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流芳:中國藝術二十二講》

《天雨流芳:中國藝術二十二講》

《天雨流芳:中國藝術二十二講》,是由李霖燦編寫的,屬於藝術史類圖書。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10年1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第1版(2010年1月1日)
叢書名:古典中國
平裝:279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63393811,9787563393817
條形碼:9787563393817
商品尺寸:24x16.8x1.8cm
商品重量:540g
ASIN:B003BLPZ0K

內容簡介

天雨流芳”,此四字原是漢語,意為天降潤雨,滋生萬物,但如以納西語發音,其意思卻是“去看書吧”。《天雨流芳:中國藝術二十二講》集結了李霖燦先生多年涵泳藝術天地的系列文章,他以四十年老博物館員的體驗從中國文化中汲取智慧型,以圖文並茂深入淺出的方式,討論了中國藝術史研究中最主要的幾個門類,包括繪畫、書法、陶瓷、雕塑以及雲南么些族的生死觀。藉由“體物言志”的方式,向讀者揭示生活與處世的態度,在書中,作者不僅循循善誘地引導讀者如何欣賞一件藝術品,並且隨時提醒大家:生活之中無處不蘊藏著藝術之關。

編輯推薦

《天雨流芳:中國藝術二十二講》:古典中國

媒體推薦

藝術是文化之寶,欣賞乃啟門之鑰,人生遂因之而有了充實之美。
——李霖燦
在中國美術史的推廣教育中,李先生是個開拓者。他輕鬆愉快地將藝術欣賞融合在日常生活當中,形成了藝術生活化的典範,而他所寫的《天雨流芳:中國藝術二十二講》一書正具體反映了這種生活態度。
——陳葆真
《天雨流芳:中國藝術二十二講》將人生與藝術之間那種美麗而又神秘的萬般況味。如話家常般地娓娓道來,猶如兩三好友冬夜圍爐夜話,或於清風朗月之下綿綿對語,親切而又雋永。
——楊福泉
好書值得一讀再讀,李老師的《中國美術史講座》和《天雨流芳:中國藝術二十二講》更不在話下。細心讀者當會發現它們不只是美術文化的最佳引導書,篇篇也如散文般清淡幽奧,更是結合李老師生活哲理的現代人的案頭良伴。美術與文學的相得益彰,也是文學與哲思的芙妙結合,三者合而為一,李老師透過著作為世人留下了可貴的人文典範.
——李賢文

作者簡介

李霖燦,一九一二年生於河南省輝縣。一九三八年在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畢業之後,就由昆明北上經大理到麗江去作邊疆民族藝術之調查。一九四一年七月就國立中央博物館之聘,從此就一直在博物院中工作,一九八四年元旦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之職務上退休,仍然繼續於藝術史的研究,並在台大、師大等校任教中國美術史及古畫品鑑研究等課程。其著作有《中國美術史講座》、《中國名畫研究》、《山水畫技法、苔點之研究》、《中國畫史研究論集》等書。

目錄

序言一李霖燦先生與中國美術史教育
序言二海天遠隔的高山流水之情
序言三天雨流芳
引言
第一講從容與忙迫
第二講中國藝術中的幽默感
第三講蘇東坡的美麗謊言
第四講駿馬的靈感
第五講顧愷之和維摩詰像
第六講中西藝術思想異同
第七汫詩情·畫意·哲思
第八講藝術·史情·史識
第九講花鳥與人
第十講胸有成竹·目無全牛
第十一講書法的欣賞和啟示
第十二講觀萬物生意
第十三講西風裡的話
第十四講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第十五講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第十六講石不能言最可人
第十七講黃粱一夢,陶藝千秋
第十八講混沌里放出光明
第十九講線條的爽朗和雄辯
第二十講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第二十一講邊疆民族的智慧
第二十二講觸景生情,點鐵成金

序言

在春意盎然惠風和煦的晴窗下,提筆來寫這篇短序,心中充滿了喜悅與感激之情。一方面雖因“父文子序”,有些許惶恐,但細思之後亦頗有“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之意,沛然於胸的反是一片孺慕之思、感言之懷。另一方面則是十分高興看到本書在問世二十年以後,仍然受到眾多讀者朋友們喜愛,會心不遠,而身為人子,亦感與有榮焉。當然,雄獅美術不惜物力,重新精印此書,李賢文先生及編輯朋友們的盡心努力,更是我最需衷心感謝的!父親在1984年本書初版發行的自序中提到“藝術是文化之寶,欣賞乃啟門之鑰,人生遂因之而有了充實之美”,這句話將如何從認識文物、欣賞藝術進而提升人生境界的過程,說得十分清楚。只是在如今這個繽紛十色、節奏快速的世態中,想要暫緩步調、輕拂心塵、細味藝術文化自然之道,卻非一日之功,非一蹴可幾。記得父親於1965年開始在台大歷史系授課時,曾說道:“來此上課有兩個想法,一是搭建一座從台大到外雙溪故宮博物院的藝術橋樑;二是送給大家一副藝術眼鏡,使大家都能看到藝術之美,造化之奇。”我想,本書就是配這副眼鏡的方子,也是開啟藝術欣賞大門的鑰匙,從而走向提升人生境界的第一步。綜觀本書,共集結了二十二篇有關藝術、文化、哲思方面的文章,以品鑑歷代文物藝品之所得為經,再由遊藝玉龍、志道故宮之心路為緯,在桑榆晚景之際,付梓印刷,實為其一生走遍名山大川、飽覽八代內府珍藏之後的思想精華所聚,也是一位五十年老博物館員的期末讀書報告。以內容而論,大部分為故宮文物研究以及在台大授中國美術史課程之心得;另一部分則為年輕時期,在滇藏川邊區考察納西文化對其哲學文化之體會。

文摘

由於約定俗成,所以習而不察,我們常是漫應一個朋友的請求說:好,我“馬上”去辦。或回答別人的解說:你這么一講,我“馬上”明白了!細細琢磨一下,此中實在大有語病。請問你是真的跑到門外拉了一匹馬跨上金鐙去給朋友辦事了嗎?人家講演完畢,你真的跨上駿馬背上才明白的嗎?
緬懷當初,在創造這詞句的時光,最快的交通工具當就是馬,所以順理成章地便說我馬上去辦。等詞意決定為“最快”的意思之後,才會有了“我馬上明白”等抽象的說法。其時代據猜想很可能成立於西周秦漢之際,因為考古上既有成千上萬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霍去病大將軍墓前又有雄壯的馬踏匈奴像。周穆王的八駿馬又膾炙人口。
考核名實,這“馬上”二字實在與現今的時代不合,據說有一位老太太因為怕她兒子騎機車肇事而日日向關帝廟上供求佑,結果還是因超速而受了傷,於是這位老太太便大大抱怨關公,說他沒有盡到責任。晚上做夢她得到了關羽的答辯,說我是心血來潮時,知道了您的兒子將要出事,但是我並不敢懈怠,立刻拿起青龍偃月刀,跨上胭脂赤兔馬去趕救他,這才發現我的戰馬速度沒有機車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