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科研團隊的培育研究》

《大學科研團隊的培育研究》

《大學科研團隊的培育研究》以現代系統理論和博弈論為思想指導,在闡明科研團隊概念、組織特性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大學科研組織的現實,對大學科研團隊的培育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探討。

基本信息

介紹

《大學科研團隊的培育研究》《大學科研團隊的培育研究》

全書共分8個章節,主要對大學科研團隊的培育知識作了探討和研究,具體內容包括從創新思維到大學科研團隊的創新能力函式、大學科研團隊創新業績影響因素調查與思考、大學科研團隊的生成發展規律探索與思考、構建適宜大學科研團隊生存與發展的體制環境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內容簡介

在學科知識交叉滲透、帶頭學科加速更替、研發周期日益縮短的今天,科研團隊已經成為世界各知名大學最具創造力的“科研組織細胞”。然而在中國的大學裡,科研活動卻長期處在“單兵作戰”為主的狀態,“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只是到近年來才得以推行。中國的大學應當如何迅速加強科研團隊的培育,以便在科研上儘早趕超世界一流大學,已經成為學者們熱切關注的重要課。

通過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大學科研團隊的培育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結論:
首先,在探討創新思維本質的基礎上,提出了研究者個體創新能力的數學模型。根據諾貝爾獎得主獲獎成果誕生時的年齡分布對模型進行檢驗表明:(1)模型是有效的,且精度較高;(2)個體的核心知識儲備隨年齡按Logistic曲線增長;(3)個體的創新能力隨年齡呈“鐘形”曲線變化。

本文在建模研究所獲得個體創新能力函式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導出了在兩人合作的情況下科研團隊的創新能力函式,從數量上闡明了科研團隊的創新能力何以超越個人。
其次,在理論分析和現實調查的基礎上,揭示了影響大學科研團隊創新業績的主要因素、及大學科研團隊的生成條件和生命周期。在中國的大學裡,要提高科研團隊的創新業績,就必須抓住團隊內部溝通、團隊角色匹配、學術帶頭人水平等主要影響因素開展工作;要促進科研團隊的生成,就必須消除院系組織壁壘,改善學術帶頭人的培養,革新成果署名方式,健全團隊分配製度;要促進科研團隊的成長發展,就必須尊重其發展規律,分階段、個別化地開展科研團隊培育工作

再次,在博弈模型分析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有助於大學科研團隊生存發展的分配製度、職務發明專利歸屬制度、科技獎勵制度的理想模式及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敏捷性的體制改革舉措。如果中國的大學能夠切實解決科研體制上的現存問題,創設適宜於大學科研團隊生存與發展的制度體系,將極大地煥發大學科研團隊的生機活力
最後,《大學科研團隊的培育研究》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大學的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以創造人生、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為主要內涵的人文精神建設,加強以學術批判、實事求是、創新超越為主要內涵的科學精神建設,以及加強以攜手共進、學術民主、見利思義為主要內涵的協作精神建設,將極大地促進大學科研團隊的持續、健康發展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的視角和方法
1.4 文獻綜述
1.4.1 國外有關團隊和科研團隊的研究現狀
1.4.2 國內有關科研團隊的研究現狀
1.4.3 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1.5 研究思路及擬解決的問題
1.6 本書的創新點
1.7 本書的基本框架
2 科研團隊的概念、類型及組織特性
2.1 科研團隊的概念
2.1.1 團隊
2.1.2 科研團隊
2.1.3 與相關概念的比較
2.2 科研團隊的類型
2.3 科研團隊的組織特性
2 3.1 協同性
2.3 2 有序性
2.3 3 發展性
2 3.4 創新性
2.3 5 自控性
2.4 本章小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