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生理》

《循環生理》一部醫學類專業圖書。

循環生理

實驗十動脈血壓的直接測定及其影響因素

[目的] 學習動脈血壓直接測定的急性實驗方法,觀察某些神經、體液因素對動脈血壓的影響。

[原理] 動脈血壓是心臟和血管功能的綜合指標,通常是相對穩定的,這種相對穩定性是靠神經、體液的調節實現的。神經調節是指中樞神經系統通過反射調節心血管的活動。各種內外感受器的傳入信息進入心血管中樞,經整合處理時,改變支配心臟和血管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的緊張性活動,進而使動脈血壓得到調節。如交感神經興奮,末稍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作用於心肌細胞膜上β1受體,使心率加快,傳導加速,收縮力增強,從而心輸出量增加,動脈血壓升高。迷走神經興奮,末稍釋放乙醯膽鹼,作用於心肌細胞膜上M受體,引起心率減慢,興奮傳導減慢,收縮力減弱,從而心輸出量減少,動脈血壓降低。

支配血管的植物性神經主要是交感縮血管神經,興奮時末稍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作用於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上的α受體,使平滑肌收縮,血管口徑變小,外周阻力增大,血壓升高;若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作用於血管平滑肌的β2受體,則使平滑肌舒張,血管口徑變大,外周阻力減小,血壓降低。體液調節也是影響心血管活動的重要因素,以腎上腺髓質釋放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為主。腎上腺素作用於α、β受體,使心跳加速,興奮傳導加速,心肌收縮力加強,心輸出量增加,血壓升高。對血管作用則取決於哪種受體占優勢。一般在整體情況下,小劑量腎上腺素主要引起體內血液重新分配,對總外周阻力影響不大;但超生理劑量可使外周阻力明顯升高。體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主要作用於α受體,引起外周血管廣泛收縮,增大外周阻力,使動脈血壓升高。對心臟作用較小,強心作用不如腎上腺素。外源性給予時常由於明顯的血壓升高而反射性地引起心率減慢。

[實驗動物]

[器材及藥品] Pclab多媒體實驗系統、壓力換能器、保護電極、動脈導管、三通管、注射器、動脈夾、試管夾、鐵支架、兔手術台、手術器械、玻璃分針、有色絲線、脫脂棉。2%戊巴比妥鈉(或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3.8%檸檬酸鈉(或0.5%肝素生理鹽水),生理鹽水、0.01%腎上腺素溶液,0.001%乙醯膽鹼溶液。

[方法與步驟]

一、儀器裝置

1.將壓力換能器插頭連到相應通道的輸人插座(選用第2或3通道),壓力腔內充滿抗凝液體,排除氣泡,經三通管與動脈導管相連。

2.開機啟動Pclab操作界面。設定參數:顯示模式:連續記錄;輸入方式:DC;觸發方式:刺激器觸發;刺激模式:單刺激或串刺激(中等強度);放大倍數:200~500倍;採樣間隔:1ms。

3.為血壓感測器(壓力換能器)定標(見本實驗後附部分,此處略)。

二、手術操作

1.麻醉:稱重後,動物用2%戊巴比妥鈉按1ml/kg體重(或20%氨基甲酸乙酯5ml/kg)由耳緣靜脈注入,麻醉後,動物背位固定於手術台上。

注意:注射過程中注意觀察動物肌張力、呼吸頻率及角膜反射變化,防止麻醉過深,並遵循“先快後慢”的注射原則(尤指戊巴比妥鈉)。

2.分離頸部神經和血管:剪去頸部被毛,沿正中線作5~7cm切口,再沿氣管鈍性分離皮下組織和肌肉,將胸鎖乳突肌向外側分開,即可見到位於氣管兩側的血管神經束(如圖28所示),輕輕分離右側減壓神經、交感神經及雙側的迷走神經、頸動脈,分別下穿不同色線備用。

3.動脈插管:分離左側頸動脈2~3cm(儘量向頭端分離),動脈夾夾閉其近心端,穿線結紮其頭端,血管下穿線備用。在頭端結紮線的近端剪一斜口,將充滿抗凝液的動脈導管由切口處向心臟方向插入動脈內,用線紮緊動脈套管,打開三通和動脈夾,待血壓穩定後,開始實驗。調節放大倍數及X、Y軸壓縮、擴展比,圖形合適後,進入“寫盤”狀態。

三、觀察項目(需要時請按“標記”按鈕逐一作標記。)

1.記錄正常血壓曲線:識別心搏波、呼吸波和梅耶氏波,動脈血壓隨心室的收縮和舒張而變化。心室收縮時血壓上升,心室舒張時血壓下降,這種血壓隨心動周期的波動稱為“一級波”(心搏波),其頻率與心率一致。此外動脈血壓也隨呼吸而變化,吸氣時血壓先是下降,繼而上升,呼氣時血壓先是上升,繼而下降,這種波動叫“二級波”(呼吸波),其頻率與呼吸頻率一致。有時可見到一種低頻率(幾次到幾十次呼吸為一周期)的緩慢波動稱為“三級波”(梅耶氏波),可能與心血管運動中樞緊張性的周期性變化有關。

2.地心引力的影響:鬆開後肢固定繩,並迅速抬起後肢使之高於心臟位置(保持心臟水平位),此時血壓有何變化?

3.夾閉頸動脈:夾閉對側頸動脈,阻斷血流15s,觀察血壓變化。

4.用薄橡皮手套將動物的鼻子和嘴套起,使其中有少量空氣,一段時間後手套內CO2濃度逐漸升高,觀察此時血壓變化。

5.刺激減壓神經:用中等強度電刺激減壓神經,觀察血壓變化。血壓恢復後,用兩絲線分別結紮減壓神經,並在兩結間剪斷,觀察血壓變化。分別電刺激向中端和離中端,觀察血壓變化。

6.刺激迷走神經:用中等強度電刺激迷走神經,觀察血壓變化。結紮並於結的向中端剪斷一側迷走神經,血壓有何變化?刺激迷走神經離中端,血壓有何變化?剪斷另一側迷走神經,血壓有何變化?再刺激減壓神經向離中端,觀察血壓變化。

7.耳緣靜脈注射0.01%腎上腺素0.2~0.3ml,觀察血壓變化。

8.耳緣靜脈注射0.001%乙醯膽鹼0.1~0.2ml,觀察血壓變化。

9.血容量改變對血壓的影響:自對側頸動脈放血10ml,血壓有何變化?然後自耳緣靜脈注入20ml38℃生理鹽水,血壓有何變化?

10.點擊“停止”按鈕,結束採樣,換名存檔,並編輯、列印輸出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1.每項實驗後須待血壓基本恢復正常後再進行下一項。

2.動脈套管與頸動脈保持平行位置,防止刺破動脈或堵塞管口。壓力傳導系統應嚴格密封。

3.注意動物保暖及麻醉深度,若實驗時間較長,麻醉變淺可酌量補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