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麥子不死》

《如果麥子不死》

《如果麥子不死》記錄了紀德從少年時代到訂婚時期的生涯,是一本小說體的自傳。紀德曾說過,他是為了贖罪才寫這一本書,因此,在書中他毫不保留地暴露出自己的缺點和怪癖。他的暴露並不是為了一己的快樂,他所暴露的乃是一具血肉分明的人之軀體,是經過肉體和精神,神和魔鬼的不斷鬥爭後,以作家真摯不虛偽的誠心,寫出一個在內心中埋藏著如活火山般熱力的文學少年。

《如果麥子不死》《如果麥子不死》
《如果麥子不死》記錄了紀德從少年時代到訂婚時期的生涯,是一本小說體的自傳。書名取自《約翰福音》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紀德在書中略有解釋:“一粒麥子必須死了始可結實,而人類在達到較高的境界之前,也必須先嘗一嘗罪惡和逸樂的滋味。”沒有一個作家曾像紀德那樣,把實際生活和作品渾然融合為一體,使作家的生活超越了作品的光輝,永遠熠熠生光,引人興趣。本書是紀德非常大膽的自傳性表白,書中描寫紀德從少年時代到訂婚時期的生涯,是一本小說體的自傳。紀德曾說過,他是為了贖罪才寫這一本書,因此,在書中他毫不保留地暴露出自己的缺點和怪癖。他的暴露並不是為了一己的快樂,他所暴露的乃是一具血肉分明的人之軀體,是經過肉體和精神,神和魔鬼的不斷鬥爭後,以作家真摯不虛偽的誠心,寫出一個在內心中埋藏著如活火山般熱力的文學少年。

簡介

《如果麥子不死》安德烈·紀德
《詩人》在他的旅行四處的時候,成為了他主要感受的對象了,從他的敘述之中知道這一點──他寫詩,也感受詩在任何時候所帶來的美好與迷惑,即使在面對自己心靈時,這樣的感知能力,未曾消退。

紀德在寫《地糧》這書時,被人注意的時間並不是在它出版的當時──沒想到回延後了許多年,才受到世人的注意。而他也正在接受水療,起因於他的弱質的身體需要復原,而這些終將成為他寫作中的靈感來源。生病對健康的人來說,是種死亡的預告;不過對他來說,卻有著另一深層的體驗。他認為自己之所以還能康復,要歸功於自己心境上的調適得宜,還有如同《聖經》中已死的拉撒路,竟因神蹟被救活──他認為自己也如此幸運。上帝並沒有遺棄他,這病只是試煉,算不得什麼的。

在他述及可能會發生的一段姻緣中,他深度剖析自己與曾經所愛之人間的關係。有沒有對方,他都可以很快的適應自己的生活;相反的,他知道別人不能沒有他 ,否則幸福就會離開──他把自己當成是別人的救星,這有點像是宗教裡的救世主般。他也認為自己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很快樂,並且把情緒裡的負面完全排出體外──卻沒想到他人算不如天算。友誼、親情、名聲一向是他看中的,儘管他經常一個人獨處;不過他都不會認為失去這些,比自己存在於世界上更來得幸福。

劇情梗概

《如果麥子不死》《如果麥子不死》之相關圖
觀察別人隱私是小偷的行徑,不過紀德的年幼無知卻也給他天賦異稟有了合理的藉口我不知到這樣說他會不會是一種重傷可是他的確在很小的時候就展露出他細膩的才華,哪怕是別人的眼神,他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從中搜出秘密來;這樣的本領,讓人變得更透明,就像是沒穿衣服似的。 他純淨的童心的確夾雜著難以理解的目的,你不會知道這個孩看著你時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態, 但他只是出於本能的在做這件事,若不這樣,他恐怕就要停止呼吸了。他純淨的童心的確夾雜著難以理解的目的,你不會知道這個小孩看著你時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態,但他只是出於本能的在做這件事,若不這樣,他恐怕就要停止呼吸了。

