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人借智慧:聖賢卷》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歷史事件+不拘一格的獨到見解帶給你的必是耳目一新的感受!《向古人借智慧(聖賢卷)(經典珍藏本)》是一部暢銷品圖書,是卓越網、99讀書網……年度超五星級圖書。由新浪讀書、搜狐讀書、天涯煮酒論史聯袂推薦,是一部讓所有人都能受益匪淺的書。
基本信息
- 名稱:《向古人借智慧:聖賢卷》
- 作者:楊承清 著
- 類別:圖書 > 勵志與成功 > 智慧格言
- 價格:28.00
- 語種:中文
- ISBN:9787104031581
- 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
- 頁數:307頁
- 開本:16開
- 出版時間:2010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編輯推薦
當你掩卷而思時,你會發現這是歷史、文化與智慧最完美的融合體!好書改變命運,智慧創造人生讀懂一位古人,也許能成就一番事業收穫一個智慧,或許能開創一片天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無論世事如何滄桑,歷經數千年的古人智慧卻依舊如新,仍適用於當下的時代——通過借鑑它們,可以學到很多成就大事的本領。研讀古人心法,開啟智慧之門品味古人的智慧,猶如妙手撥響千年古琴,傳悠揚婉轉於人心田。古人的智慧,猶如浩瀚的文化海洋,包融著各個方面,以其無比的魅力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回望歷史不難發現,古人處處都存在對做人做事的真知灼見,這些智慧對我們的事業、前程、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它牽動或連載著我們每一個人。
內容簡介
對於一個中國人來說,崇尚古人才是智慧的起點。有一則寓言,說的是一個年輕人向一個年長的智者請教智慧的秘訣。年輕人問:“智慧從哪裡來?”智者說:“正確的選擇。”年輕人又問:“正確的選擇從哪裡來?”智者說:“經驗。”年輕人進一步追問:“經驗從哪裡來?”智者說:“我們的祖先。”所以說,應該從古人那裡汲取智慧的營養。古人智慧是由無數的犧牲和失敗凝聚而成的,其對於後人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向古人借智慧》匯總了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涵蓋了古人寶貴的智慧,傾注了智者真誠的教誨:既講到了競爭制勝的學問、明哲保身的計策、為人處世的要義,也講到了操控局面的權術、統馭天下的智謀。經典的智慧箴言結合精彩的歷史故事的解說,讀起來更有韻味。從中你既可以獲得智慧的啟迪,又可體會到讀史的樂趣。俗話說:“得智者得天下。”我們不需要做高明的導師,但是,我們不能不了解人類的大智慧,不能不具備一顆智慧之心。《向古人借智慧》是你在社會上立身處世的智謀錦囊,只要你領略到了書中的要旨,學會其中的克敵制勝奇方及人生百態,你定能在這個“時間是生命,智慧是金錢”的現實社會中永立不敗之地。
目錄
第一章修行有道——提升自我才能走向成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聖先賢對於做人做官提出的一個理想標準,他們把自我修煉看做是成功的前提。孔子韋編三絕學周易,楊時程門立雪訪高師……不難看出,聖賢並不是天生就是聖賢,他也是自我修煉的結果。任何時候、任何成功都離不開自身素質的提高,因為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做好人生的三項修煉塑造道德人格不在塵世中迷失自我反覆學習是成才之道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注重誠信修為慎獨是自我修養的一種方法學會自我約束做人宜先修德第二章寬容大度——開放的心態彰顯人生灑脫莊子為人處事浪漫灑脫,孔子待人接物寬厚仁慈,老子凡事倡導順應自然……不難看出,古之聖賢往往都會有一個博大的胸懷,用寬容的態度看待這個世界。當你學會寬容,便因知道人生殘缺的本質而豁達,它會令你體諒人性弱點,走出生命固有的盲區,由此你將成為生活的智者。