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布萊爾》

《女巫布萊爾》

《女巫布萊爾》(1999年) 導演:丹尼爾·米瑞克,主演:哈茲·多納休,國別:美國,這已經不僅是1999年夏天好萊塢的最大黑馬了,可以說這部投資僅100萬美元的低成本影片,書寫了鬼片新概念。影片以紀錄片形式,之前通過網路等外界手段為影片製造恐怖氣氛,讓觀眾一度混淆了虛擬與真實,片中恐怖的核心布萊爾女巫雖然一直沒有直接出現,但她所製造出來的蛛絲馬跡卻在亦真亦假中成為了不露聲色的經典女鬼。布萊爾女巫》無疑是今年夏天好萊塢最大的黑馬,這部投資僅僅100萬美金的低成本影片,已經給工匠公司帶來了上千萬的回報。確切地說這部影片應該算是一部恐怖記錄片,片中的主人公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會在5年後會成為賣座“明星”。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女巫布萊爾》 《女巫布萊爾》

1994年10月三個學電影的學生哈茲、麥可-威廉、李昂納德,帶上了電影拍攝器材,來到了布萊爾鎮,準備調查當地關於布萊爾女巫的傳說,他們為了找尋布萊爾女巫來到了黑山林,但不久他們就消失了,5天后人們開始尋找他們,美國政府為了找尋他們調用了100多人,同時使用了直升機甚至衛星,但10天過後一點結果也沒有,於是只好放棄搜尋工作,但1年以後幾個馬里蘭洲立大學的學生在山林的一個非常隱蔽的小木屋裡發現了一個包裹,裡面裝有哈茲的日記和一個已經剪接好的電影拷貝盤,裡面記載了三個人1年前失蹤時所發生的所有恐怖事件,本部影片便是根據95年發現的拷貝盤,改編加工而成的。

1994年10月20日芒特格馬里大學的學生哈茲、麥可-威廉、李昂納德帶好了攝影器材,他們準備到布克特斯威利鎮調查關於布萊爾女巫的傳說,在他們與一個名叫瑪麗布郎的老婦人交談得知,這位有點神經質的老婦人曾經在泰帕小溪附近遇到過布萊爾女巫,她形容這個布萊爾女巫是一個披頭散髮半人半獸的怪物。

1994年10月21一早三個學生帶著電影器材出發,在和2個漁民交談後他們得知棺材岩距離小鎮有20分鐘的路,於是他們進入黑森林準備去棺材岩,然而他們沒想到他們走上的是一條不歸之路。從此三個人便失蹤了。

1994年26日馬里蘭州警察開始在黑森林中搜尋3個失蹤的青年,在這次搜尋活動中美國官方100人,同時使用了直升機,甚至人造衛星。

1994年11月5日,一連10天搜尋還是沒有任何進展,官方的搜查也被迫結束,然而海茨的母親安吉並不甘心,為了她的女兒和海茨的兩個同伴,她自己開始了個人的搜尋工作。

1995年1月19日,官方徹底停止了這次活動。

1995年11月16日幾個馬里蘭洲立大學的幾位學生在一間隱蔽的小屋挖掘出一個包裹,裡面裝有一套電影經過剪裁好的影片和海茨的日記,此後布克特斯威利鎮洲長史弗榮宣布這些東西是海茨和她同伴的遺物。我們現在看到的影片就是當年的影片。 

幕後製作

《女巫布萊爾》 《女巫布萊爾》

本片是一個奇蹟:把一部低成本的學生片炒作成超級賣座片。其秘密武器是把虛構的劇情宣傳成紀錄片,使不明就裡的年輕人紛紛討論布萊兒女巫的歷史和關心起三名大學生的安危,還不知道自己是被騙了。本片是三人在森林中經歷的紀錄,全部採用手提攝影機拍攝而成,鏡頭亂動、畫面失焦等技術上不合格的畫面比比皆是,看到一半就會讓人產生暈車嘔吐之感,得有心理準備才行。話說回來,影片營造恐怖氣氛(在沒有經費的前提下)的確有兩把刷子。2000年的續集叫做《厄夜叢林2:陰魂怒吼》(Book of Shadows: Blair Witch 2),鏡頭不再亂搖,劇情講五個不要命的繼續到森林去找女巫。不過外景地換了地方,原拍攝地的居民被他們以假亂真的故事害得不淺,於是禁止他們再度前去拍攝。

