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稱理論:市場運行的自然法則》

《對稱理論:市場運行的自然法則》

《對稱理論:市場運行的自然法則》中大量的實例告訴投資者機會可能會在哪些區域產生,以及趨勢到達哪些區域有可能發生反轉。對稱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證券市場也不例外。對稱理論是一種全新的交易理論和方法,是判斷、確認行情趨勢的底部和頂部、反轉和反彈的技術分析理論,簡單易用、準確率高。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適用於股票、期貨、外匯、債券交易的技術分析經典理論

作者簡介

冷風樹(原名:冷風述;網名:矮人撕毯)股票、期貨職業交易者,市場對稱理論的創立者,狼巡成本均線、狼巡OBWM等系列指標的開發者。擅長中長線操作,作風穩健。對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有深入的研究,認為價值投資僅適合於熊市末期和牛市初、中期。著有《投機的魅力》、《如何選擇超級牛股》。

目錄

第一章關於市場對稱性
1.測不準原理
2.金融市場的對稱性
3.對稱性與行情預測
第二章時間的對稱性
1.上證指數的時間對稱關係
2.浦發銀行的時間對稱關係
3.日經指數的時間對稱關係
4.恒生指數的時間對稱關係
5.美元日元的時間對稱關係
6.歐元美元的時間對稱關係
7.現貨黃金的時間對稱關係
8.玉米連續的時間對稱關係
9.上證指數本次上漲行情對稱性
10.招商輪船的日線時間對稱關係
11.道·瓊斯工業股平均指數漲跌的時間部分記錄
第三章價格的對稱性
1.價格的對稱性
2.如何確認未來行情頂部和底部的阻力位
3.對稱性的變異
4.對稱性的蝶形
5.對稱性確認反彈和反轉
6.如何確認突破方向
7.加速與無力
8.對稱性測上升和下跌
9.用對稱理論確認市場中的殺手行情
10.對稱性與K線的結合運用
11.對稱性與均線的結合運用
12.不同周期的畫法
13.對稱性與黃金分割
14.對稱理論與趨勢通道
15.對稱理論與亞當理論
16.對稱理論與波浪理論
17.對稱理論與頭肩頂
18.如何確認牛市和熊市的臨界點
第四章對稱理論的實際套用
1.確認轉勢順勢買入
2.確認未來盈利空間和阻力位
3.加碼止損減倉出局
第五章交易者的七大管理策略
1.交易目標管理
2.交易機會管理
3.市場趨勢管理
4.交易風險管理
5.資金管理
6.利潤管理
7.行為管理
第六章全球指數對稱實例
1.上證綜指
2.深證成指
3.恒生指數
4.日經指數
5.道瓊斯指數
6.納斯達克指數
7.標普500指數
8.CRB指數
9.美元指數
10.大豆期貨
11.柴油連續
第七章全球外匯對稱實例
1.歐元美元
2.美元日元
3.英鎊美元
4.美元瑞郎
5.美元加元
6.澳元美元
第八章用對稱性選擇即將飆升的股票
第九章虛擬未來行情
後記

