過如果你在幾年前玩過《Rowan的英國戰爭》和《IL-2Sturmovik》等遊戲的話,你會失望地發現,它們的技術已經領先於《模擬戰鬥飛行3》了。
如果你以前沒有玩過飛行模擬遊戲,如果你正在尋找一部最傑出的、以二戰西線空戰為體裁的遊戲,如果你想親自嘗試一下駕駛Mustangs、Thunderbolts、Focke-Wulfs等戰鬥機的樂趣,不妨購買一張《歐洲空戰(EuropeanAirWar)》吧。它的價格很便宜,而且在今天的計算機系統上運行得很流暢。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你已經是一個身經百戰的飛行模擬遊戲迷了,如果你已經厭倦了《歐洲空戰》,而在尋找另一部反映西線戰事的空戰遊戲,《模擬戰鬥飛行3》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不過你一定要配備一塊上好的顯示卡,而且不要指望這部遊戲中會出現太多的新事物。
微軟飛行模擬歷史
20世紀70年代,BruceArtwick是美國伊利諾斯州大學的電機工程研究生。作為一個熱情的飛行員,飛行原理成為他碩士工作的焦點是很自然的事情。在他1975年5月的論文中,題為“Aversatilecomputer-generateddynamicflightdisplay”(通用的計算機生成的動態飛行顯示),他表達了飛行器的飛行模型,顯示在計算機螢幕上。他證明摩托羅拉6800處理器(第一個可用的微型處理器)能夠處理實時飛行模擬所需要的數學和圖形運算,簡而言之,第一個飛行模擬器就這樣誕生了。
在1978年他和StuMoment一起建立了他們自己的軟體公司,名字叫SubLOGIC,開始為6800,6502,8080和其他處理器開發圖形軟體。在1979年他決定在他的論文中模型的基礎上更深入一步為蘋果II型電腦開發一個飛行模擬程式(基於6502處理器),不久以後有一個版本叫RadioShackTRS-80。兩個版本都是完全的以各自的機器碼編碼。在1980年1月,SubLOGICFS1初涉市場。截止1981年,飛行模擬據說是蘋果電腦上銷售最好的軟體。到1997年底,微軟聲名已經出售不少於1千萬份的各種版本FS拷貝,使其成為娛樂方面銷售最好的軟體。在2000年微軟飛行模擬以1999年6月前2100萬拷貝銷售量獲得了吉尼斯世界記錄。我們當然要歸功於一個人BruceArtwick。但是他的工作變得不再為人忽視。另一個來自Redmond的不起眼的人建立了自己的稱為微軟(Microsoft)的小型軟體公司,同時他把注意力從C64轉移到新開發的IBMPC上。蓋茨這個人為了獲得FS的許可證而和IBM進行了一場價格戰。微軟贏得了青睞,就像Artwick說的,“小公司的氣氛非常好,作為消費產品部門的負責人VernRaburn的態度非常的真誠。”因此微軟獲得了和BruceArtwick的聯合許可證。
在1982年11月,微軟飛行模擬1.01作為第一個PC上的娛樂軟體開始在市場上銷售,不久以後有第二版。BruceArtwick開發了新的和成熟的坐標系系統。
在隨後的多年裡,SubLOGIC和微軟發布了很多版本,不斷改進軟體的性能和功能,還為多種計算機平台開發了相應的版本。
1988年BruceArtwick離開SubLOGIC創立了自己的公司BAO,專門開發和行銷飛行模擬產品,全神貫注於微軟飛行模擬。次年,微軟飛行模擬3.0版本發布,第一次允許從外部觀察飛機。而以前的版本如Amiga,Macintash上的已經顯示出大多數這些特徵。
1989年有一個類似的改進版本4.0,也是Macintash上的最後版本。1990年開始,通過發行BAO開發的飛機和地景設計而確立了全新的時代,這個版本首次允許用戶生成自己的地景和飛機。
運行於PC上的新版本飛行模擬器不斷的被BAO/微軟前後推出。如BruceArtwick自己有一次提到的,奇數版本包含新技術和新功能,而偶數版本則是最佳化版本。那時也有其他公司參與,如Microscene開發了很多標準的和擴展的地景。著名的例子如非常棒的加勒比風景。
Artwick開發的最後版本是運行於Windows95上的FS6.0。根據他自己說的,偶數版本號是改進版本,雖然很多特徵都改善了,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由於移植到windows系統上,改善了幀頻率,解析度也改進了。就在基於windows95版本的飛行模擬發行不久前,BruceArtwick向微軟出售了自己的公司BAO。就像他自己在一本雜誌上他承認象BAO這樣的小公司總體上不可能具備滿足計算機娛樂世界的需求而得以存活的必要的資源,特別是飛行模擬。BAO的大多數開發者加入到了微軟公司。BruceArtwick自己則沒有到微軟工作,但是他繼續以監察員和顧問的身份和微軟的飛行模擬開發活動有關。大概在同時,SubLOGIC由Sierra接管,他是另一個在娛樂方面的大商業企業,來開發一個競爭性的飛行模擬稱為ProPilot。
