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本流動:機制、趨勢與對策》

《國際資本流動:機制、趨勢與對策》

《國際資本流動:機制、趨勢與對策》是北京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部分教師和博士的集體著作,歷時數年完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與金融自由化,國際資本流動發展異常迅速,出現了許多新現象、新情況、新趨勢和新問題,也對世界經濟以及有關國家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衝擊。為此,結合本系的教學研究需要,我們組織了一個小組,對此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跟蹤研究,最終完成了這部著作。希望《國際資本流動:機制、趨勢與對策》能夠對國際資本流動領域的新機制、新趨勢加以系統總結,對其影響,特別是對開發中國家的影響和衝擊以及應對之策進行比較系統全面的論述。

作者簡介

陶濤,1987~1997年就讀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副主任。國際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直接投資和日本經濟,講授“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和“日本經濟”等課程。多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參與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世界經濟》、《國際經濟評論》、《北京大學學報》和《改革》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並出版數本專著和教材。
王躍生,1960年出生於北京。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1985年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北京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曾在俄羅斯莫斯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等校作訪問學者。
近年來主要教學研究領域為當代世界經濟、國際企業制度與跨國公司以及轉軌經濟學,講授“當代世界經濟”、“國際企業制度”、“跨國公司金融”等課程。近著主要有《國際企業制度創新》(2007)、《市場經濟發展:國際視角與中國經驗》(2006)、《制度、文化與經濟發展》(2005)、《大波動——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衝擊》(2000,主編)、《天下沒有免費午餐一改革成本問題研究與國際比較》(1999)等。著有《經濟學與社會關懷》(2007)、《經濟學:愉快的通行證》(2002)、《沒有規矩不成方圓》(2000)、《立足於現實的思考》(2000)等經濟學文集與隨筆集。在《經濟研究》、《世界經濟》、《經濟科學》、《北京大學學報》、《讀書》等刊物發表論文、評論百餘篇。

