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名稱】《廬山東林雜詩》
【名稱】《游廬山》
【年代】東晉
【作者】釋慧遠
【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
廬山東林雜詩
崇岩吐清氣,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游,徑然忘所適。
揮手撫雲門,靈關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作品鑑賞
此詩一題作“游廬山”。東林即東林寺,晉江州刺史桓伊為慧遠所建,時有釋慧永,先居西林,此在其東,故名。故址在今江西廬山。公元386年(晉太元十一年)建成,慧遠住持東林後,弘法傳道,直至公元416年(義熙十年)逝世。詩當作於其間。
開首四句寫東林勝景:奇峰突起,山嵐雲蒸,恍然仙境。首句“崇岩”,當指香爐峰。慧遠《廬山記》云:“東南有香爐山,孤峰秀起,游氣籠其上,則棼氳若煙。”唐李白《望廬山瀑布》詩“日照香爐生紫煙”云云與慧遠首句,實同詠一景。“吐清氣”與“生紫煙”俱指山嵐裊裊上升之貌,傳寫出廬山特有勝景,名僧詩仙,雖異代而有同工之妙。次句“幽岫棲神跡”,綰合廬山掌故。據慧遠自道:“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際,……受道於仙人,共游此山,遂托室崖岫,即岩成館,故時人謂其所止為神仙之廬,因以名山焉”。(《廬山記略》)可見山中的紫氣祥雲在這位高僧看來並非偶然,而是此地神蹤仙跡的顯現。由此山間的氣象亦不同凡境,“希聲”二句極寫山中之靜,但這種寂靜,並不是無聲的沉默,而是動之極、響之極。雖聽之無聲但此中卻有群籟奏鳴,此是天地宇宙間最大最廣泛的聲響。正如《老子》說:“大音希聲”,“聽之不聞名曰希。”在無聲之中有萬竅號呼,於寂靜之中有生命的律動,諳通佛理的慧遠懂得動靜相生的辯證法,於是他在描寫了大音希聲的山中寂靜後,又平添了幾聲山流(溜)的涓滴,令讀者想起六朝詩人王籍“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若耶溪》)中的意趣。
但是,雲遊此地的慧遠,雖寄興與神仙之廬,其目的並不是寓情山水,留連光景,而是“懷仁山林,隱居求志”。(謝靈運《遠法師誄》)弘揚佛法大道。所以,作者的意趣所向,並不是山川風光本身,而是通過身游佳境,抒發從中感悟到的玄理妙道。因此“有客”以下十句,全是即景述懷,藉機談玄。詩中之客,當是作者自謂。這位高僧獨行山林,神思冥冥,探幽索隱,在思味人生宇宙妙諦玄機。當時名士支遁《詠懷詩》云:“道會貴冥想,罔象攝玄珠。”名僧與高士都講究內心的參省,通過神遊無極而探驪得珠。這就是慧遠“冥游”的目的。因為作者所重在神遊而不是身游,所以他是徑然獨往,不問所至。外界的山林風光,不過是觸發玄機,感悟妙理的媒介。身行山間的慧遠,目睹脫落塵俗的勝景,感到新的解脫與超悟。“揮手撫雲門,靈關安足辟”。雲門即閘門,晉左思《蜀都賦》:“指渠口以為雲門,灑滮池而為陸澤。”唐張銑註:“言水自渠而灌田,故指渠口為雲門,猶雲來則雨至也。”由渠水周流,澤被四方,作者似乎想起了“智者樂水”(《論語·雍也》)的古訓,《韓詩外傳》卷三云:“夫水者,緣理而行,不遺小閒,似有智者。”高僧由水悟道,其心智融暢,自謂靈府(心)本無關隘,當不必來疏辟求通。此時高僧慧心周流,智浪騰踴,妙觸玄機,心扃既開,目擊道存,一切玄機妙理俱歷歷在前,“流心”兩句正寫出這種心情。
“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兩句通過設問,將作者的冥游,導向一個思辯的焦點:怎樣才能不展沖天之羽,卻奮飛於九霄雲天呢?作者企求超乎物外,心游無極,他的願望在東林冥游中得到了欣慰的滿足:“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這二句是對他的自問作答,也是全篇的結語。佛教之“妙”,含無上精微意。《法華玄義》曰:“妙者,褒美不可思議之法也。”此上句謂如自心能臻無上之妙境,則不管所趣(同趨)至何,無論是身在塵世還是羽化登仙俱同歸一極,無復等差。慧遠從身游而至心游,歸結為這樣一個精微無上的妙諦玄義。並當下說法,告諭善男信女,這樣身歷其境的豁然超悟,其效果差勝於儒家修身的“三益”之法。《論語·季氏》云:“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和正道直行的人為友),友諒,友多聞,益也。”
這首詩出自一代高僧之手,其脫落塵滓的逸懷高風自不待言。即是寫景狀物亦見其方外之人的本色,開首四句寫山景清靜脫俗,幽韻泠然。唐劉禹錫曾云:“釋子詩,因定得境,故清;由悟遣言,故慧”。(轉引自《清詩話續編·詩筏》)後十句作者雖旨在申發游山的理趣,但因作者修養深厚,覃思精微,如其中“智者樂水”之意,感至理現之旨,妙同趣均之說,俱有益人心智之效。此同當時清流侈言名理的玄言詩不可等量齊觀。
廬山在東晉初葉即為棲逸之地。玄學家有翟湯,名僧有竺曇無蘭。然只有慧遠住持東林後,廬山之名才播揚天下。慧遠於此大弘彌勒淨土之法,結社蓮宗,廬山東林遂成為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這首詩作為一代高僧的名跡,不僅在當時得到當時不少人的尊奉唱和(如劉程之、王喬之、張野俱有《奉和慧遠遊廬山詩》),即使在現在也將為名山古剎添色不少。
作者簡介
釋慧遠 (334-416)晉代高僧,被尊為淨土宗初祖。雁門樓煩(今山西代縣)人,俗家姓賈。從小好書,博綜,六經,尤善老莊。年二十一,擬赴江東從范宣子受學,因中原戰亂,未能如願。其時釋道安在太行山脈的恆山立寺弘法,慧遠聽說,乃與其弟慧持前往依止。他聽道安講《般若經》,即豁然而悟,披剃出家,深得道安器重。慧遠年二十四,開始弘法。其後時局動亂,顛沛流離。後進廬山住在龍泉精舍,得刺史桓伊之助,修東林寺。住東林三十餘年,“影不出山,跡不入俗”。慧遠嚴持戒律,學識淵博,對佛教事業貢獻巨大。他主持的廬山東林,成為當時南方佛教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