在1996-2000之間發行了兩個新版本的飛行模擬。FS98在1997年8月進入市場,作為飛行模擬的15年紀念產品。吹噓說全球銷售超過1千萬拷貝。這實際上可以成為大部分是維護性質的發行,儘管如此還是包含了不少新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鏇轉機翼直升機模擬,相比前輩在操作方面也有不少改進。
FS2000可以運行於windows95,98,ME,2000系統上。此版本中有用於地景資料庫的3D標高格線,這讓事實上早期的地景或多或少的有點過時,但是可以通過一個大的因子來改進地景的真實度。這裡也可以看出Artwick選擇把BAO賣給微軟是明智的,據說這個版本的開發者有130多人。
2006年下半年發布的第10代微軟飛行模擬將會開啟新的時代,程式在很多方面又有很大的提升。
飛行模擬的開發帶動了很多其他活動,幾乎是一個飛行模擬產業。很多小公司製作和銷售各種外掛程式。但是那可能是飛行模擬歷史的完全不同的篇章。有一件是清楚的,對於我們每日的快樂好像欠BruceArtwick一個人情。也請不要忘記微軟在延續這個傳奇方面做的卓越的努力。
操作說明
註:Num-小鍵盤鍵位,打開時用於視角調整,關閉時用於控制舵面Botton-搖桿鍵位
以下基本按設定選單(Options-ControlOptions)順序排列並作適當調整補充,可按照習慣自行更改默認鍵位。
Simualtor commands | 模擬類指令 | |
Bail out | 跳傘 | O(連按三次) |
Checklist | 檢查表 | N |
Cycle info | 運行信息 | Z |
Exit warp/time compress | 時間壓縮 | Ctrl X |
Help | 查閱幫助 | F1 |
Quick Reference Card | 鍵盤指令快速檢索 | F2 |
Next waypoint | 下一個導航點 | Shift W |
Previous waypoint | 上一個導航點 | Ctrl W |
Skip to next waypoint | 跳到下一導航點 | X |
Mission briefing | 任務簡報 | M |
Pause | 遊戲暫停 | P |
Quit game | 退出遊戲 | Ctrl Q |
Quit immediately | 立即退出遊戲 | Ctrl Shift Q |
Screenshot | 截圖 | Ctrl ; |
Sound | 音效 | Q |
調出設定選項/結束任務 | Esc | |
Control surface commands | 控制面指令 | |
Autotrim | 自動配平 | Ctrl A |
Ailerons trim left | 副翼向左配平 | Ctrl Num 4 |
Ailerons trim right | 副翼向右配平 | Ctrl Num 6 |
Ailerons & rudder center | 副翼與方向舵置中 | Num 5 |
Ailerons left(bank left) | 向左壓坡度(左副翼) | Num 4 |
Ailerons right(bank right) | 向右壓坡度(右副翼) | Num 6 |
Elevator down | 升降舵向下 | Num 8 |
Elevator up | 升降舵向上 | Num 2 |
Elevator trim down | 升降舵向下配平 | Num 7 |
Elevator trim up | 升降舵向上配平 | Num 1 |
Rudder left | 向左偏航(方向舵) | Num 0 |
Rudder right | 向右偏航(方向舵) | Num 3 |
Rudder trim left | 方向舵向左配平 | Ctrl Num 0 |
Rudder trim right | 方向舵向右配平 | Ctrl Num 3 |
Engine commands | 發動機控制指令 | |
Engine 1-4 select | 選擇1~4號發動機 | Shift 1~4 |
Engine 1-4 deselect | 取消選擇1~4號發動機 | Ctrl 1~4 |
Engine auto-start | 發動機自動啟動 | E |
Engines all select | 選擇所有發動機 | Shift 5 |
Magneto decrease | 發電機降低電壓 | Shift M |
Magneto increase | 發電機增加電壓 | Ctrl M |
Master battery/alternator | 主電池/發電機切換 | Ctrl B |
Mixture decrease incrementally | 油氣混合比遞減 | Ctrl - |
Mixture enrich incrementally | 油氣混合比遞增 | Ctrl = |
Mixture idle cutoff | 油氣混合比怠速切斷 | Ctrl Shift F6 |