目錄

前言國際資本流動與全球金融危機
第1章國際直接資本投資新趨勢
1.1引言
1.2FDI的新結構
1.2.1FDI的規模與發展
1.2.2FDI的國別結構
1.2.3FDI的產業結構
1.2.4FDI的投資方式
1.3分析FDI的新視角
1.3.1FDI的新基礎:全球化與全球產業的重新配置
1.3.2FDI的新形式:直接資本流動與間接資本流動的交融
1.3.3FDI的新動力:貿易投資一體化與資本流動
1.3.4FDI的新機制:知識經濟全球化與直接投資虛擬化
1.4從FDI的新特點看國際投資的理論基礎
第2章開發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新機制
2.1發展中經濟體對外直接投資的新特點
2.1.1跨國併購的角色日益突出
2.1.2對外直接投資主要集中於第一產業及基於資源類的製造業
2.1.3對外直接投資的優勢主要是生產加工能力以及網路和組織結構
2.1.4對外直接投資的驅動因素呈現出多重性
2.2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新趨勢
2.2.12005年後對外投資加速
2.2.2投資趨向避稅地和已開發國家
2.2.3服務業、自然資源產業比重高,製造業比重上升快
2.3中國製造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分析
2.3.1對外直接投資動因的理論回顧
2.3.2投資動因的引力模型分析
2.3.3投資與貿易關係的實證分析
2.3.4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動因分析的結論
2.4中國製造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技術優勢分析
2.4.1開發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理論回顧
2.4.2本節技術優勢分析的研究架構
2.4.3對外投資企業的技術來源分析
2.4.4對外投資企業的技術變革和技術優勢分析
2.4.5中國製造業對外直接投資技術優勢分析的基本結論
第3章國際間接資本流動新趨勢
3.1國際間接資本流動的新特點
3.1.1國際間接資本流動的規模與發展
3.1.2國際間接資本流動的結構特點
3.1.3國際間接資本流動的區域特點
3.2分析國際間接資本流動的新視角
3.2.1國際間接資本流動的新基礎:網路金融和金融自由化
3.2.2國際間接資本的新形式:證券化
3.2.3國際間接資本的新動力:金融創新
3.2.4國際間接資本的新影響
3.3開發中國家應對金融全球化的策略
第4章國際貿易、經濟一體化與國際資本流動
4.1國際貿易與國際資本流動
4.1.1國際貿易與國際資本流動的外在關係
4.1.2國際貿易與國際資本流動的內在關係
4.1.3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及其障礙
4.2經濟一體化與國際資本流動
4.2.1經濟一體化與區域貿易投資一體化
4.2.2經濟一體化與區域貿易投資互動機制
4.2.3經濟一體化的投資促進效應
4.3實證分析
4.3.1北北一體化(歐共體和美加自由貿易區):相對溫和的投資促進效應
4.3.2南北一體化(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顯著的投資促進效應
4.3.3南南一體化(MERCOSuR和東協):不均衡的投資促進效應
4.4小結
第5章國際直接投資與開發中國家產業安全
5.1外商直接投資與產業安全的文獻回顧
5.1.1FDI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
5.1.2FDI與產業安全
5.2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特徵
5.2.1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階段特徵
5.2.2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行業特徵
5.2.3外商直接投資進入的方式
5.3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產業安全的影響
5.3.1股權控制
5.3.2市場控制
5.3.3技術控制
5.3.4品牌控
5.3.5一體化控制
第6章國際直接投資與開發中國家金融穩定
6.1引言
6.2FDI與開發中國家金融穩定的傳統觀點
6.2.1FDI投資是被套牢的
6.2.2FDI有利於持續資本形成,不產生債務負擔
6.2.3FDI可以分擔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
6.3關於FDI與國際收支和金融穩定的新觀點
6.4FDI與東亞金融危機
6.4.1對引入的FDI利用不當是東亞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的原因之
6.4.2FDI對於東亞各國經常項目赤字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
6.4.3FDI“火線出賣”
6.4.4馬來西亞的案例分析
6.5FDI與拉美金融危機爆發
6.5.1拉美國家的經濟為FDI所控
6.5.2流入拉美國家的FDI投資結構不合理
6.5.3FDI投資收益匯回加劇了拉美國家經常賬戶赤字的形成
6.5.4在拉美金融危機期間FDI流入量下降
6.5.5墨西哥的案例分析
6.6結論
第7章國際資本流動與開發中國家的貨幣銀行共生危機
7.1國際資本流動下的共生危機:概覽
7.1.1共生危機的基本表現與影響
7.1.2對共生危機的研究概況
7.1.3識別兩種危機及其共生性
7.1.4共生危機的經驗特徵
7.1.5共生危機發生機理的複雜性
7.2共生危機的發生機理(1):銀行危機到貨幣危機
7.2.1國際資本流動下的銀行危機
7.2.2從銀行危機到貨幣危機的途徑
7.2.3從銀行危機到貨幣危機的證據
7.3共生危機的發生機理(2):貨幣危機到銀行危機
7.3.1國際資本流動下的貨幣危機
7.3.2從貨幣危機到銀行危機的途徑
7.3.3從貨幣危機到銀行危機的證據
7.4伴隨金融自由化的特殊風險與危機
7.5結語
第8章國際資本流動與資本管制
8.1資本管制與開發中國家金融穩定
8.1.1新興市場國家的國際資本流動與國際短期資本流動
8.1.2國際短期資本衝擊是近期開發中國家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
8.1.3防範國際資本衝擊促使開發中國家實施不同程度的資本管制
8.1.4國際資本流動日益複雜化迫使開發中國家完善資本管制
8.1.5資本管制是國際資本流動新機制下開發中國家的次優選擇
8.2資本管制與巨觀政策協調
8.2.1從“三元悖論”看巨觀政策協調
8.2.2開發中國家金融穩定的政策約束和政策選擇傾向
8.2.3開發中國家的金融脆弱性及政策調整方向
8.3資本管制的措施及其分類
8.3.1資本管制的常見措施
8.3.2資本管制措施的分類
8.4資本管制與資本逃避
8.4.1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
8.4.2資本管制與資本逃避
8.4.3金融市場不完善與“避險性”的資本逃避
8.5資本管制措施的實施效果
8.5.1資本流入管制的實踐及效果
8.5.2資本流出管制與金融危機處理
附錄
一、馬來西亞資本管制:1998-1999
二、美國利息平衡稅:1963-1974
三、智利保險箱:1991-1998