影片段預告絮 

《女巫布萊爾》上映以來連續兩周蟬連票房亞軍,對電影淘汰律甚高的美國電影界來說,可說是罕見的奇蹟。
這部低成本恐怖片,原本第一周只安排二十七家影院放映,想不到上映後反響熱烈,戲院數由第二周的三十一家一下子擴充到一千一百家。
兩千一百四十二家戲院的拷貝讓製作該片的電影公司與拷貝沖印公司忙到人仰馬翻。

影片秘笈

《女巫布萊爾》海報 《女巫布萊爾》海報

取得驚人票房並成為熱門話題的《女巫布萊爾》,是繼1959年讓-呂克 ·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以來,電影進程中最具革命性的一個標誌。
《筋疲力盡》被視為是一部將電影史劃分為戈達爾之前和戈達爾之後的醒世之作。幾年前,讓-呂克·戈達爾在看了伊朗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生生長流》、《何處是我朋友家》、《橄欖樹下的愛情》等影片之後曾說,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基亞羅斯塔米。
在基亞羅斯塔米那裡,導演站在鏡頭前對觀眾說,我在拍電影,而這個導演是演員扮演的,因此他電影裡面的角色分不清楚生活與演戲的區別——導演非常清楚地告訴觀眾電影跟實際生活混淆不清的情況,或者說他創造了生活與夢想之外的第三種現實:電影的現實。到了基亞羅斯塔米的時代,人們認為導演在對現實與創作關係方面的探索,已經走到了盡頭,不會再有實質性的創見。
《女巫布萊爾》的出現,可能讓人們對現實與電影的創作關係有了新的考慮和評估。
過去的任何電影,都假裝攝影機是不存在的,鏡頭內的人都仿佛不知道攝影機對著他們,他們的演技很大程度上以“在鏡頭前面裝做沒有鏡頭”為標準來衡量好壞。《女巫布萊爾》顛覆了電影界用來假定世界的一貫做法。《女巫布萊爾》說攝影機無論如何是存在的,在美國幾乎人人都有家用攝像機的今天,總是假裝鏡頭是不存在,的確難以說得過去了。
《女巫布萊爾》用了膠片和錄像兩種機器拍攝,兩個機器互相對拍,從頭到尾明白無誤地有意把攝影機放在鏡頭裡,讓觀眾看見它每一個鏡頭都是如此這般地拍出來,從而讓觀眾相信它拍出來的每一段影像都是“真實”的——我相信這個做法並不是《女巫布來爾》的發明,但它是最自覺並徹底地運用的,它打破了電影學上現實與非現實、真實與非真實、表達與表達者之間的一道最大最深的鴻溝,提出了一個電影的新的假定性,由此讓觀眾得到一種毋庸質疑的“真實感”。
《女巫布萊爾》也與一些試圖以第一人稱為視角展開敘述的影片有本質的不同。那些影片假定觀眾所看見的畫面都源自敘述者的眼睛,將攝影機等同於影片中的某一角色的視點,並且讓攝影機鏡頭按照人的眼睛的生理特性去調度,以此獲得逼真效果——然而其效果總是適得其反:因為攝影機根本不可能完全模仿成人的眼睛看事物的樣子(比如,眼睛就不可能有攝影機鏡頭那樣左右、上下 “搖移”的運動視野,人眼改變視野的唯一辦法只能是左右、上下“跳來跳去” ,就算是慢慢轉動頭部去進行觀看也不能達到電影的“搖移”效果),觀眾立即就能看出破綻。因此,這種方法已經很少被作為一部影片的主要手段,我們現在能看見的更多是以一種主觀鏡頭的形式在電影中偶然存在,而且這種方式亦總是馬上讓觀眾注意到幕後導演的用意,人為色彩十分強烈。
《女巫布萊爾》在公然告訴觀眾:我在拍電影,你們看見的就是我(角色)拍出來的。在這部影片裡,攝影機既不隱藏起來,也不假定是角色的視野,而是一個道具,一個用來模糊觀眾對“真實”事物判斷能力的道具。它用這個道具來讓觀眾忘記它的幕後工作人員。說到底,它變換了一種虛構影像的方式。
《女巫布萊爾》決不是我認為優秀的電影,它的劇情結構和矛盾衝突像所有好萊塢恐怖片一樣,充滿了戲劇化的人為痕跡和俗套不堪的懸念設定,比如“女巫”這個人物符號就已經被恐怖影片用得非常泛濫了。但影片在影像形態上的創意及其虛構影像方式的根本改變,是電影美學上的一次堪稱革命的創造。
《女巫布萊爾》另外一個成功之處,在於它預先製造了潛在的市場——在美國十分發達的網際網路上發布女巫的“真訊息”,但實際上這一切製造出來的訊息也是《女巫布萊爾》電影的一部分,是《女巫布萊爾》這個產品的一部分,是前電影產品:在電影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已經通過網際網路開始向買主市場銷售。這是網際網路的用處,是資訊傳媒時代電腦技術帶給電影利用者的好處。《女巫布萊爾》的導演不把自己稱為導演,而是稱為電影產品設計人。
《女巫布萊爾》為什麼成功?說來會讓所有的電影投資人嗤之以鼻:它賣的是美學觀念,賣點是電影在家用攝相機和網際網路流行時代的“影像真實性”。這個“影像真實性”是觀眾在大明星、大場面、大投資的電影裡根本看不到亦根本不可能看到的——是新的,是奇怪的,是極端逼真的!
如果一個導演對投資人說,他要在一個電影裡用家用攝像機、黑白紀錄片和無名演員那類方式去達到一種“真實性”,並說這個才是賣點,投資人一定會覺得十分外行和荒唐可笑!所以像《女巫布萊爾》這樣的電影(這樣的創意)只能用創作者自己的幾萬塊美元拍出。但是,這部成本極低的電影,如同讓·呂克· 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一樣,它的美學真正賣了出去,而且賣出了空前的好價錢。

