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妓女的榮耀》拍攝於2011年,由奧地利籍導演米歇爾·格拉沃格執導,製片地區為德國。這部電影是米歇爾·格拉沃格“全球化紀錄片三部曲”(globalization-documentaries)的最後一部,前兩部分別是1998年的《大都市》和2005年的《勞工之死》。本片入圍了2011年威尼斯電影節的地平線單元,並摘得評審團大獎。影片的導演米歇爾·格拉沃格帶著自己的攝影機走訪了泰國的“金魚缸”、孟加拉的貧民窟妓院以及墨西哥的紅燈區,記錄了當地妓女的真實的生活。
劇情梗概
影片開頭,趁胸部和大腿的畫面充溢畫面之前,導演在畫面上留下了這樣一句話。“神一定滿懷嫉妒,他不能忍受我們沒有和他一起共樂,卻和其他人互相取樂”。
在泰國,塗脂抹粉之後,性工作者們身著暴露的衣服走向落地窗,她們人手一支螢光棒,把螢光棒射向行人的臉,夜色下,櫥窗里,性工作者們在落地窗前搔首弄姿,如同一件活的、貼著標籤、但永不過時的商品。螢光棒一會兒照著性工作者的私處,一會兒撩撥著大街上蠢蠢欲動的男性。
在曼谷,導演也拍攝了白天的性工作者,她們和其他上班族一樣打個摩的上班,到了單位打卡,路過神像旁邊還要雙手合十,祈禱下“給我多一些客人”。性工作者們對著鏡頭表露她們的心聲,“這裡我不能很虔誠,我很欣賞能成功地活著,並且有錢地活著的人。”“我總會對神聖的死神說,你的存在是在上帝之下,上帝永遠在你之上”,在這些紅燈區,信仰依舊畸形地以某種方式存在,原始欲望和貧窮才構成了性工作者被需求的土壤。
讓人印象深刻的段落是在孟加拉的“妓女村”,黑暗狹長的甬巷,站滿了性工作者,小床邊上坐著兩個雛妓,突然外邊有人打鬧了起來,其中一個雛妓笑了起來,另一個說,“不要笑,這會招來厄運。”而笑的雛妓說,“難道我一輩子都要哭嗎?”在雛妓的內心中,已經清楚地知道,在她們的人生字典里,既然笑和哭都無法改變現狀,那么就應該面對現實,放聲大笑。
該片有一個應該說是導演意外拍攝到的鏡頭,它展現了兩隻路邊野狗的交配過程,鏡頭持續了幾分鐘,又有另外一隻狗加入進來,原始本性,有需更有求。從望向“金魚缸”找泰式風情,到孟加拉紅燈區因髮妻滿足不了性慾而尋花問柳的男人,以及不怕死只怕沒活乾的墨西哥妓女,“性工作者”出賣肉體的同時被歧視被剝奪尊嚴,只能從“同是天涯淪落人”那裡找到一絲安慰。
在片中,孟加拉底層性工作者一般一天要接40個客人,價格折合人民幣15元,嫖客還可以砍價,她們說不願用嘴幹活,因為“嘴巴是聖潔的”,是用來讀經的。她們出賣的是肉體,但是她們不出賣靈魂。其實在印度加爾各答的索納加奇,那裡的孩子在童年時期就從事性服務,據統計,目前(2014年)有大約12000名未成年人從事這項工作,而她們每人每天的收入不超過2美元。
拍攝風格
《妓女的榮耀》影片時長有110分鐘、敘事節奏緩慢得有些枯燥。在紀錄片中,米歇爾·格拉沃格沒有從道德層面批評性工作者的做法和行為,只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端詳著她們的生活、痛苦、需求、奮鬥和掙扎。他貼身跟拍記錄了當地性工作者的真實生活。紀錄片讓觀眾有了近距離了解性工作者這個行業和生存狀態的機會。沒有表演與做作,只有對生活的無奈和迷茫,格拉沃格在墨西哥甚至拍到了交易的全過程。
《妓女的榮耀》中或多或少用白描的方式記錄賣淫的過程,這些鏡頭和畫面可能會令觀者感到不適,但對於這些性工作者的採訪和對她們日常生活的拍攝,部分段落卻能深深打動或刺痛觀眾的內心。
創作背景
對於選擇泰國、孟加拉和墨西哥這三個拍攝地,格拉沃格有著自己的想法: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和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國家。格拉沃格探討的不是老掉大牙逼良為娼的悲劇,也並非走訪花街柳巷的風月事,而是探討了世界三地不同的兩性、婚姻和宗教觀念促成至今天的娼妓文化和存在價值。從望向“金魚缸”找泰式風情,到孟加拉紅燈區了解男子尋花問柳只因跟髮妻滿足不到的性慾,至墨西哥妓女不怕死只怕沒活乾,這位非我族類的影人不戴有色的眼鏡,鏡頭下尊重來自不同國度的每一位性工作者和她們的角色。
與曾獲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生於妓院》(BornIntoBrothels:Calcutta'sRedLightKids)比較,《生於妓院》更多是在講述如何能給在紅燈區下長大的孩子的生活帶來改變,雖然這一點點的改變還是無法擺脫大環境對這個群體的壓榨。而《妓女的榮耀》做到的是冷靜地記錄著在妓院發生的一切,無關改變或批判,導演更希望直接地給予觀眾現實,讓觀眾看到性工作者們的不幸與堅強,以“人道主義”的視角,期盼外界能夠給予她們應有的尊嚴。
評價
性工作者一直備受紀錄片導演的關注,能否從客觀角度看待性工作者和她們的生存環境,也是紀錄片工作者的肩頭重任,全世界有很多紀錄片導演都曾將鏡頭對準過這些女人。而《妓女的榮耀》用社會學調查的方式記錄了性工作者及其子女的生活狀態,算是比較如實記錄“性工作者”生存狀態的作品,更加客觀。
在美國《好萊塢報導》一篇題為《文化大教堂:柏林評論》的報導中,贊該片導演米歇爾·格拉沃格(MichaelGlawogger)是“每一英寸都是專業紀錄片主義者”。
2014年2月,奧地利廣播集團也將該片選為最佳短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