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 謂語、定語;含褒義;指人的技藝。示例:謝覺哉《 不惑集·目無全牛》:“我們稱讚人會辦事,常說他'~'。” 操 利柄而~,執其吭如 芻豢悅口。 ★唐·楊承和《梁守謙功德銘》
造句
1、他對這項工作掌握熟練,已經達到了目無全牛的境界。
2、對待工作要精益求精,達到得心應手,目無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典故
原文
庖丁為文 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 奏刀騞然,莫不 中音。合於《 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方今之時,臣以 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 神欲行。依乎 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 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 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 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 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 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 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譯文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湯時)《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堯時)《經首》樂曲的節奏。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廚師放下刀回答說:“我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規律,(已經)超過(一般的)技術了。開始我宰牛的時候,眼裡所看到的沒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後,不再能見到整頭的牛了。現在,我憑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擊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過,更何況大骨呢!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斷筋肉;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是用刀)砍斷骨頭。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的鋒利就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那牛的骨節有間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 綽綽地,對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餘地的啊!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雖然是這樣,每當碰到( 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裡很難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開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為此舉目四望,為此 志得意滿,(然後)把刀擦抹乾淨,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廚師的這番話,懂得了養生的道理了。”
相關成語
躊躇滿志:文中是 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意思。躊躇,現在用於形容猶豫不決的樣子。躊躇滿志,現在指對自己取得的成就 洋洋得意的樣子。
批郤導窾——批:擊;郤:空隙;窾:骨節空處。從骨頭接合處批開,無骨處則就勢分解。比喻善於從關鍵處入手,順利解決問題。
官止神行:指對某一事物有透徹的了解。
庖丁解牛: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成語接龍
目無全牛成語接龍:目無全牛→牛不喝水強按頭→頭一無二→二一添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