前言

記得剛入投機市場的那一年,我什麼都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股票是什麼、期貨是什麼,我從來就沒和這些東西碰過面,只知道這東西能讓人賺錢,也能讓人賠錢。後來因為朋友的不斷慫恿,我湊了3萬塊錢進入到股市中。但不久這些錢就虧掉一大半,只剩下1萬多塊。我趕緊退出了,並發誓再也不玩那東西了,那東西是給有錢人玩的。
後來因為生活所迫,我再一次進入投機市場。這次我學乖了,在入市之前。我就看了許多有關股市和期貨知識的書籍,我要先武裝一下自己的頭腦,不想再一次因無知而虧損了。人好像都這樣,只有虧光了才能真正地冷靜下來。
我買了很多股市交易方面的書籍,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等,凡是能夠預測市場的我都買來了,甚至包括周易八卦。我希望通過努力讓自己的預測能力超凡脫俗。
我不斷地研究著波浪理論和江恩理論,但進展並不如意,波浪理論我根本不知道哪是第一浪,哪是第二浪;江恩理論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波動法則到底是什麼。
記得那時候我幾個月閉門不出門,從平頭熬到長發,每天都在紙上、書上、電腦上畫來畫去,指望能把這些東西搞明白、弄清楚,搞出點名堂。但自己似乎很愚鈍,結果很是讓人失望。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關於市場對稱性
1.測不準原理
所有的事物都遵循了自然界的測不準原理。物理學家維納?海森伯(WernerHeisenberg)曾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測不準原理,他的原理至今仍是量子力學的核心內容之一。他指出,要準確的預測出個別次原子粒子的行動是我們不可能辦到的事情。雖然我們可以根據統計學機率相當準確地預測粒子的行動,但我們永遠不能完全肯定一個單獨的電子、質子或夸克將會做什麼,或在什麼時候那樣做。
事實上,測不準原理還有著更深的意義。量子定律指出一個電子或任何其他粒子在自然狀態時,沒有特殊的個性或行為事項。它只存在於一種勢能狀態,是波函式的一部分。只有當一件外來的事件,例如物理學家的試驗,侵擾了這種情況,波才會“坍下”。而只有在此時,電子才會明確進入它的大小、能量或時間的可能狀態之一。並且科學家還發現,這個難題並不是靠改良測量技術就能夠解決的。
測不準原理來源於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所謂的測不準與測量儀器的精度無關。測不準原理現也通常被稱作不確定關係
可能上面的說法比較專業,因為他是基於微觀世界,也就是量子學說來的。其實在現實中也是遵循測不準原理的,只是可以忽略不計而已。如:一顆子彈射擊出去,他的靶點不是固定在一個點上,而是在一個範圍內,在這個範圍內,是不能確定的。這個就是測不準原理,也叫做不確定原理。即,人們永遠不能同時準確知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對其中一個知道的越精確,則對另一個就知道的越不準確。宇宙中的所有粒子的運動決定於兩個事物,一是位置,二是速度,而不確定性原理就是說,如果你更精確的測量速度,那么你得到的位置將更不精確,反之亦然。
在《愛因斯坦與波爾論戰》中曾記載,波爾小心翼翼地說:“相對論改變了空問和時間的觀念,現在量子論將改變傳統的因果概念;相對論指出同時性的確定離不開參考系的選擇,現在量子論則指出在微觀領域裡不能忽視儀器對微觀客體的作用,所以,在這兒,我們發現自己正同愛因斯坦走著相同的道路。”
1927年的10月,在比利時首府布魯塞爾舉行了第五屆索爾維物理學會議。這次會議的主題是“電子和光子”,這是當時涉及到物理學各個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會議討論的中心問題就是在新出現的量子力學解釋中,是不是一定得摒棄確定性原理,有沒有可能存在一種比互補原理顯得不那么離經叛道的折中方法。
會議中,當波爾講完了他的互補原理以後,愛因斯坦起來發言了。他毫不含糊地說他不喜歡測不準原理,互補原理也不是一種可以接受的好理論。他說:“這個理論的缺點在於:它一方面無法與波動概念發生更密切的聯繫,另一方面又把基本物理過程的時間和空間拿來碰運氣。”
通過這次會議激烈的爭論,許多物理學家接受了以波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的觀點,但愛因斯坦並沒有信服。儘管愛因斯坦在這次會上想出非常巧妙的思想實驗以揭露哥本哈根學派觀點的錯誤,但每次都被波爾證明這些思想實驗其實是根本站不住腳的。波爾非常成功地捍衛了自己的觀點。
愛因斯坦堅持認為:“當主要的描述方法還不完備時,當然只能由此得出統計性的結果來,這是不足奇的。”這就是說,愛因斯坦認為哥本哈根學派的解釋,只不過是一種權宣之計。他曾開玩笑地問波爾:“難道你們真的相信上帝也靠擲骰子辦事嗎?”波爾也詼諧地回答:“難道你不認為用普通的言語來描述神的旨意時,還是小心一點為妙嗎?”