Mixture full rich | 油氣混合比全富油 | Ctrl Shift F7 |
Prop decrease RPM incrementally | 螺鏇槳轉速遞減 | Shift - |
Prop increase RPM incrementally | 螺鏇槳轉速遞增 | Shift = |
Prop min RPM | 螺鏇槳轉速最小 | Ctrl F6 |
Prop max RPM | 螺鏇槳轉速最大 | Ctrl F7 |
Starters | 啟動裝置 | Ctrl S |
Throttle 10% | 油門開到10% | 1 |
Throttle 20% | 油門開到20% | 2 |
Throttle 30% | 油門開到30% | 3 |
Throttle 40% | 油門開到40% | 4 |
Throttle 50% | 油門開到50% | 5 |
Throttle 60% | 油門開到60% | 6 |
Throttle 70% | 油門開到70% | 7 |
Throttle 80% | 油門開到80% | 8 |
Throttle 90% | 油門開到90% | 9 |
Throttle full | 油門全開 | 0 |
Throttle decrease incrementally | 油門遞減 | - |
Throttle increase incrementally | 油門遞增 | = |
General aircraft commands | 一般飛行指令 | |
Brakes | 剎車 | B |
左輪剎車 | , | |
右輪剎車 | . | |
Brakes parking | 剎車停靠 | Ctrl Shift B |
Canopy open/close | 座艙罩 開啟/閉合 | Shift C |
Flaps extand fully | 襟翼全部放開 | Shift F |
Flaps extand incrementally | 襟翼逐漸放開 | F or Button 5 |
Flaps retract fully | 襟翼全部收回 | Shift V |
Flaps retract incrementally | 襟翼逐漸收回 | V or Button 6 |
Landing gear up/down | 起落架 收起/放下 | G |
起落架手動控制 | Shift G | |
Panel lights | 儀表燈光 | L |
Spoilers/dive brakes | 俯衝剎車 | D |
Tailwheel lock | 尾部機輪鎖定 | Shift L |
View commands | 視角控制指令 | |
Cockpit | 座艙視角 | F3 |
Next view | 下一視角 | F4 |
Previous view | 上一視角 | Shift F4 |
Chase view | 追擊視角 | Ctrl F4 |
Bomb/rockes view | 炸彈/火箭視角 | F9 |
Eyepoint move forward | 視點向前平移 | Ctrl Backspace |
Eyepoint move backward | 視點向後平移 | Ctrl Enter |
Eyepoint move left | 視點向左平移 | Ctrl Shift Backspace |
Eyepoint move right | 視點向右平移 | Ctrl Shift Enter |
Eyepoint move up | 視點向上平移 | Shift Enter |
Eyepoint move down | 視點向下平移 | Shift Backspace |
Eyepoint reset | 視點重置 | Ctrl Shift SPACE |
Float view | 浮動視角 | Shift F6 |
Flyby view | 飛越視角 | Shift F9 |
Look up | 往上看 | Shift Num 8 |
Look up/left | 往上左方看 | Shift Num 7 |
Look up/right | 往上右方看 | Shift Num 9 |
Look down | 往下看 | Shift Num 2 |
Look down/left | 往下左方看 | Shift Num 1 |
Look down/right | 往下右方看 | Shift Num 3 |
Pan left | 鏡頭向左 | Shift Num 4 |
Pan right | 鏡頭向右 | Shift Num 6 |
Toggle kill labels | 切換擊落標識 | Ctrl Shift / |
Toggle label types | 切換標識樣式 | Ctrl / |
Toggle player/target view | 切換玩家/目標視角 | Ctrl Shift F4 |
Toggle rank labels | 切換軍階標識 | Shift / |
