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鐃歌鼓吹曲·獸之窮》

《唐鐃歌鼓吹曲·獸之窮》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組詩《唐鐃歌鼓吹曲》十二首的第二首詩。此詩歌頌唐高祖李淵的功績。

作品信息

【名稱】《唐鐃歌鼓吹曲·獸之窮》 
【年代】中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古體詩

作品原文

唐鐃歌鼓吹曲·獸之窮
獸之窮,奔大麓[1]。
天厚黃德,狙獷服[2]。
甲之櫜,弓弭矢[3]。
皇旅靖,敵逾蹙[4]。
自亡其徒,匪予戮[5]。
屈虣猛,虔慄慄[6]。
縻以尺組,啖以秩[7]。
黎之陽[8],土茫茫。
富兵戎,盈倉箱
乏者德,莫能享。
豺兕,授我疆[9]。

注釋譯文

【註解】

[1]公元618年(武德元年)九月,李密與王世充戰於邙山,為世充所敗,遂舉兩萬餘人歸唐,此詩以獸喻密,以大麓喻唐。窮:窮途末路。麓:山腳。
[2]黃德:指大唐,《尚書·舜典》云:“唐以土德代隋,故云黃德。”狙獷(jū guăng居廣):這裡指兇惡的野獸。
[3]櫜(gāo羔):口袋,這裡指弓箭鎧甲之袋。弓弭:合稱弓,古人以有裝飾者謂之弓,無裝飾者謂之弭。箙(fú服):盛箭的用具。
[4]靖:綏靖,保持地方平靜。逾:通“愈”。蹙:侷促。
[5]自亡其徒:指李密自失其眾。匪:通 “非”。予:通“與”,給予。
[6]虣(bào抱),凶暴。慄慄(lì力):恐懼。
[7]縻:牛韁繩,引申為束縛。尺組:喻官職。秩,爵祿。
[8]黎陽:古縣名,漢置,故城在今河南濬縣東北。
[9]兕(sì四):雌犀牛,此處謂猛獸。授:交付,給予。

【譯詩】

李密走投無路,鑽進大唐山麓。
老天厚愛李淵,眾獸甘心臣服。
弓箭鎧甲齊備,將土武裝全副。
高祖師旅所至,賊兵驚慌失措。
李密潰不成軍,無須唐皇屠戮。
當年何其威風,今日俯首屈服。
抖抖顫顫驚驚,虔誠跪拜降伏。
高祖賜予寸柄,賞與低爵微祿
黎陽城鄉內外,兵強馬壯糧足。
李密少德無能,不配世上享福。
高祖驅散眾獸,疆土理應歸吾。

作品簡析

《唐鐃歌鼓吹曲·獸之窮》是《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的第二首。此詩是繼《唐鐃歌鼓吹曲·晉陽武》之後仍頌高祖之厚德,曰“天厚黃德”,可使“狙獷服”。全篇皆用比喻,明寫豺兕野獸,暗指李密之流,李密乃首鼠兩端小人,幾易其主,與唐軍對壘,因“自亡其徒”,走投無路而降唐歸李,“乏者德,莫能享”,理所當然。全詩大氣磅礴,每有奇字佳句,開篇“獸之窮”三字,便奇崛,李密之狼狽困窘之態畢現;“皇旅靖,敵逾蹙”兩句尤為形象逼真:天兵平定叛亂,李密已陷絕境,一個“蹙”字,精妙之至。前人評“此篇語特多精峭”,“寫得神武,氣象萬千”,實不謬也。

作者簡介

柳宗元
(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並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公元793年(貞元九年)進士及第,五年後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革新失敗後貶邵州刺史,再貶永州司馬。後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卒於柳州任所。今存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富於戰鬥性,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哲學著作有《天說》、《封建論》等。其作品由劉禹錫編成集。有《柳河東集》。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