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車游盛唐——中國之旅私相簿》

《坐火車游盛唐——中國之旅私相簿》

本書是普林斯頓大學唐代史博士賴瑞和教授繼《杜甫的五城:一個火車迷的中國壯遊》之後的又一力作。賴瑞和教授以強調人文氣氛和神韻的攝影取景,在九次深入中國二十多個省和自治區的文史之旅中,留下了許多攝影傑作。

基本信息

信息

封面封面
普林斯頓大學唐代史博士賴瑞和教授,以強調人文氣氛和神韻的攝影取景,在九次深入中國二十多個省和自治區的文史之旅中,留下了許多攝影傑作。本次賴教授精選了其中約二百四十張照片,配合上新撰的生動文字,仔細而愉悅地介紹了其他中國攝影集中未曾出現的唐代文史景觀。這些都靜待深度旅遊者、鐵道迷和中國文史愛好者細細品味。

作者簡介

賴瑞和,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1953年生。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1981年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所攻讀博士。1986完成唐史博士論文後,曾在香港嶺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馬來西亞南方學院任教。現任台灣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學術專著《唐代基層文官》和《唐代中層文官》。另有專題散文書《杜甫的五城:一個火車迷的中國壯遊》、《男人的育嬰史》。

試讀

曲江

那么多唐代詩人在長安(今古都西安)生活過,做官或者四處乾謁求功名。他們有的最終發達了,如高適;有的到老還是貧苦,如杜甫。他們寫過那么多詠嘆長安景物的名詩。這些詩合起來,真可以作為我在西安的“嚮導”了。至少,每到一處,總會讓人想起一首唐詩來。

比如,我常覺得,杜甫的詩就是很好的西安“導遊詩”了。那年秋天,我從廣州乘坐第272次直快車,在火車上度過了兩天兩夜,來到了西安。我第一個去尋訪的地方,便是杜詩常提到的曲江。杜甫寫過好幾首詠曲江的詩,如《曲江三章》、《九日曲江》等等,但最有名的,恐怕還是那首收入《唐詩三百首》的《麗人行》了: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這“水邊”,指的便是長安東南方的曲江池邊(今西安大雁塔東南方)。三月三日是古代的上巳節。古人在這一天到水邊游宴采蘭,驅除不祥。這首詩寫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和他的三個妹妹,在這一天到曲江池邊游宴作樂的驕態。他們所吃的,很有些中亞風味,也很能反映唐代“胡化”之深,竟是駱駝峰肉,用翡翠鍋子烹煮的,以及素白之魚,用水晶盤子盛著的: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可是,據杜甫說,他們對著駝峰素鱗那樣的美味,竟握著犀牛角做的筷子遲遲不夾菜,吃膩了:

犀箸厭飫久未下。

杜甫寫詩,常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所以我說他是個很好的“嚮導”,好像他就在旁親眼見到這些美味似的。他連楊家兄妹用什麼鍋子,用什麼盤子,用什麼筷子,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然而,我去了曲江一趟回來,覺得這首《麗人行》還隱隱讓人感覺到長安城範圍之大。杜甫是個很細心的詩人。他當然知道唐代的宮殿位於城北的龍首原(今西安火車站以北的龍首村一帶),而曲江卻在城南(今大雁塔東南),兩地其實隔得很遠的,約有十公里之遙。所以,他寫宮中的太監和御廚給楊家兄妹送來山珍海味時,就有下面兩句精確的描寫: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十公里的距離,當然得騎馬送菜了,而且還得出動快馬(.“飛鞚”),“絡繹”而來,可以想見唐代長安城南北之遙了。

杜甫本人在長安困居了十年,生活潦倒,是騎驢的。他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說自己“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我在西安時,倒喜歡騎著一輛租來的舊腳踏車四處閒蕩,去細細體會杜甫和其他唐代詩人,在他們詩中所呈現的長安城之大。

當年我住在西安北部火車站對面的解放飯店。從我住的飯店五樓長窗,可以見到火車站雄偉的建築。火車站屋頂上正脊左右兩邊的那一對鴟尾,最令我感興趣了。有些學者說,鴟尾其實是取一種海魚尾巴的形象。它旁邊那弧形的條狀物,刻的便是魚鰭。但在我看來,鴟尾更像是一頭勇猛老鷹的整個頭部,倒轉豎立在正脊上。唐代或仿唐建築的正脊上,都有這對鴟尾。這火車站遠遠看去,確有些盛唐氣象。它的建築格局,正有幾分像山西五台山那座著名的唐代佛光寺東大殿。

我就在飯店的小賣部,租了一輛腳踏車,沿著一條又長又寬又直的大道,騎到東南部的曲江遺址。全程約八公里,我騎了兩個多小時才到。唐代宮殿的位置,比今天的解放飯店和火車站一帶還要北,約偏東北兩公里。當年,宮中來人騎馬給楊家兄妹送菜,得騎上約十公里的路。菜送到時,恐怕早都涼了。杜甫騎驢,看來比我騎腳踏車還要慢。
《麗人行》是杜甫在公元753男13年寫的。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了。楊貴妃、楊國忠和那楊家三姐妹,全都在長安附近的馬嵬驛被殺。杜甫被困在淪陷的長安。過了兩年,公元757年,又一個春天,他偷偷地跑回曲江去,“春日潛行曲江曲”,寫下一首哀曲江的名詩《哀江頭》(也收在《唐詩三百首》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