小孩觀察小孩會怎樣,喜歡專注於各種事物上的紀德似乎不知道他只能透過這種方式來與所悉環境產生互動;他擅於偽裝成一位旁觀者,其實他也渴望與人有所連繫,只是不得其法最後他終於找到了。如果可以不用開口,只能眼睛看的話,那樣的結果往往加上的自身的期望,就能推論出他想要的結果來;不然,憑著瘦弱的身軀又怎能為任何事提出有力的證明?保護自己成了興趣的一部份。 保護自己成了興趣的一部份。 就像在玩躲貓貓的遊戲般,既希望躲起來,又害怕被找到在他的想像中所有的一切都有自己的影子在,像是把自己的想法注入他看似新奇的發現身上,然後他就只要靜心等待就有好事發生,哪怕傷心曾經令他感到不快,不過他很能適應情緒的波動,因為他明白時間很快就會帶走一切,接著重新洗牌,再次經歷。

產生背景

《如果麥子不死》《如果麥子不死》
紀德出生於保守家庭,並接受虔誠新教徒的觀念不斷的洗禮,紀德在某些思想來說是被壓抑的,因為身體虛弱,對於生與死害怕畏懼卻又要去面對,在《如果麥子不死》一書中寫道:他在南國的太陽下找到生之喜悅,不再是昔日那個憂鬱的少年,正式脫離處女作《凡爾德手記》的封閉陰影,他是個對環境周遭極度敏感的人,在父親死後,喪失依靠,於是他與外界隔絕,正式的封閉自已,當寫《窄門》一書的時候,其實他陷入畸戀中,他暗戀自已的表姐梅德琳,心底不免有二種力量相互激盪著,宗教性的和肉慾性的不斷衝擊著他的心靈,一方面他為自已的行為感到罪惡,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壓抑自已的欲望,當違反世俗的和自已所愛的人結婚,卻又無法產生真正的情感,婚姻對紀德來說是一場柏拉圖式的愛情,是一種天使與魔鬼結合的愛情。

如果仔細閱讀此書,便知道紀德有同性戀的傾向,因為贖罪,才寫這本書,也自稱不管作者如何陳述,一本自傳並不是完全真實的,在二十三歲時完成的「凡爾德手記」寫出年輕時心靈不安的呼喊,空虛、瘋狂讓紀德的思想混亂,又不得不裝作正常,不同的自我不斷地在驅趕,之後與密友保羅遊歷北非和義大利,完成以抒情方式,揉合傳統的短詩、頌歌、鏇曲等形式,組成歌吟《解放》 (自由)的記錄。

作者簡介

《如果麥子不死》安德烈·紀德
安德烈·紀德(AndréPaulGuillaumeGIDE)(1869年11月22日----1951年2月19日),是20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家之一,保護同性戀權益代表,也是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紀德1869年11月22日生於巴黎。他父親是巴黎大學法學教授,死於1880年。他叔叔是政治經濟學者查爾斯·紀德(Charles Gide)。紀德在諾曼第孤獨地長大,在早期已成為多產作家。

1891年紀德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安德魯•華特手記”(法語:LesCahiersd'AndréWalter)。在1893年及1894年,紀德在非洲北部旅行。他在阿爾及爾與奧斯卡•王爾德(OscarWilde)結識並在後來意識到自己的同性戀傾向。1896年,他成為LaRoque-Baignard(一個位於諾曼第的公社)的市長。

1908年,紀德參與創建了文學雜誌NouvelleRevuefrançaise(新法國評論)。在1920年代,紀德啟發了像加繆薩特等一批作家。1925年後,他開始為罪犯爭取更人道的生存環境。1926年他發表了自傳“如果它死去”(法語:Silegrainne meurt)。在1930年代,他迅速成為了共產主義者,但在訪問了蘇聯後對共產主義的幻想破滅。紀德於1942年離開法國前往非洲,直到二戰結束為止一直居住在那。在1947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紀德死於1951年2月19日,天主教於1952年將他的作品列入禁書。

相關條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