影片評價

《女巫布萊爾》 《女巫布萊爾》

《女巫布萊爾》是歷史上成本與票房比率最高的電影,超過了1:1000。因為它的噱頭做的很足,一部打著“真實錄像帶”旗號的小成本電影滿足了所有人的好奇心,而且其“仿紀錄片”的拍攝手法也是相當新鮮。影片講述三個年輕人一同到森林里尋找神秘恐怖的女巫布萊爾,結果三人全部失蹤,這卷錄像帶一年後才被人們發現。影片從始至終都是用DV拍攝,粗糙的畫質、令人頭暈的搖晃、主人公在主觀鏡頭之外的對話,都讓這部電影怎么看怎么像是真實的錄像帶。所謂的“女巫布萊爾”壓根就沒有出現,但是那種恐怖靈異的氛圍卻渲染的絲絲入扣。這主要是因為主觀鏡頭的搖晃會令觀者具有一種“代入感”,他們不再是旁觀者,而成為了影片裡的角色之一,所以當影片結尾,舉著攝影機的人突然毫無聲響的消失,進而畫面發生反轉、絞帶,雖然我們什麼驚悚的東西都沒看見,卻很有遐想的空間,反而會有恐怖的感覺。其實影片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表現這三個人之間探險、開玩笑和互相猜疑爭吵的事情,危難時刻人性的弱點似乎才是這部電影所要揭露的。

《女巫布萊爾》可以說是這么多年以來獨立製作的恐怖片中,花錢最少、獲益最大、評價最好的一部。事情是這樣的,拍攝片子的人在開始拍攝的時候,就在網上散布一些類似於尋人啟事的東西,有照片有文字,就是你在官網上看到的那些東西啦。因為是獨立製片,公眾並不知道這是一部電影的造勢,而把它當成了真實的一個故事,造成了不小的反響。直到最後電影推出,還有很多人以為是整件事情的真實記錄片,看了之後就覺得很害怕。 即便那些已經識破了拍攝方的手段的人,因為電影拍攝手法的獨特,也感受到以前的恐怖片不曾帶來的恐怖,就像樓上的所說的那樣。主要是因為電影主要是DV拍攝,不是專業攝像機拍攝,當然也有後期處理過,當然人們看到粗糙的、猶如一般的新聞採訪片的效果時,就會有一種自然而然的信以為真的心理。 事實上,看過比較多恐怖片的人都知道,大學生結伴出遊遇到殺人狂啊、鬼怪啊這種橋段西方恐怖片裡已經快用爛了,直到最近的《人皮客棧》 《恐怖蠟像館》都還在用,多了就沒人相信了,《女巫布萊爾》算是另闢蹊徑,你不相信是吧,我就偏偏用最真實的手段讓你相信。看上去未經加工未經剪輯,但實際上還是有處理過的,只是故意做得很隱蔽。

推薦好看的美國獨立電影

獨立電影,意味著種種拒絕墨守成規的精彩故事、種種敢於撕破主旋律真善美假面具的勇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