永遠保持樂觀的心態忍小節才能幹大事得饒人處且饒人學會寬人之短對人要求不要太高當忍則忍,能讓則讓氣量是一種修養善良是一生的功課保持君子風範學會欣賞別人第三章知人之明——見微知著識人性古人云:“夫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知人,就是識人,就是要了解一個人、洞悉一個人。摸透其脾性、掌握其德行、知道其才識。這既是良好交往之所需,也是御人之所需。不能以貌取人善者不辯知者不博看清自己才不迷失自我先看人品後交朋友能患難與共才是知己按照“征”兆去識人運用“八觀六驗”看人第四章認清世事——把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孔明三分天下的宏論。老子輕諾寡信的斷言,事實證明聖賢們的推斷非常正確。古代的聖賢能看透世界中的人和事,不是他們先知,而是因為他們善於觀察和總結,這樣才讓他們獨具慧眼。今天,看清時事走向是一個成功者必須有的智慧。看清自己的目標審時度勢就能掌握主動權從長遠眼光看問題看到小事的價值沒有目標的人生將一事無成先定目標後做事業找“同道”者共事第五章水性做人——剛柔並用進退有道門老子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做人就應該剛柔並濟,進退有道。一個甘願處於次要位置的人、一個謙卑的人、一個懂得擇時而動的人,最後會贏得人生的極大成功。與人交往要剛柔並濟立身要高,處世宜讓不浮不躁成大事在隱忍中蓄勢待發避免與人硬對硬以退為進保全自己不做出頭鳥成功在於順勢而為凡事不可太勉強掌握屈伸之道有時候要大智若愚讓別人暫時超越一下自己第六章紅黑相濟——做人做事用心計對於聖賢來說,不是凡事都講光明磊落,在他們人生的智慧中也有“厚黑”的一面:孔子的和而不同暴露了他的圓滑,孫武的三十六計盡顯了他的奸詐,韓非的“唯權”思想表現了他的專制。所以說,聖賢如斯,我們凡人做事也要用些心計,不妨做人講忠信做事用謀略。用兵決致勝人生用權威決不手軟韜光養晦,伺機而動借別人的手做自己的事有時糊塗即是聰明藏鋒露拙,匿銳示弱第七章處亂不驚——從容應變擺脫人生危機兵臨城下,孔明獨守空城嚇退敵兵;鄰邦霸道,晏子出使楚國巧對刁難。這些聖賢在展示了他們睿智一面的同時,更讓我們看到了他們臨危不懼的氣魄。闖在當下,危機可能不可避免地隨時向自己襲來,能處亂不驚,又能全身而退,應該向先賢學學應對危機的心態和本領。坦然面對人生的失敗和挫折變失敗的感覺為成功的信念學會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把禍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靈活機動,隨機應變不要輕信命運的安排學會對待小人第八章淡看得失——遠離抱怨造就快樂人生第九章以德服人——有人格才有凝聚力第十章修心養生——道循健康的生活之路
前言
古代的聖賢,作為精英群體,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智慧,潤澤後人。智,即是具有知人、知物、知事的洞察力,對事物能就察知其發展,迅速尋求應對之策,獲得成功。孔子說:“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謂“達德”,即古今天下都通達的德性,也就是人人應有的德性。在聖賢所論及的智中,智慧是這樣的: 《戰國策》中指出:“智者見未萌之物。”《三國志》中指出:“智者貴在免禍。”孔子日:“智者不惑……”當我們重新拾起先哲們的思想時,你會發現,在這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慾世界中,你學會了做人。學會了做事,你就會找到心靈的歸宿地與棲息地。聖賢讓我們的心情更快樂聖賢讓我們學會如何讓自己更快樂。比如,莊子以十分超然平靜的態度看待人生,一切順其自然。他生活艱辛,“衣大布而補之”,有時不得不向別人借米來餬口。他對這些都抱無所謂的態度。他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弔唁。他不但不哭,反而坐在屍體旁邊,敲著瓦盆唱起來。惠子指責他為什麼不哭而歌,他坦然地回答說:“開始我也很悲痛,後來仔細一想,人是怎樣來到這個世上,又是怎樣離開這個世界的呢?原來人是由氣即自然界的非生命物質變化而來,氣聚成形,氣散則死。現在人的形體已死,又將變成非生命的物質了,故以鼓盆而歌,歡送和慶祝我的妻子重新回歸自然。”莊子的這番話未必全對,但他超然平靜的人生態度卻值得提倡。
精彩書摘
