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安徽文學》雜誌系安徽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省級優秀期刊。半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安徽文學》](/img/f/90a/nBnauM3X2EjM5IjNzQTNzMTNyITMxMjN2cjMwADMwAzMxAzL0U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主辦:安徽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編:季宇
副主編:倪和平 潘小平(執行)
美術總監:杜仲
出版發行:《安徽文學》雜誌社
編輯部:《安徽文學》編輯部
國內統一刊號:CN34-1169/I
國際標準號:ISSN 1671-0703
郵發代號:26-177
國內發行:全國各地郵局(所)
簡介
《安徽文學》雜誌由安徽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主要欄目
《安徽文學》主要欄目設有文藝理論、文學評論、鑒史知今、哲學天地、教育教學、文化萬象、墨海畫廊、樂海拾貝、藝術殿堂、學術沙龍等。《安徽文學》稿件以文學、歷史、哲學、教育、藝術類為主,歡迎一切真知灼見和探索創新。
創辦經過
《安徽文學》為安徽省創辦最早、歷史最久的專業性文學雜誌。其前身為1950年11月創刊的《皖北文藝》,隸屬皖北文聯,主編戴岳;1952年皖南、皖北兩行署合併成立安徽省後,於同年9月1日改為《安徽文藝》,主編仍為戴岳;1956年5月改名為《江淮文學》,主編戴岳,副主編石青;1958年刊物又改名為《安徽文學》,主編范源;1959年,主編由那沙擔任;1960年,主編為郭城,副主編為嚴陣;1962年,由那沙再度擔任主編;次年,增設副主編,由江流擔任;1965年"四清"運動後,《安徽文學》停刊。"文化大革命"10年,文學凋敝,編輯人員橫遭迫害與打擊,或下放農村,或遣送 "五七"幹校勞動。
1972年,為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30周年,經安徽省革命委員會批准,發起徵文活動,創辦《徵文作品》雜誌,由安徽省文化局革命委員會主辦,負責人為軍代表吳平;1973年,《徵文作品》更名為《安徽文藝》,仍隸屬安徽省文化局革命委員會,負責人余耘,具體負責人程克文、嚴陣、江流;1978年恢復為《安徽文學》,由安徽省文聯主管主辦,主編江流;1984年,曾一度更名為《文學》,後因刊物整頓,於1987年並人 《清明》雜誌。
純文學期刊
《兒童文學》《少年文藝》《青年文學》《人民文學》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些陶冶了無數人情操,滋養了無數人心靈的期刊,這些傳播人類精神文明,關注社會,歷史與人生,人性的期刊也是許多文學名家發表作品的陣地。 | |||
《散文》 《鐘山》 《山花》 《芙蓉》 《天池》 《天涯》 《寫作》 《當代》 《收穫》 《詩刊》 《星星》 《滇池》 《芒種》 《芳草》 《飛天》 | 《雨花》 《躬耕》 《黃河》 《遼河》 《鴨綠江》 《小溪流》 《含笑花》 《青海湖》 《啄木鳥》 《詩選刊》 《北極光》 《六盤山》 《短小說》 《滿族文學》 《民族文學》 | 《散文百家》 《小說選刊》 《詩歌月刊》 《中華散文》 《散文選刊》 《兒童文學》 《少年文藝》 《青年文學》 《中國作家》 《四川文學》 《北京文學》 《天津文學》 《上海文學》 《長江文藝》 《廣西文學》 | 《當代小說》 《黃河文學》 《小說月報》 《北方文學》 《青年作家》 《西藏文學》 《安徽文學》 《山西文學》 《清明》[雜誌] 《金山》[文學期刊] 《微型小說選刊》 《小小說選刊》 《台港文學選刊》 《中篇小說選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