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帝李自成》

《大順帝李自成》

《大順帝李自成》,是毛澤東最看重的民國小說是李健侯先生的《永昌演義》,這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式的巨著,也是民國年間成書的最成功的一部歷史小說,主要反映了李自成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

《大順帝李自成》大順帝李自成

《大順帝李自成》原名《永昌演義》,成書於1940年代,是民國時期唯一的一部以李自成起義為背景的歷史小說。在書中作者寫了關於李自成起義興衰始末、大明王朝的滅亡清政權的興起等內容。此書現在如按新歷史觀點加以改造,極有教育人民的作用。

概述

作 者: 李健侯
出 版 社: 重慶出版集團圖書發行有限公司

《大順帝李自成》李自成

出版時間: 2008年10月1 日
字 數: 380000 字
版 次: 1
頁 數: 498 頁
印刷時間: 2008年10月01 日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229001902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小說 >> 歷史
定價:¥49.80

內容簡介

《大順帝李自成》李自成作戰圖
《大順帝李自成》原名《永昌演義》,成書於1940年代,是民國時期唯一的一部以李自成起義為背景的歷史小說。在書中作者寫了關於李自成起義興衰始末、大明王朝的滅亡、清政權的興起等內容。中間夾雜了諸多神話元素,可讀性較強。本書完稿後曾經送到延安,受到毛澤東的親自審閱,毛澤東在審讀之後寫信表達了自己的敬意。更重要的是,毛澤東親自囑託秘書逐字抄存了這部書。

這部著作,後來也對姚雪垠創作長篇小說《李自成》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作者簡介

李健侯(1894-1954)原名寶忠,字健侯。祖籍陝西米脂,生於四川。七歲讀私塾,中學堂畢業後返回米脂。因家境富裕,不事農耕,放浪形骸。壯年時曾遊歷山西直隸等地,平時居家讀史、繪畫,悠閒度日。他收集披覽多種正史雜書,博採眾記,起了為李自成立傳的念頭。遂於1926年動筆,撰寫成一部40回本、38萬多字的歷史小說《永昌演義》。為書稿脫手,經過四年苦心經營,三易其稿,六次抄繕,甚至不惜賣掉部分田產。1934年,李應聘參與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米脂縣誌》。1944年,《永昌演義》手抄本由李鼎銘帶到延安,毛澤東審閱後給予高度評價並進行抄存。建國後定居西安

專家評論

請先生代我向作者致深切之敬意。……此書現在如按上述新歷史觀點加以改造,極有教育人民的作用。
——毛澤東致李鼎銘信
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家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么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
——毛澤東
1944年4月29日,毛澤東專門致信李鼎銘,通過他轉達對本書作者李健侯先生的“深切之敬意”。毛澤東為此書提出的修改意見,對後來姚雪垠創作《李白成》(獲茅盾文學獎)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書摘插圖

《大順帝李自成》李自成的根據地
第一回 陳祖師偈語征先兆 李守忠善念獲佳城
話說天下大勢,治久則亂,亂久復治。方其治也,則有聖明君相,應景運而生,及其亂也,則有草澤英雄,應劫運而出——此皆天地氣數之所推移。與夫河嶽精華之所鍾毓①,其發現時在數百年之後,其朕兆或在數百年以前,特非識微見遠之士,不可得而預知之、預言之也。
溯自唐祚告終,五代爭雄,五十三年之中八易姓氏②。
當時海宇沸騰,民不聊生,時局之紛亂,達於極點,正所謂亂極當治之時了。迨炎宋受禪,天下人心翕然歸順,趙匡胤不煩征戰之力,唾手而開三百年宋世江山,這豈是人力所能為哉?
閒言少敘。且說那五代時候,有一位陳摶祖師③,道號希夷先生,他的道行高潔,能知未來休咎。見天下日形紛亂,他便隱居在華山之深處,足跡不履塵世者數十年。及聞陳橋兵變,宋太祖定鼎中州,他遂蹶然而起,鼓掌大笑曰:“天下從此太平矣!”於是托缽下山,雲遊天下,凡名山大川,無不親身遊覽。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