不在塵世中迷失自我“中立而不倚”是儒學中最為高深的道行,因為它能夠讓我們在塵世中不會迷失自我,中立不是做老好人,也決不是一種保持中立的騎牆派主張,而是儒家所標舉的一種難能可貴的君子節操。“中立不倚”就是說“中”的道德信念和準則一旦確立,就永不偏離。無論治世亂世、有道無道,君子都要堅守信念,保持節操,“至死不變”。傳說,增國舊地疆界的執掌官,看見了楚相孫叔敖,說:“我聽說,做官久了的人,士人嫉妒他,俸祿多了的人,百姓怨恨他,官位高的人,君主憎恨他。如今你孫相國居官久,俸祿厚,職位尊三者都具備,卻沒有得罪楚國的士人和民眾,這是什麼原因呢?”孫叔敖說:“我三次做楚國的相國,思想上更加謙卑,每當俸祿增加,施捨就更加廣泛,地位越高,禮貌就越恭敬。因此,才不會得罪楚國士人和民眾。”所以古人說:“君子處患難而不憂,當宴遊而惕慮;遇權豪而不懼,對孤獨而驚心。”現在,同樣有這樣的人,生活中保持心理平衡,雖然在惡劣的環境中也不憂愁,到了社交場合,尤其在燈紅酒綠中能知道自我警惕,以免無意中誤入迷途,遇到有權有勢蠻不講理的人不畏懼,而遇到孤苦無依的人卻具有同情救助之心。孟子說:“無同情之心者,不可稱之為人;無羞恥之心者,不可稱之為人;無恭敬之心者,不可稱之為人;無是非之心者,不可稱之為人。”人有報復心,人能對那些不能善待自己的人施以報復,這大約是顯示人類的嚴厲和人事的嚴酷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人類的許多殺伐征戰,人類的許多冤怨相報的爭鬥,都由此而來。比如鄒國與魯國發生衝突,鄒國死了33個官吏。老百姓沒有一個去營救的,鄒國國君對孟子發牢騷,說這些老百姓實在可恨。孟子“中立不倚”,他說:“時逢災荒,在你的國中,百姓們年老體弱者拋屍荒野,年輕力壯者四處逃荒,而你的穀倉里堆滿了糧食,庫房裡存滿了珠寶,你的官吏卻不向你報告,讓你開倉濟民,這等於是殘害百姓。曾參曾經說過:‘警惕啊,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將怎樣回報你。’現在,你的百姓終於得到報復的機會了!你有什麼可責備他們的呢?”俗話說:“拿得起,放得下。”這是對人生順逆安危的“中立不倚”態度。所謂“拿得起”指的是人在躊躇滿志時的心態,而“放得下”則是指人在遭受挫折、遇到困難或者辦事不順暢以及無奈之時應採取的態度。一個人來到世間,總會遇到順逆之境、遷謫之遇、進退之間的各種情形與變故的。歌德說得好:“一個人不能永遠做一個英雄或勝者,但一個人能夠永遠做一個人。”這裡,“做一個英雄或勝者”,指的便是“拿得起”時的狀態;而“做一個人”,便是“放得下”時的狀態了。說到底,如何對待這‘放得下”,才是真正衡量一個人是否有英雄氣概或者勝者風範的重要標尺。范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了這樣一種心境,就能對大悲大喜、厚名重利看得很小很輕很淡,自然也就容易“放得下”了。“莫將戲事擾真情,且可隨緣道我贏”,王安石的這兩句詩,將“戲事”與“真情”區分得十分分明。按照我們的理解,所謂“戲事”,就是指那些能拿得起、也該放得下的事;一個人能做到如此隨和且隨緣地看待人生旅途中的一切利害得失與禍福變故,豈有不會“道我贏”之理?縱觀一個人的人生道路,大都呈波浪起伏、凹凸不平之狀,難怪乎古人要說“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了。但是,當一個人集榮耀富貴於一身時,他是否想到會有高處不勝寒的危機、有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窘迫呢?好吧,那就不要過分貪戀巔峰時的榮耀和風光,趁著巔峰將過未過之時,從容地撤離高地,或許下得山來還有另一番風光呢!有一個叫泰裕的奧運會柔道金牌得主,在連續獲得203場勝利之後卻突然宣布退役,而那時他才28歲,因此引起很多人的猜測,以為他出了什麼問題。其實不然,泰裕是明智的,因為他感覺到自己運動的巔峰狀態已是明日黃花,以往那種求勝的意志也迅速衰落,這才主動宣布退役。去當了教練。應該說,泰裕的選擇雖然若有所失,甚至有些無奈,然而,從長遠來看,卻也是一種如釋重負、坦然平和的選擇。比起那種硬充好漢者來說,他是英雄,因為他畢竟是消失於人生最高處的亮點上,給世人留下的是一個微笑。聖賢智慧今用做一個明智的人,既然“拿得起”那頗有分量的光環,也同樣應當“放得下”它,從而使自己在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時候,“中立不倚”地作出回應,自己就不會迷失正道。