前言

在當今的經濟全球化時代,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與外部世界息息相關。一方面,一國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受著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而本國的經濟發展,也或大或小地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另一方面,一國經濟發展是否順利,又取決於其是否能夠積極、合理地利用外部條件(諸如全世界的資源、市場、資金、技術等等)服務於自身經濟發展,同時儘量避免外部因素對自己的不利影響。在與外部世界的這種合作與競爭中,趨利避害做得好,可以集全球之力造福於本國經濟與人民,否則就可能坐失良機,或者南轅北轍。這實際上就是對外開放利益之所在。開放總量經濟學的福利效應分析已經從理論上證明了這種開放利益的存在,而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經驗,以及中國在亞洲金融危機和此次全球金融與經濟危機中的表現,更從實踐上證明了對外開放、趨利避害的要義。
要在全球化的開放世界中進退自如、趨利避害,當然要了解和掌握對外經濟活動的知識與思想;要走上世界經濟舞台參與國際競爭,更要懂得國際經營與國際競爭的原理與方法,否則將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碰得頭破血流。這也就好像要走上武林的江湖,必須先隱身名山,苦苦修煉武學秘籍和各派功法一樣。

精彩書摘

(3)投資基金的發展與FDI
上一節已經談到,當前國際直接投資發展的一個新特點是投資基金(共同基金)大舉參與企業併購。實際上不僅僅是投資基金,各種機構投資者和各種形態的基金,如保險基金、養老金、社保基金、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乃至證券投資基金,都有投資于海外企業股權、參與跨境併購的趨勢。傳統上一直把這類機構投資者看成是“特殊的股東”(消極投資者),其資金結構上的特點決定其不參與企業治理只進行短期間接投資。但是,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機構投資者實質性參與公司治理的現象(如著名的加州退休教師基金為代表的養老金基金),機構投資人正在從“特殊的投資人”變為“正常的投資人”,它們的投資也日益具有直接投資的屬性。
機構投資者投資性質的變化同樣適用於跨國投資。以投資基金為主體的跨國併購基金,其最終所有人是無數中小投資者,他們本身完全沒有控制海外企業的願望,而只要求儘可能高的投資回報。投資基金的制度設計又賦予他們一種隨時收回投資的權力和靈活性,一旦投資收益不符合預期或者風險超過預期,他們就會收回投資。這對基金管理者形成巨大的盈利壓力。就中小投資人本身來講,他們的投資肯定是一種間接投資。但是,基金管理人更長期持有某公司股權,積極介入公司治理,甚至完全控制公司以追求長期高回報的衝動,與最終投資人的短期盈利壓力形成矛盾和衝突,使管理者不能自由地按照其本意來開展投資。這種衝突的結果是,投資基金跨國投資的行為飄忽不定,屬性模糊不清,很難準確界定。它們有可能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裡(5年以上)持有海外公司的控股權,並憑藉自身較大的持股比例參與企業控制,此時其投資就是直接投資;也有可能比較快地升值變現,此時投資就是間接投資。即使是前一種情況,這種投資與傳統上“百年老店式”的經營企業投資也是不同的。實際上,在我們看來,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其說是表明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交叉、融合的趨勢,還不如說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兩分法的框框,已經容納不了今天日益多樣化的投資形態更準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