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快照
國際關係理論·霍布斯的“自然狀態論”及其對現實主義理論的響
誰能夠取代霸權衰落之後的美國———從《轉型時代》看世界體系的發展
英國學派的發展對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啟示
試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馬克思主義———對世界體系理論和新馬克思主義的分析
談博弈規則在國際關係中的套用
相似文獻
1楊廣;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研究在中國[J];歐洲研究;2003年04期;146-156+6
2秦亞青,亞歷山大·溫特;建構主義的發展空間[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01期;10-14+6
3王存剛;當代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中的四個結合問題[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1期;71-75
4郭樹勇;試論建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前途[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07期;22-29+5-6
5易奔;哲學視角下的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J];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4年06期;9-12
6田甲;為什麼沒有中國的國際關係理論[J];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6年02期;8
7方長平;建構主義:創新、意義及問題[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07期;40-41+6
8李明明;建構主義的歐洲一體化理論探析[J];歐洲研究;2003年03期;56-66+6
9胡瑞濤;對中蘇走向分裂的理論化詮釋:一種建構主義視點[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17-19+56
10劉永濤;當代西方建構主義取向評析[J];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09期;38-4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1趙銀亮;東南亞區域制度變遷與對外政策相關性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05年
2趙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聯合國的外交政策[D];外交學院;2006年
3袁正清;國際政治理論的社會學轉向[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4胡宗山;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方法論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2005年
5何英;冷戰後美國媒體對華負面報導的建構主義分析[D];復旦大學;2004年
6劉東鋒;非政府組織與理念全球化——卡內基倫理與國際事務委員會個案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7張茂明;歐洲聯盟國際行為能力研究:一種建構主義視角[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8肖晞;權力、制度與文化[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1胡鍵;中國和平發展的國際政治觀[A];當代中國:發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下)[C];2004年
2王公龍;和諧世界:國際秩序的新構想和新範式[A];和諧世界和平發展與文明多樣性——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學科卷)[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1本報評論員 祝乃娟;安理會改革:現實主義與建構主義的交鋒[N];21世紀經濟報導;2005年
2苗紅妮;《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第二版)[N];學習時報;2006年
3王逸舟;新視野下的國家利益觀[N];光明日報;2007年
4王紅續;國際關係理論:分野與流派[N];學習時報;2003年
5本報評論員必嫻;俄羅斯的自主性訴求[N];21世紀經濟報導;2006年
6金燦榮;從全球視角研究國家安全問題[N];人民日報;2007年
7張何平、姚小敏;民進黨3·19曾有“最高機密行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8本報評論員 必嫻;漸進式改革:尋求民族國家與人類價值的交集[N];21世紀經濟報導;2005年
哲學政法類期刊大全(三)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