Toggle scroll/snap view | scroll lock | |
Zoom in | 放大畫面 | ] |
Zoom out | 縮小畫面 | [ |
Weapon commands | 武器控制指令 | |
Fire guns and cannon | 機槍和機炮開火 | SPACE or Button 1 |
Fire only cannon | 機炮開火 | Ctrl SPACE or Button 2 |
Fire only guns | 機槍開火 | Shift SPACE |
Fire/drop ordnance | 炸彈/火箭投射 | Enter or Button 3 |
jettison selected weapon | 丟棄彈藥 | Ctrl J |
Refill selected weapon | 重裝彈藥 | Shift J |
Select next weapon | 選擇下一項武器 | BACKSPACE or Button 4 |
Select payload | 選擇掛載 | Shift S |
Multiplayers commands | 多人聯網指令 | |
Change chat target | 切換通訊對象 | Ctrl T |
Chat window | 通訊視窗 | C |
Host settings | 主機設定 | Ctrl H |
Show scores | 顯示得分 | Ctrl Shift S |
Display commands | 顯示指令 | |
Aircraft labels | 飛機標識 | Ctrl Shift L |
Brackers | 托架 | Ctrl Shift I |
Tactical display | 選擇戰術目標顯示模式 | T |
Cycle tactical display | 戰術目標顯示開/關 | Shift T |
Cycle tactical display range | 改變戰術目標顯示範圍 | Ctrl Shift T |
Display text | 狀態信息 | Shift D |
Enemy indicator | 敵機信息指示 | I |
HUD | 主要儀表顯示 | F5 |
HUD gauge 1~5 | 主要儀表#1~5顯示開/關 | Ctrl Shift 1~5 |
Measurement system | 儀表單位改換 | U or Ctrl F5 |
Next friend | 下一個友機 | Ctrl Tab |
Previous friend | 上一個友機 | Ctrl Shift Tab |
Next terget | 下一個目標 | Tab or Button 7 |
Previous terget | 上一個目標 | Shift Tab |
padlock view | 鎖定視角 | ' or Button 8 |
Clear target | 取消目標 | Shift ' |
Target attacker | 目標攻擊 | Ctrl ' |
Combat commands | 戰鬥指令 | |
Go to pilot seat | 回到飛行員位置 | F6 |
Cycle bombardier seat | 切換投彈手位置 | F7 |
Cycle gunners seats | 輪換機槍手位置 | F8 |
Cycle gunners seats backwards | 逆向輪換機槍手位置 | Shift F8 |
Drop external fuel tanks | 丟棄外掛副油箱 | Ctrl Shift D |
Open/close bomb bay doors | 彈艙門開啟/關閉 | Shift B |
War Emergency Power | 使用緊急戰鬥輔助動力(WEP) | W |
Wingmen commands | 僚機指令 | |
Reply affirmative | 答覆同意 | Shift A |
Reply negative | 答覆反對 | Shift N |
Wingmen attack | 攻擊 | A |
Wingmen help | 求救 | H |
Wingmen rejoin | 重新加入編隊 | R |
Wingmen split | 散開編隊 | S |
Extension commands | 外部指令 | |
Cowl flaps close | 整流罩阻力板關閉 | Ctrl E |
Cowl flaps open | 整流罩阻力板開啟 | Shift E |
Tailhook | 尾鉤收放 | Shift H |
Wings fold/unfold | 機翼摺疊 | Ctrl Shift W |
相關詞條
《微軟模擬飛行X》《微軟模擬戰鬥飛行2》
《微軟模擬飛行2002》
《微軟模擬飛行2000》
《微軟模擬飛行2004:飛行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