三年之後,在布魯塞爾又舉行了第六屆索爾維物理學會議。波爾早就料到上次會議的爭論將繼續下去。果然,會議一開始,愛因斯坦就使出他設計的一個非常巧妙的思想實驗,力圖徹底摧毀測不準這一“偏見”。愛因斯坦深知,作為哥本哈根學派解釋的核心或關鍵的測不準原理如果能證明在單個事件中不成立,那么量子理論的不完備性就可以被肯定。
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名叫“光匣”的思想實驗。試驗中,愛因斯坦竟用他的相對論巧妙地批駁了波爾的整個觀點。但在第二天的會議上,波爾又倒過來利用愛因斯坦十五年前在相對論中的一個重要發現找到了愛因斯坦思想實驗中的錯誤。愛因斯坦在那個發現中曾指出,一隻鍾如果沿重力方向發生位移,它的快慢會發生變化,這樣,當光子跑出匣子前後,由於匣子重量發生了變化,從而造成了鐘錶快慢的變化,這樣,要在測量光子能量的同時準確測量粒子跑出的時間是根本不可能的。結果,愛因斯坦用來否定測不準原理的“光匣”,倒變成了論證測不準原理的理想實驗!
最終,愛因斯坦不得不承認,波爾的論證是完全正確的,但他還是不承認波爾的理論是最後的答案。
2.金融市場的對稱性
在自然界中沒有一種物質和事物可以脫離對稱性而獨立發展。凡是有固定的形的東西,都具備了對稱性。缺乏了對稱性,一切都將失去“形”。
行情波動起伏漲跌互動交錯,周而復始地不斷重複著以前的軌跡,於是大循環也就必然出現了。
中美洲的瑪雅人和古以色列人都各自懂得並觀察到災難和恢復的50-60年之間的大循環。在20世紀20年代俄國經濟學家尼古拉?康德拉遞耶夫(Niko1aiKondratieff)根據有限的數據證明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各種經濟循環往往會重複一種持續半個多世紀的擴張與收縮循環,形成經濟趨勢與社會趨勢的“長波”。如圖1-2-1所示,圖中顯示了18世紀80年代至2000年的康德拉遞耶夫循環及其商品價格的關係的理想化概念。圖1-2-2則顯示了高價區銅的價格與時間的運行規律。
在期貨波動循環的分析中,50-60年的長期波動循環無疑是影響最大的循環周期。支持50-60年波動周期的實例有歐洲的小麥價格。小麥的這個價格周期循環最初是由拉瑞?班瑞德(1ornBeveridge)通過回溯350年的小麥價格所得出的一個結論,大約在19世紀中葉提出。然後在1963年,由E.R.戴維(E.R。Dewey)驗證了接近500年的小麥價格,再次肯定。後來在更多研究者經過更多的經濟循環研究出的54年長期周期循環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長期波動周期表現。
最具有中期波動代表性的周期波動循環為25-27年的循環。其次是16-21年的循環,25-27年的循環和50-60年的長期波動循環更加重要。E.R.戴維(E.R.Dewey)曾經指出,大約有100種以上的不同的自然、社會、’經濟現象都在遵循16-21年循環,其中包括小麥價格、咖啡價格、木材價格、股價、利率、商業、人口、太陽黑子等。
此外生物學家們還發現,整個自然界都遵循7日周期,從微生物和簡單生物到所有的哺乳動物,包括人類也是如此。遠在盤尼西林開始使用之前,醫生們都非常清楚患肺炎和瘧疾的人在生病後的第7天左右是最危險的時期。因為人體的血壓、體溫和心搏都顯示出一周節律,身體的免疫系統似乎每7日就會變弱一次,至今所有做器官移植手術的外科醫生都知道,他們的病人在術後其免疫系統最可能在7日周期內排斥移植的新器官。
再則,自然界中一年四季中的季節變化,則是時間周期的最好表現。一年中有365日,365日又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12個月以及24個節氣和52個周,其中每個季節三個月,每個月約30天,每個月約4個周,每周七天。通過這些實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所有事物的確都會在一個特定的周期之內開始發生變化。雖然有些周期並不是特別精確,比如一年有時是365天,有時是366天。如果按照天文學的360度計算,每天運行一度的話,那么地球每年都會有5一6天的時間誤差。同樣每年四季的季節交替和每個節氣的交替也並不一定在交節的那一天出現明顯的氣溫變化,並且即使在同一個周期當中發生應有的氣溫變化,今年的氣溫和明年的氣溫在同一天也一定不是毫無差別的,即所有周期都是在周期所限定的時間之內發生其應有的相同作用,但這個作用的變化幅度同樣遵循測不準原理。人們所能夠測量的只是一個“框架”而已,並且這個“框架”之間因為相同的“框架”往往發生著相同的變化,所以我們只能知道一個概念性的結果,不可能精確地量化其具體的變化細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